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姜帆

关键词:肝炎, 异甘草酸镁, 复方甘草酸苷,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慢性肝炎使用异甘草酸镁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接收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共103例,均是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1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研究组52例使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患者肝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慢性肝炎患者接受异甘草酸镁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突出,异甘草酸镁比复方甘草酸苷更加优秀.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临床效果

    目的 比较两种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预防效果,为临床预防再粘连提供指导.方法 将12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对照组术后常规置入宫内节育器,观察组术后宫腔置入Foley球囊导尿管,并注入粘停宁液、口服戊酸雌二醇.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再粘连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32例,显效25例,治疗有效率为95.00%;复发3例,复发率为5.0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相比于常规置入宫内节育器,术后宫腔置入Foley球囊导尿管,并注入粘停宁液、口服戊酸雌二醇可以获得更好疗效,并且降低再粘连率.

    作者:解艳馨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脂正常的脑梗死患者血浆Lp-PLA2水平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血脂正常的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A2(Lp-PLA2)水平,探讨Lp-PLA2水平与脑梗死体积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为评价血脂正常的脑梗死患者的病情提供帮助.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方式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本院接收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病时间均小于48 h,并且血脂均为正常范围内.另选取门诊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的Lp-PLA2浓度,和血清中低密度胆固醇(LDL-C)、高密度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以及总胆固醇(TC)的浓度.结果 对照组血清中Lp-PLA2浓度为(168.57±28.36)μg/L,实验组血清中Lp-PLA2浓度为(229.67±24.73)μg/L,两组Lp-PLA2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三组血浆Lp-PLA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IHSS评分的Lp-PLA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NIHSS评分的升高,Lp-PLA2的浓度越高.Lp-PLA2水平与LDL-C、NIHSS评分呈正相关,与TC、HDL-C以及CRP呈负相关.结论 血脂正常的脑梗死患者Lp-PLA2水平是一种与脑梗死相关的重要物质.并且Lp-PLA2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梗死的风险,血脂正常的脑梗死患者Lp-PLA2水平显著增高,和脑梗死体积无相关性.

    作者:闫秋月;赵连利;崔宁宁;谷聚贤;王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对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行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20例.常规组行抗病毒治疗,研究组行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危重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总体有效率(95.00%)高于常规组(55.00%),研究组危重并发症发生率(脑干脑炎、无菌性脑膜炎以及心肌炎)为5.00%,低于常规组(30.00%),研究组的神经系统症状(NSS)好转时间、治愈时间、发热缓解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行丙种球蛋白治疗,能够加快患儿的病情恢复,减少危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对两组临床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17例患者痊愈,1例死亡,观察组18例患者痊愈;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1.3±3.2)天,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3±3.2)天;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观察组痊愈率、住院时间、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对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还应当促进患者治疗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王红;程丽;梁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变薄、黏膜肌层变厚、胃酸分泌减少或伴肠上皮或假幽门腺化生为其病理特点,临床以上腹部疼满、嗳气、纳呆、日久不愈及消瘦乏力为主要表现.属中医胃痞、胃脘痛、嘈杂以及痞满等范畴.1978年,世界卫生组将其列为胃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状态.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有明显优势.文章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入手,运用常用的经方辩证施治,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牟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急性胰腺炎治疗过程中生长抑素对胃肠动力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生长抑素方案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对其胃肠动力形成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2月进入本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2例作此研究活动的对象,以生长抑素方案对其治疗,对患者疗效、胃肠动力指数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后,其有效率98.08%(51/52),肛门首次排便时间(40.16±17.21)h、肠鸣音的恢复时间(50.25±2.47)h,腹胀症状的缓解时间(58.21±21.25)h,血清淀粉酶指数成功恢复的时间(4.19±1.22)h.结论 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选择生长抑素方案对其进行治疗,效果有保障,通过控制其肛门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的恢复时间、腹胀症状的缓解时间以及血清淀粉酶指数成功恢复的时间等,确保患者胃肠动力指数有效改善.

    作者:钱丽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新生儿风疹病毒IgM阳性相关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新生儿风疹病毒IgM阳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450例,采用ELISA检测RV-IgM,观察RV-IgM阳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 RV-IgM阳性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于RV-IgM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RV-IgM阳性评分低于RV-IgM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RV-IgM阳性患儿有10例出现临床症状,构成比71.4%.结论 RV-IgM阳性可以作为诊断患儿感染RV病毒的重要的检查指标,并且与临床症状关系密切,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李政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EMS伴不孕症行腹腔镜手术与GnRH-a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行以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行以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行以腹腔镜手术与达菲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行以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阮翠琼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干扰素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趋化因子CCL20、CXCL9、CXCL11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患者外周血趋化因子CCL20、CXCL9、CXCL11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乙肝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同时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在治疗的第4周、第12周、第24周和第48周,采集患者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患者血液中趋化因子的表达水平,观察两组之间的差异,同时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外周血趋化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慢性乙肝患者血清CCL20、CXCL9、CXCL11表达水平[(142.43±36.38)pg/ml、(2364.08±89.01)pg/ml、(221.2±41.79)p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43.57±6.83)pg/ml、(673.44±36.41)pg/ml、(57.89±5.43)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扰素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第12周、第24周、第48周的外周血趋化因子CCL20(t值分别为3.47、3.83、4.29;P分别为0.009、0.006、0.002)、CXCL9(t值分别为2.27、3.29、4.07;P分别为0.027、0.013、0.003)、CXCL11(t值分别为2.05、2.87、3.94;P分别为0.031、0.014、0.004)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呈现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可降低患者外周血液中CCL20、CXCL9、CXCL11的表达水平,降低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病毒水平和炎症反应.

