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临床教学新领域——虚拟现实技术

赵广;孙德日;崔岩;张治宇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骨科, 教学
摘要:骨科临床教学不仅是口头传授理论与经验,更强调对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通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三维重建骨科相关解剖结构,用于平时模拟训练,提升骨外科医生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已成必然.文章通过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特点,结合我院教学实践,探讨将来虚拟现实技术在骨科教学中应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心脏体格检查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心脏体格检查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3级中医五年制学生共68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人.研究学时为8学时,均由相同教师授课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通过操作考试和学生的问卷调查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学生测试成绩(84.29±7.91)分,对照组学生测试成绩为(80.32±6.55)分,试验组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心脏体格检查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作者:谭超;董巧稚;孙海燕;马丽珍;黄象安;林参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对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行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20例.常规组行抗病毒治疗,研究组行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危重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总体有效率(95.00%)高于常规组(55.00%),研究组危重并发症发生率(脑干脑炎、无菌性脑膜炎以及心肌炎)为5.00%,低于常规组(30.00%),研究组的神经系统症状(NSS)好转时间、治愈时间、发热缓解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行丙种球蛋白治疗,能够加快患儿的病情恢复,减少危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IGFs及sFlt-1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目的 探究与分析胰岛素样因子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接受卵巢打孔术或楔形术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收治的90例因其他不孕原因(包括输卵管不畅等)就诊的患者或输卵管卵巢囊肿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人员卵巢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Flt-1)的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IGFs、Sflt-1表达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及sFlt-1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张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规范化护理措施的应用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使用规范化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收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共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规范化护理措施,将两组手术观察指标、术后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观察指标均更优;术后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规范化护理措施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使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伏迎春;赵娜;康学然;谭晓蕾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2日—2016年7月22日我院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12小时疼痛评分(2.69±0.55)分、24小时疼痛评分(1.79±0.36)分、72小时疼痛评分(0.44±0.78)分、出血量(37.42±3.85)ml、手术时间(49.32±5.47)min、排气时间(9.21±1.69)h、下床时间(10.65±2.58)h、总并发症发生率(2.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效果显著.

    作者:陈英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86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究

    目的 研究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6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的血脂指数.

    作者:陈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预见性防范对策在降低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预见性防范对策在降低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大庆市红岗区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66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采取预见性的防范对策,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6.1%,低于对照组的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5,P=0.02).结论 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针对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石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分为研究组(核磁共振)与对照组(CT).对比诊断结果 .结果研究组、对照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7.7%、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关节积液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核磁共振的诊断价值较CT更高.

    作者:张顺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流产后即时应用新型短效口服避孕药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流产后即时应用新型的短效口服避孕药进行治疗并分析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治疗的患者11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对112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进行编号(1~112),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给予对照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短效口服避孕药左炔诺孕酮炔雌醇三相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月经转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半个月后复查子宫内膜厚度,观察组平均内膜厚度为(7.87±2.57)mm,厚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流产术后即时应用新型短效口服避孕药,可以减少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更快恢复月经周期,且服药期间可有效避孕,更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延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及肺功能变化的观察

    目的 探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和细胞因子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诊治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放射免疫法,比较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TNF-α、IL-2水平情况,并对肺功能情况进行测定.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TNF-α、IL-2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EV1/FVC比值、FVC%和FEV1%情况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采用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方案治疗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既能对肺内细胞因子比例实施调节,还能使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得到改善.

    作者:芮清龙;李修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

    目的 比较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31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3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予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退热、皮疹消退时间、总病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7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皮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优于利巴韦林,且安全性高.

