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华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针灸,两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 研究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76%、对照组为71.43%,数据对比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可提高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飞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4例2015年7月—2016年9月的本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做研究,随机分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疾病认知评分、护理满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疾病认知程度各项评分较高,且护理满意评分达到(95.43±2.70)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李东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二胎全面开放政策下,各级医院产科医生对产科继续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需求,为改进培训课程提供依据.方法 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对高龄再生育孕前评估、高龄再生育辅助生育技术选择、高龄再生育的围孕产期管理内容需求大,需求大的课程组织形式是互动式交流座谈.结论 大型妇产科专科医院作为培训基层产科医生的有效平台,应以需求为导向突出课程内容实用性,系统化整合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形式,构建长效评价支持体系.
作者:唐国静;阮恒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骨科临床教学不仅是口头传授理论与经验,更强调对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通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三维重建骨科相关解剖结构,用于平时模拟训练,提升骨外科医生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已成必然.文章通过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特点,结合我院教学实践,探讨将来虚拟现实技术在骨科教学中应用.
作者:赵广;孙德日;崔岩;张治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行脊柱微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对照组发生8例并发症,研究组发生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81%、6.4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率分别为77.41%、96.77%,观察组满意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对脊柱微创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切实有效,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曹燕;陈丽;李珊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与探究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72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6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44%)与对照组患者(72.22%)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之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分)为(9.87±1.65)分,与对照组患者的(14.28±2.50)分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赵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分析我国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职业规划管理培训的开展现状,为构建更能适应新护士职业发展、更为健全完善的规范化培训体系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总结我国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职业规划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目前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已普遍开展,但针对职业规划部分的培训还未形成规范,培训内容仍然存在局限,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和护士职业规划都是护士入职的必经之路,若能将二者有效结合,使新护士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将能够更好地把医院发展目标与护士个人发展目标相互联系并协调一致,提升护士的组织归属感,更好地调动新护士的积极性.
作者:古启启;杨路颖;夏美燕;程雪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患者行角膜缘肝细胞移植术的疗效,总结术后复发的原因,提出应对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我院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共150例(120眼).回顾性分析患者行角膜缘肝细胞移植术的临床资料,对术后随访3个月、4个月、5个月的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复发原因.结果150例(120眼)均手术治愈,治愈率达到100%;术后3个月复发3例(3眼),复发率为2.0%;术后4个月5例(6眼),复发率为3.33%;术后5个月8例(10眼),复发率为5.33%.结论翼状胬肉患者行角膜缘肝细胞移植术的疗效显著,术后复发率也较低.但术后复发一直是困扰临床的一个重要话题,在实践操作中,应该术中规范操作,合理使用类固醇等,以积极的措施降低术后复发率问题.
作者:孙居荣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并结合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校201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名学生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下进行教学,实验组30名学生在CBL结合EBM的模式下进行教学,实习4周结束后,从学校题库随机抽取一套神经外科专业试题对2组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成绩考核.结果 CBL结合EBM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优于PBL模式培养的学生(P<0.05).结论 CBL结合EBM教学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可以明显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作者:贾丽燕;刘伟;张振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血液检验在贫血临床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34例选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贫血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每组1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浓度(MCHC).结果 经过检验后,地中海贫血患者的RDW为(12.34±1.28)%、MCV为(68.25±3.24)fL,均低于缺铁性贫血组(19.84±2.61)%(、71.88±4.51)fL,P<0.05;其MCHC为(328.17±4.69)g/L,相较于缺铁性贫血组(275.63±6.29)g/L明显更高,P<0.05.结论 针对贫血患者,临床使用血液检验的方法对贫血类型具有鉴别诊断的作用,使用价值较高.
作者:钟剑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防范对策在降低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大庆市红岗区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66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采取预见性的防范对策,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6.1%,低于对照组的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5,P=0.02).结论 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针对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石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及对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就诊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对照组行常规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失败率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经介入治疗后的成功穿刺率(97.5%)高于对照组(77.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25.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经桡动脉进行穿刺介入治疗后的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对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较低,保证了冠心病患者手术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邢建龙;崔家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整形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的117例整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9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及依从性,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外科整容手术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依从性较好,且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郑娟;马玉莲;田砚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银杏达莫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我院对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为60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组采取基础治疗和银杏达莫联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3.33%,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0.00%,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67%,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6.67%,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
作者:潘宏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6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的血脂指数.
作者:陈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对比小儿腹腔镜疝内口关闭和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双盲法标准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开放治疗)与治疗组(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与术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中与术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确切,患儿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
作者:张春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患者采用抗青光眼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7年3月的4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患者为用药后眼压超过40 mmHg,即持续性高眼压,对照组23例患者为用药后眼压不足40 mmHg.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滤过泡分型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予以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滤过泡分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0%,高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采用抗青光眼手术的治疗效果与普通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类似,但持续性高眼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所以,需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对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进行治疗.
作者:秦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索心肌标志物床边检测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4年6月—2016年11月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7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为实验对象,且均实施心肌标志物床边检测技术.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hs-CRP(71.65±5.98)mg/L、NT-pro BNP(985.36±9.72)pg/ml、cTnI(9.65±1.22)ng/ml、Myo(98.78±9.68)ng/ml均高于对照组,但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肌标志物各项指标能够呈好转趋势,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s-CRP阳性率(44.30%)、NT-pro BNP阳性率(48.10%)、cTnI阳性率(53.16%)、Myo阳性率(25.32%)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心肌标志物床边检测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利用价值性.
作者:赵华头;吕翔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外科护理学实训课对医学院的护理学生来讲,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对学生以后走向临床工作岗位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训课中,学生学习不积极不主动,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控、低头族越来越多,已经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实训课操作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但是学生的逃课率越来越严重,对实训课的教学效果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文章通过在外科护理学实训课中使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为护理学生以后在医院实习或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作者:张小敏;郝丽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学生对复杂的医患关系无所适从,在医患沟通技能上缺乏应对策略,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甚至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状态,影响正常的学习及临床实习工作.方法 在临床生产实习的医学生中开展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20)、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20)的测定,全面评估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存在焦虑、抑郁问题的医学生进行沙盘游戏治疗.结果 沙盘游戏治疗显著改善医学生心理状态,焦虑比例及抑郁比例明显下降,严重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沙盘游戏治疗具有科学性、可信性.
作者:杨卓;李馨慧;杨文超;任佳绪;赵丽娟;王伟;杨清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