    作者:邓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养成自主学习能力,而这种能力可能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确定了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主学习问卷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1级和2012级160名临床五年制本科医学生进行调查,根据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优良组、中等组和及格组,并进行3组问卷结果 的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定性的方法和内容分析方法,对其中20名学生进行半结构化的深入采访.结果获得152份问卷结果,回收率95%(152/160).自主学习的正相关因素是自我调控和学习策略(P<0.05),以及教学环境和学习动机(P<0.01).20名学生深入采访结果显示家庭、同学、教师、教育环境和学生自身5个方面与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结论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促进因素必须在个人的基础上,才能减少抑制因素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谷绍娟;宋治;张如旭;黄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PCT、CRP、ISS评分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目的 探讨多发伤患者外周血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联合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62例在我院急诊救治的多发伤患者,分别检测外周血血清PCT、CRP水平并进行ISS评分,并跟踪患者后期有无MODS发生,将患者分为非MODS组和MODS组,并与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所有MODS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及ISS评分在伤后早期升高(P<0.01);非MODS组与MODS组相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监测多发伤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并联合ISS评分,能更早地预测MODS的发生.

    作者:张增高;张磊;孙之鹏;冷双芝;薛德磊;朱强;祁晓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地佐辛、罗哌卡因联合塞来昔布在创伤骨折术期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地佐辛、罗哌卡因PCEA联合塞来昔布口服用于创伤骨折下肢手术围手术期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因创伤骨折需行下肢手术,要求围手术期镇痛的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椎管内镇痛组和联合镇痛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对镇痛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对患者围手术期镇痛的满意度;椎管内镇痛组追加镇痛药物次数为3~4次,而联合镇痛组为0~1次,联合镇痛组围手术期疼痛评分低于椎管内镇痛组,联合镇痛组均存在有显著优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上,两组患者均有12例出现并发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佐辛、罗哌卡因PCEA联合塞来昔布口服联合镇痛用于创伤骨折下肢手术,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项燚;郑自富;沈培;李俊标;崔玲;周晓丹;张美玲;胡志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淋巴瘤治疗中联合实施奥沙利铂方案+吉西他滨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从2013年1月—2017年3月进入本院治疗的淋巴瘤患者中,抽取30例进行本次研究活动,均联合实施奥沙利铂方案+吉西他滨方案治疗,并且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接受联合方案治疗后,其有效率为73.33%(22/30),此外,有6例血小板降低,7例恶心呕吐,3例白细胞降低,4例腹泻,2例肾脏功能出现异常,3例口腔黏膜炎,3例肝脏功能出现异常,停药后都已消失.结论 在对淋巴瘤患者进行治疗时,联合实施奥沙利铂方案+吉西他滨方案,效果显著,在保证患者疗效的同时,控制各种不良反应,以确保其治疗活动的安全性.

    作者:肖立成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判断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诊断为结直肠癌的患者,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为3为界,将患者分为高NLR组(NLR≥3)和低NLR组(NLR<3).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指标.Logistic多因素分析NLR≥3的危险因素.结果 (1)两组患者单因素分析提示性别、年龄、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单因素分析提示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低蛋白血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NLR≥3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NLR数值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

    作者:曲卓慧;钟德钦;杨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3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切口长度(2.5±0.4)cm,平均手术时间(45.2±15.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5.8±11.6)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9.2±2.1)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8±1.2)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3%.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道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痛苦少,而且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快,从而提高了预后效果.

    作者:钱建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阴式彩超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肌壁间)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对阴式彩超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随机将我院从2014年8月—2015年11月我院诊治的联合彩超进行诊断的32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均全部进行了阴式彩超的检查,并结合检查结果进行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其手术效果有效率为97%,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或者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结论 采取阴式彩超对患者进行术前诊断,能够更好的反应出患者的具体情及部位,方便医生准确的把握患者病情进行治疗,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性.

    作者:李翠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呼吸科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无创通气,两组观察时间均为7天,于治疗7天后对两组PaO2、PaCO2、呼吸频率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较治疗前都有明显改善,PaO2均升高,PaCO2、呼吸频率均降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结论 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易被患者接受、安全性高、降低住院时间并节省医疗资源.

    作者:张翔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微信平台在骨干医师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微信平台已成为广泛使用的社交平台,其具有操作简单便捷、即时高效、资源丰富、交流形式多样、多媒体兼容性等特点.结合普通外科的特点及骨干医师的现状,利用微信辅助教学不仅能更好地实施多媒体及互助教学,还能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微信平台在骨干医师培养过程中是一项值得继续探索和完善的教学方法.

    作者:孙晓力;张心武;翟宏军;段艳霞;马双余;刘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与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的特点.方法 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中年原发性高血压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计算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并观察两组患者日间、夜间、24 h内的血压变异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变异性高于对照组患者,但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变异性又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以收缩压上升为主,血压变异性可以作为临床中判断患者病情发展的依据.

    作者:祁正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评价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脑栓塞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9月收治的脑栓塞患者10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联合优质护理服务,将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神经功能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脑栓塞的护理过程中,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减轻患者负担,并降低疾病的并发率,使患者更加受益.

    作者:刘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