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轻症和重症H7N9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研究

曹赋

关键词:轻症, 重症, H7N9禽流感病毒, 致病性
摘要:目的 对轻症和重症H7N9禽流感病毒菌株的致病性进行分析,并探讨病毒分子特征与其致病差异间的关联性.方法 通过建立三种模型即PBMC人体外培养及病毒感染,人肺组织体外培养及病毒感染及小鼠感染H7N9动物模型,分别对轻症和重症H7N9携带病毒感染者其分离株包括GD-6和GD-7,对两株病毒的感染性及病理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病毒对三种模型组织均能感染并进行有效复制但复制GD-7的能力高于GD-6;在小鼠肺组织内,其重症分离株GD-7病毒增殖力较轻症分离株GD-6要高且对于小鼠的致病力其重症分离株GD-7较轻症分离株GD-6强.结论 GD-7作为重症分离菌株其复制能力及致病能力均较GD-6轻症分离株要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后切联合扩肛法治疗慢性肛裂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改良后切联合扩肛法治疗慢性肛裂临床疗效.方法 患者入院后由护士随机分配患者床位,单号床位患者进入实验组,双号床位患者进入对照组.实验组行改良后切联合扩肛法治疗,对照组行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临床疗效以及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不良情况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切联合扩肛法治疗慢性肛裂治愈率高、患者术后痛苦小、恢复时间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无复发、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余显畅;钟雄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糖尿病足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作用分析

    目的 观察糖尿病足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16日—2017年4月17日住院部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尿病足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7.12±1.21)mmol/L,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足发生率5.00%,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及时发现血管和周围神经病变现象,从而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的控制血糖,并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

    作者:赵兵建;厉明琦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胆石症患者术后及并发症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胆石症患者术后及并发症护理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1—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60例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26.6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行手术治疗的胆石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虽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但可显著降低,值得应用.

    作者:侯铭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寻找治疗儿童哮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74例就诊的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和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均得到改善,患儿呼气峰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均较治疗前有所提升,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能够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

    作者:袁西华;周炯英;徐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成人监护室清醒患者在ICU住院期间的护理需求与期望

    目的 探讨分析成人监护室清醒患者在ICU住院期间的护理需求与期望.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的ICU清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访谈患者对护理需求及护理期望,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访谈结果 显示,130例ICU清醒患者在住院期间,其中以生理需求、关爱需求、安全需求居于首位.本次实验中130例ICU清醒患者,生理需求121例,占93.07%;关爱需求95例,占73.07%;安全需求61例,占46.93%.结论 医院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对于患者的需求,护理人员需给予一定重视,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护理,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双源CT彩色编码图在痛风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索痛风不同的临床表现时DSCT彩色编码图阳性率之间的关系,为DSCT诊断早期痛风提供更有力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就诊于山西大医院和山西省汾阳医院风湿科90例经明确诊断的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均行双侧足踝关节和(或)双侧膝关节DSCT检查,比较有无高尿酸血症、有无痛风石、有无骨质破坏三组患者DSCT结果 阳性率.结果 三组患者DSCT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DSCT彩色编码图成像技术对痛风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情况有较好的显示能力,对痛风早期患者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作为早期痛风诊断的重要方法,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秀林;张丽卿;张莉芸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改良版管路记录单在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改良版管路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对深静脉置管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2015年1—12月30位患者作为参考组,2016年1—12月30位患者作为观察组.参考组使用传统护理记录单,观察组使用改良版深静脉置管管路记录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过程管路维护不良事件率、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参考组透析管路维护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组患者导管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改良版管路记录单后,患者因导管失功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提高了患者导管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毛永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慕课教学在肿瘤内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肿瘤内科学在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学习评价和交流互动等方面存在局限.本文应用慕课教学理念,利用图片、动画、视频、模拟操作、平台交流等手段,构建了基于慕课教学的肿瘤内科学教学模式,对教学设计和考核评价进行了改进研究.主张在提高肿瘤学理论和临床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以提升肿瘤内科学的教学质量与水平.

    作者:胡凤娣;程亚萍;李杨;谢琳;沈丽达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PBL教学在胃肠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研究

    目的 探讨PBL教学在胃肠外科临床实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1—12月实习的120名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取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理论、临床技能、病例分析及医患沟通成绩.结果 PBL教学实验组理论、临床技能、病例分析及医患沟通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方法能提高临床实习生理论成绩、临床技能能力、病例分析能力及医患沟通技巧,值得临床实习教学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正权;陈旭;周昕;王麦建;程家平;文坤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PDCA循环在年轻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年轻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新进73位年轻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护士入院后均开展继续教育,即在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进行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观察年轻护士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及业务考核的合格率.结果 全部年轻护士试用期考核均合格.试用期1年护士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务考核的的优秀率分别为82.2%、78.1%和80.8%,试用期后1~2年护士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和业务考核的优秀率分别为87.3%、81.7%和84.5%.结论 PDCA循环在年轻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切实可行,可促进继续教育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并提高年轻护士继续教育成果.

    作者:余爱云;黄六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卡络磺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对上消化道出血采取卡络磺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展开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展开奥美拉唑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展开卡络磺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情况展开观察.结果 观察组组总有效率为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卡络磺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和临床疗效.

    作者:刘亚岚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9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45例)和多样性护理方式(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冠心病干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等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 将多样性护理方式应用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从而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曹莉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伴有慢性腹泻的HIV感染患者粪便标本病原学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伴有慢性腹泻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粪便标本的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方法 将医院收取的91例伴有慢性腹泻的HI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粪便标本进行标本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检出病原微生物感染标本53份,阳性率为58.2%;真菌、隐孢子虫、结核分枝杆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空肠弯曲菌、沙门菌感染率分别为47.2%、24.5%、15.1%、7.5%、3.8%、1.9%.结论 真菌、隐孢子虫等病原微生物是HIV感染患者伴发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临床中要针对性加强防范.

    作者:郭静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PBL教学方法在医学本科生培养方面的体会

    目的 浅谈PBL教学方法在医学本科生培养方面的体会.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2012级血液净化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带教学习活动,应用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我院本科生临床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结果 学生对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的学习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能够体现临床带教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结论 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自主终生学习,符合当前阶段医学高等教育的要求.

    作者:王俊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适时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适时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均40例;对照组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适时心理干预,观察分析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评价对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适时心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杨华琴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在我院行骨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研究组实施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分析两组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均通过干预后,对组间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观察对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骨科手术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高月琴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科100例先天性缺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正畸治疗,实验组正畸基础上加口腔修复,对比两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的两项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先天性缺牙患者采用口腔修复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

    作者:卢成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阴式子宫切除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阴式子宫切除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4年6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阴式子宫切除术后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患者在术后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经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优于对照组的79.0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对患者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易剑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均占50例.辛伐他汀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瑞舒伐他汀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 瑞舒伐他汀组患者的TC为(5.41±0.72)mmol/L、TG为(1.87±0.33)mmol/L、LDL-C水平为(2.31±0.41)mmol/L,均较治疗前降低,且HDL-C为(1.98±0.45)mmol/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优于辛伐他汀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用于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更为可观.

    作者:吴广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体会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分为实验组(综合训练,44例)和对照组(肌力训练,44例),对比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后肌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肌力恢复有效率97.73%,Barthel评分(66.9±8.2)分,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予以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可有效增强肌力水平,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王华荣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