杨华琴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方法.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VFSS评分,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VF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FSS评分为(7.5±2.3)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6±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73%(P<0.05).结论 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中,采用康复治疗的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娟;徐彦博;陈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析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接收的40例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每组均有20例患者,为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手术组中,11例优秀、6例良好、3例尚可,优良率为85%;非手术组中,9例优秀、5例良好、4例尚可、2例较差、优良率为70%,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要结合患者的骨折情况,对其进行分析,视情况采取手术或非手术的治疗方式,确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贺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对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死亡患者的死亡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54例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死亡原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超过65岁,白蛋白水平低于30 g/L,降钙素原水平超过0.5 ng/ml,器官衰竭超过2个为患者死亡的独立因素.进行Logistic单因素,患者的年龄、白蛋白水平(首诊)、降钙素原水平(首诊)、器官衰竭个数(个)、是否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患者的死亡为正相关性.结论 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尽早接受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李小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与探究院前急救管理的加强与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实施院前急救的加强管理之后本院急救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未实施院前急救的加强管理之前本院急救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并分析两组院前急救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院前急救呼叫出车的反应时间、院前急救呼叫出车的途中时间分别为(162.39±12.60)s、(131.54±10.90)s,与对照组患者的(353.59±24.64)s、(184.65±16.85)s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院前急救成功率为96.67%,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院前急救管理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
作者:朱星潼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对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环节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调查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班学员60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实施调研,研究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环节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结果 大部分的调查对象已经承担两年以上的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非常熟悉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职责和培训标准,较少学员能够重视全科针对性带教以及参加过全科医学相关培训,多数学员觉得有必要参与全科师资培训.结论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环节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师资全科理念欠缺、对学员的针对性带教缺乏等问题,需要对师资加强精细化管理.
作者:田胜兰;方冬香;谭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纳洛酮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纳洛酮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40例患者治疗后BR、HR、PaO2、PaCO2血气分析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并发症发生率为5.00%.结论 纳洛酮具有良好的兴奋呼吸系统神经中枢作用,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给药简单、安全性和稳定性高.
作者:黄柳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通过低流量通气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HR、RR、PaCO2、PaO2变化.结果 通过治疗,所有患者的HR、RR、PaCO2均有所下降,PaO2有所升高,而观察组患者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时要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能够减少患者死亡率以及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时玲燕;刘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与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躁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患者攻击行为危险因素为依据,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患者MO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护理中效果明显.
作者:翟清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CT动态灌注成像技术测定肝脏血流量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5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者2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同时进行含有肝脏、脾脏、主动脉、门静脉的层面的CT动态灌注成像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肝硬化患者的HAP、PVP和THBF均明显降低,MTT有所延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HPI和DV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程度不同HAP、PVP、THBF、HPI和MT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螺旋CT灌注成像测定肝脏血流量具有无创、安全、重复性好等特点,可在临床范围内广泛使用.
作者:李尚昆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寻找治疗儿童哮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74例就诊的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和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均得到改善,患儿呼气峰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均较治疗前有所提升,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能够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
作者:袁西华;周炯英;徐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子宫异常出血使用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诊断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接收的79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提供了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该种诊断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接受了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共有33例器质性病变,占总数的41.77%;有16例曾有过流产史,有9例子宫内膜息肉,5例子宫肌瘤,3例宫体癌.共有31例激素水平失调,占总数的39.24%;有11例子宫内膜增殖失调,2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15例在正常经期有各期内膜,占总数的18.99%;5例中月经期内膜,6例增生期内膜,4例分泌期内膜.结论 子宫异常出血可以选择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可以鉴别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出血情况,和其他诊断方式联合使用还能对卵巢和全身性疾病进行诊断,提升准确度,结果 更加可靠,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卢红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大隐静脉主干支经皮结扎术,术后进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中药方内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治愈28例,有效2例;对照组中,治愈20例,有效6例,无效4例.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敏道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效果.方法 对41例IC开展早期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 中老年人为IC好发群体,多合并基础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型多见,使用抗生素以及输液治疗,缓解率为100.00%.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和浅溃疡形成.病理结果 :大部分病例显示为水肿,浆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对于合并基础性疾病或者高危中老年病患,如果出现突发性左下腹疼痛合并便血,应当警惕为IC,使用抗生素及输液治疗后,尽早实施结肠镜以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后,可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
作者:孙敏;屈霄;陆萍;邹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在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治疗中应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效果.方法 搜集我院治疗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45例,全部患者均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记录治疗效果.结果 经6个月随访,均骨性愈合,恢复行走能力,未出现断钉、螺旋刀片退出等现象.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90.73±6.14)分,总优良率91.11%.结论 应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指标,且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立建;包庆武;王桂仁;王晓晖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浅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措施.方法 将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集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讨论组(30例),对照组按照精神科基本要求护理,讨论组实施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与讨论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运用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增加患者满意率.
作者:倪明慧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110例患者分别给予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同时对其诊断结果 给予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诊断检出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心脏病诊断当中采取动态心电图的心电异常检出率相对比较高,同时临床诊断阳性率也相对比较高,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董学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缺牙应用正畸与口腔修复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制备牙齿修复体进行口腔修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观察1年时间,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7.5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畸与口腔修复联合治疗先天性缺牙可以有效提高牙齿功能,增强患者的舒适度与美观度.
作者:孙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9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45例)和多样性护理方式(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冠心病干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等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 将多样性护理方式应用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从而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曹莉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管理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方法 将我院护理人员241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个时期,即分层管理实施前(2014年5月—2015年5月)与分层管理实施后(2015年6月—2016年6月),对分层管理实施前、后护理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分层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相比较:分层管理实施后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值均优于分层管理实施前(P<0.05).结论 将分层管理措施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其能够合理分配护理资源,有效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值得应用.
作者:张旭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胆石症患者术后及并发症护理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1—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60例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26.6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行手术治疗的胆石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虽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但可显著降低,值得应用.
作者:侯铭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