    作者:吴其森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至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进行检测,并且加以比较.冠心病患者均经过心脏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对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尿酸水平加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进行检测能够对冠心病加以诊断,并且为其病情了解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晶晶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取我院36例颅脑损伤患者,收取时间在2012年10月—2017年2月,并将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后进行常规颅骨修补治疗,观察组18例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后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治疗,将两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继发性癫痫有1例、皮下积液有1例、切口感染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实施颅骨修补术,对患者具有显著效果,能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作者:张成;徐相虎;马建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视频反馈教学在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视频反馈教学方法运用于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0级两个班9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44名学生为对照组,另一个班48名学生为实验组.实验组采用视频反馈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结束后,两组学生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对本次教学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外科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打结、拆线和缝合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频反馈教学方法在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朱敏;卢毅;岳亮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地佐辛、罗哌卡因联合塞来昔布在创伤骨折术期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地佐辛、罗哌卡因PCEA联合塞来昔布口服用于创伤骨折下肢手术围手术期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因创伤骨折需行下肢手术,要求围手术期镇痛的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椎管内镇痛组和联合镇痛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对镇痛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对患者围手术期镇痛的满意度;椎管内镇痛组追加镇痛药物次数为3~4次,而联合镇痛组为0~1次,联合镇痛组围手术期疼痛评分低于椎管内镇痛组,联合镇痛组均存在有显著优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上,两组患者均有12例出现并发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佐辛、罗哌卡因PCEA联合塞来昔布口服联合镇痛用于创伤骨折下肢手术,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项燚;郑自富;沈培;李俊标;崔玲;周晓丹;张美玲;胡志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临床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 评价血液检验在贫血临床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34例选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贫血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每组1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浓度(MCHC).结果 经过检验后,地中海贫血患者的RDW为(12.34±1.28)%、MCV为(68.25±3.24)fL,均低于缺铁性贫血组(19.84±2.61)%(、71.88±4.51)fL,P<0.05;其MCHC为(328.17±4.69)g/L,相较于缺铁性贫血组(275.63±6.29)g/L明显更高,P<0.05.结论 针对贫血患者,临床使用血液检验的方法对贫血类型具有鉴别诊断的作用,使用价值较高.

    作者:钟剑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职业规划管理在国内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现状分析

    分析我国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职业规划管理培训的开展现状,为构建更能适应新护士职业发展、更为健全完善的规范化培训体系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总结我国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职业规划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目前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已普遍开展,但针对职业规划部分的培训还未形成规范,培训内容仍然存在局限,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和护士职业规划都是护士入职的必经之路,若能将二者有效结合,使新护士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将能够更好地把医院发展目标与护士个人发展目标相互联系并协调一致,提升护士的组织归属感,更好地调动新护士的积极性.

    作者:古启启;杨路颖;夏美燕;程雪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鼻咽癌常规放疗后两种不同推量方式的作用

    目的 研究总结鼻咽癌常规放疗后两种不同推量方式对鼻咽癌肿瘤靶区和各危及器官的毒副作用.方法 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49例).实验组为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照组为常规推量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危及器官副作用.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80%,P>0.05.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常规放疗后两种不同推量方式对鼻咽癌肿瘤靶区和危及器官的毒副作用没有差异.

    作者:慧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心肌标志物床边检测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索心肌标志物床边检测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4年6月—2016年11月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7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为实验对象,且均实施心肌标志物床边检测技术.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hs-CRP(71.65±5.98)mg/L、NT-pro BNP(985.36±9.72)pg/ml、cTnI(9.65±1.22)ng/ml、Myo(98.78±9.68)ng/ml均高于对照组,但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肌标志物各项指标能够呈好转趋势,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s-CRP阳性率(44.30%)、NT-pro BNP阳性率(48.10%)、cTnI阳性率(53.16%)、Myo阳性率(25.32%)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心肌标志物床边检测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利用价值性.

    作者:赵华头;吕翔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总结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和应用.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行听力筛查新生儿600例进行研究,所有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阳性新生儿进行复查,并分析新生儿听力损伤原因.结果 600例新生儿初步筛查听力能力不全96例,初筛阳性率16%;阳性儿在出生42天后进行复检,其中90例复检通过,复检通过率93.75%;确诊新生儿听力障碍2例,占总数的0.33%.剖宫产新生儿听力功能不全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新生儿(P<0.05).胎龄小于30周和30~34周出生新生儿听力能力不全发生率比35周胎龄以后新生儿高(P<0.05).结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够早期判断新生儿听力能力,及早进行干预,降低永久性听力缺失的发生率.

    作者:王继銮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