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正军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医学院校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立足于创新和发展,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医学院校需要面对的问题.文章对微信平台与PBL教学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应用于护理实验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为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黄米娜;郭占鹏;李丹;李秀华;梁春光;刘涛;姜兆权;刘堃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微信平台已成为广泛使用的社交平台,其具有操作简单便捷、即时高效、资源丰富、交流形式多样、多媒体兼容性等特点.结合普通外科的特点及骨干医师的现状,利用微信辅助教学不仅能更好地实施多媒体及互助教学,还能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微信平台在骨干医师培养过程中是一项值得继续探索和完善的教学方法.
作者:孙晓力;张心武;翟宏军;段艳霞;马双余;刘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析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予以加味补阳还五汤配针刺回阳九针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患有中风后遗症的9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方法治疗,试验组实施加味补阳还五汤配针刺回阳九针穴治疗,对比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76.09%,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3.48%(P<0.05),试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中风后遗症患者采取加味补阳还五汤配针刺回阳九针穴治疗,其疗效显著,能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杨慧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对两组临床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17例患者痊愈,1例死亡,观察组18例患者痊愈;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1.3±3.2)天,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3±3.2)天;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观察组痊愈率、住院时间、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对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还应当促进患者治疗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王红;程丽;梁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呼吸机替代高压氧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4例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高压氧治疗)及观察组(呼吸机治疗),各27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14.8%,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计量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呼吸机替代高压氧治疗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效果更佳.
作者:李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生长抑素方案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对其胃肠动力形成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2月进入本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2例作此研究活动的对象,以生长抑素方案对其治疗,对患者疗效、胃肠动力指数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后,其有效率98.08%(51/52),肛门首次排便时间(40.16±17.21)h、肠鸣音的恢复时间(50.25±2.47)h,腹胀症状的缓解时间(58.21±21.25)h,血清淀粉酶指数成功恢复的时间(4.19±1.22)h.结论 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选择生长抑素方案对其进行治疗,效果有保障,通过控制其肛门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的恢复时间、腹胀症状的缓解时间以及血清淀粉酶指数成功恢复的时间等,确保患者胃肠动力指数有效改善.
作者:钱丽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运用可视化技术及互相学习模式教学法在重症医学科纤维支气管镜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可视化技术及互相学习模式教学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以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能力评分、完整操作时间与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 实验组操作熟练程度GRS评分(3.80±0.756)分,高于对照组的(2.44±0.787)分;实验组完整操作时间(18.42±6.94)s,短于对照组的(38.02±12.26)s;实验组在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中促进参与教学活动、增强合作交流、提高操作纤维支气管镜的能力的比例分别占94%、96%、90%:而对照组分别占78%、72%、74%.结论 采用可视化技术及互相学习模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重症医学科纤维支气管镜教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谢显龙;黄英明;黎阳;黄冰;杨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椎间植骨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医的腰椎滑脱症患者88例(2014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椎间植骨融合、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探究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植骨融合率、复位率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植骨融合率以及复位率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作者:冯冬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4例2015年7月—2016年9月的本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做研究,随机分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疾病认知评分、护理满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疾病认知程度各项评分较高,且护理满意评分达到(95.43±2.70)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李东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地佐辛、罗哌卡因PCEA联合塞来昔布口服用于创伤骨折下肢手术围手术期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因创伤骨折需行下肢手术,要求围手术期镇痛的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椎管内镇痛组和联合镇痛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对镇痛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对患者围手术期镇痛的满意度;椎管内镇痛组追加镇痛药物次数为3~4次,而联合镇痛组为0~1次,联合镇痛组围手术期疼痛评分低于椎管内镇痛组,联合镇痛组均存在有显著优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上,两组患者均有12例出现并发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佐辛、罗哌卡因PCEA联合塞来昔布口服联合镇痛用于创伤骨折下肢手术,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项燚;郑自富;沈培;李俊标;崔玲;周晓丹;张美玲;胡志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对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改善咳嗽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患者IgG数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重症肺炎患儿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甘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分析慢性肝炎使用异甘草酸镁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接收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共103例,均是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1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研究组52例使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患者肝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慢性肝炎患者接受异甘草酸镁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突出,异甘草酸镁比复方甘草酸苷更加优秀.
作者:姜帆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总结骨折患儿的心理护理方法 ,提高骨折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68例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骨折患儿,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观察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后,本组患儿中67例痊愈,1例伤侧存在轻微残疾,患儿及家属满意度为98.53%.结论 骨折患儿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合理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心理状态,提高疗效,加速患儿恢复.
作者:姜小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调查本院部队干部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为有效控制高尿酸血症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我院健康体检中心2047例部队干部的血尿酸测定结果 ,比较不同性别以及各年龄阶段间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结果我院健康体检中心2047例体检者中,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检出率为19.1%,其中男性检出率21.6%,女性检出率16.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P<0.01);30~40岁年龄组检出率为37.6%,高于其它各个年龄组(χ2=154.73,P<0.001).结论 高尿酸血症检出率高,在不同的性别与年龄阶段人群中分布不同,应根据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预防.
作者:陆亚玲;朱燕;钟颖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脑栓塞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9月收治的脑栓塞患者10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联合优质护理服务,将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神经功能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脑栓塞的护理过程中,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减轻患者负担,并降低疾病的并发率,使患者更加受益.
作者:刘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使用规范化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收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共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规范化护理措施,将两组手术观察指标、术后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观察指标均更优;术后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规范化护理措施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使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伏迎春;赵娜;康学然;谭晓蕾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在复杂性阑尾炎治疗中应用腹腔镜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所收治的复杂性阑尾炎患者共40例作为临床对象,对照组为20例,观察组为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切除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技术实现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长,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肛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对比,P>0.05.结论 针对复杂性阑尾炎治疗采取腹腔镜技术,能够将患者创伤减少,手术时间相对更长.
作者:李茂;庞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分为研究组(核磁共振)与对照组(CT).对比诊断结果 .结果研究组、对照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7.7%、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关节积液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核磁共振的诊断价值较CT更高.
作者:张顺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胰岛素样因子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接受卵巢打孔术或楔形术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收治的90例因其他不孕原因(包括输卵管不畅等)就诊的患者或输卵管卵巢囊肿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人员卵巢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Flt-1)的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IGFs、Sflt-1表达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及sFlt-1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张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将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4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反流性食管炎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总有效率、依从性、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娟;田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