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力;张心武;翟宏军;段艳霞;马双余;刘阳
目的 通过检测血脂正常的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A2(Lp-PLA2)水平,探讨Lp-PLA2水平与脑梗死体积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为评价血脂正常的脑梗死患者的病情提供帮助.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方式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本院接收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病时间均小于48 h,并且血脂均为正常范围内.另选取门诊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的Lp-PLA2浓度,和血清中低密度胆固醇(LDL-C)、高密度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以及总胆固醇(TC)的浓度.结果 对照组血清中Lp-PLA2浓度为(168.57±28.36)μg/L,实验组血清中Lp-PLA2浓度为(229.67±24.73)μg/L,两组Lp-PLA2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三组血浆Lp-PLA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IHSS评分的Lp-PLA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NIHSS评分的升高,Lp-PLA2的浓度越高.Lp-PLA2水平与LDL-C、NIHSS评分呈正相关,与TC、HDL-C以及CRP呈负相关.结论 血脂正常的脑梗死患者Lp-PLA2水平是一种与脑梗死相关的重要物质.并且Lp-PLA2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梗死的风险,血脂正常的脑梗死患者Lp-PLA2水平显著增高,和脑梗死体积无相关性.
作者:闫秋月;赵连利;崔宁宁;谷聚贤;王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的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5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25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西医治疗和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在患肢肿胀症状消失时间方面,实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内不同时间点,实验组肿胀减轻人数比例均多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患者,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对患者的患肢肿胀症状进行有效改善.
作者:李海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中运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 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分为全麻组(n=40,全身麻醉)和复合组(n=40,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复合组患者插管时间、拔管时心率及血压水平、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全麻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中运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效果优良.
作者:李大生;谢志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学生对复杂的医患关系无所适从,在医患沟通技能上缺乏应对策略,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甚至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状态,影响正常的学习及临床实习工作.方法 在临床生产实习的医学生中开展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20)、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20)的测定,全面评估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存在焦虑、抑郁问题的医学生进行沙盘游戏治疗.结果 沙盘游戏治疗显著改善医学生心理状态,焦虑比例及抑郁比例明显下降,严重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沙盘游戏治疗具有科学性、可信性.
作者:杨卓;李馨慧;杨文超;任佳绪;赵丽娟;王伟;杨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在实习阶段接受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的临床教育,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及良好高尚的医德和职业素养的方法 .方法 选择康复专业先后两届的临床实习87名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安排10个月实习,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带教方法,试验组在师资建设、临床教学模式及出科考核等几个方面强化管理,通过用人单位问卷、带教老师问卷及学生自评问卷调查,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在带教老师问卷及学生自评问卷中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进行规范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者:郝曼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析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予以加味补阳还五汤配针刺回阳九针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患有中风后遗症的9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方法治疗,试验组实施加味补阳还五汤配针刺回阳九针穴治疗,对比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76.09%,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3.48%(P<0.05),试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中风后遗症患者采取加味补阳还五汤配针刺回阳九针穴治疗,其疗效显著,能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杨慧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外科护理学实训课对医学院的护理学生来讲,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对学生以后走向临床工作岗位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训课中,学生学习不积极不主动,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控、低头族越来越多,已经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实训课操作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但是学生的逃课率越来越严重,对实训课的教学效果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文章通过在外科护理学实训课中使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为护理学生以后在医院实习或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作者:张小敏;郝丽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与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的特点.方法 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中年原发性高血压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计算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并观察两组患者日间、夜间、24 h内的血压变异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变异性高于对照组患者,但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变异性又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以收缩压上升为主,血压变异性可以作为临床中判断患者病情发展的依据.
作者:祁正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总结鼻咽癌常规放疗后两种不同推量方式对鼻咽癌肿瘤靶区和各危及器官的毒副作用.方法 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49例).实验组为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照组为常规推量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危及器官副作用.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80%,P>0.05.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常规放疗后两种不同推量方式对鼻咽癌肿瘤靶区和危及器官的毒副作用没有差异.
作者:慧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颌骨囊肿摘除术后,探讨MTA与银汞合金作为根尖倒充填材料的预后效果.方法 收集以MTA行倒充填术的15例患者,共20颗牙齿,以银汞合金材料行倒充填术的15例患者,共20颗牙齿,两组均进行囊肿摘除术,并且同期行根尖倒充填术,对两组临床资料的一般情况,术区肿痛发生率及术后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TA组术后6个月、12个月治愈率高于银汞合金材料组(P<0.05);两组中术区肿痛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MTA作为根尖倒充填材料,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余西江;郭静;安春青;周艳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对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改善咳嗽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患者IgG数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重症肺炎患儿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甘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骨科临床教学不仅是口头传授理论与经验,更强调对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通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三维重建骨科相关解剖结构,用于平时模拟训练,提升骨外科医生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已成必然.文章通过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特点,结合我院教学实践,探讨将来虚拟现实技术在骨科教学中应用.
作者:赵广;孙德日;崔岩;张治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消化道溃疡采用阿莫西林、碳酸铝镁片联合与泮托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对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n=50)与阿莫西林、碳酸铝镁片联合治疗的(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消化道溃疡患者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肝肾功能、血常规经检测均无异常,观察组头晕1例,口干1例,皮肤瘙痒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头晕、口干、皮肤瘙痒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采用阿莫西林与碳酸铝镁片联合方案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邢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呼吸科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无创通气,两组观察时间均为7天,于治疗7天后对两组PaO2、PaCO2、呼吸频率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较治疗前都有明显改善,PaO2均升高,PaCO2、呼吸频率均降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结论 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易被患者接受、安全性高、降低住院时间并节省医疗资源.
作者:张翔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耐多药及疑似耐多药肺结核的消毒隔离管理方法 .方法 研究对象以我院2015年8月9日—2016年12月27日的66例耐多药及疑似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遵循完全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消毒,观察组予以消毒隔离管理.观察两组感染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感染概率为0,总满意概率为93.94%,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针对耐多药级疑似耐多药肺结核,应积极采取有效消毒隔离管理.
作者:曹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10月收治的74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采用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后续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程序化护理措施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进行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并提高后续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林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系统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形态学基础课,实验课是强化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提高医学生的解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是解剖学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解剖学理论、形态观察以及临床实践联系起来.文章通过采用分组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竞赛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应用于系统解剖学实验课堂.在讲究教学时效的同时,通过主动式教学对学生兴趣进行激发,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其学习效率,提高了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杨春;崔晓军;张业辉;张剑凯;郭金华;杜以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分析慢性肝炎使用异甘草酸镁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接收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共103例,均是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1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研究组52例使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患者肝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慢性肝炎患者接受异甘草酸镁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突出,异甘草酸镁比复方甘草酸苷更加优秀.
作者:姜帆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氧驱动雾化吞咽缓解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100例放射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患者饮食干预;实验组50例,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氧驱动雾化吞咽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两组干预后近期效果及KPS评分.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显效27例,有效19例,有效率92.0%,患者KPS平均提高(16.7±3.1)分,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氧驱动雾化吞咽可有效缓解放射性食管炎临床症状,减轻吞咽疼痛及困难,有助于改善患者功能状态.
作者:黄玲;王敏;杨书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患者采用抗青光眼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7年3月的4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患者为用药后眼压超过40 mmHg,即持续性高眼压,对照组23例患者为用药后眼压不足40 mmHg.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滤过泡分型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予以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滤过泡分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0%,高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采用抗青光眼手术的治疗效果与普通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类似,但持续性高眼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所以,需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对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进行治疗.
作者:秦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