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骨折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总结

姜小艳

关键词:小儿骨折, 心理护理, 满意度,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骨折患儿的心理护理方法 ,提高骨折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68例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骨折患儿,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观察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后,本组患儿中67例痊愈,1例伤侧存在轻微残疾,患儿及家属满意度为98.53%.结论 骨折患儿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合理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心理状态,提高疗效,加速患儿恢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微信平台结合PBL教学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医学院校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立足于创新和发展,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医学院校需要面对的问题.文章对微信平台与PBL教学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应用于护理实验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为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黄米娜;郭占鹏;李丹;李秀华;梁春光;刘涛;姜兆权;刘堃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心脏体格检查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心脏体格检查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3级中医五年制学生共68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人.研究学时为8学时,均由相同教师授课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通过操作考试和学生的问卷调查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学生测试成绩(84.29±7.91)分,对照组学生测试成绩为(80.32±6.55)分,试验组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心脏体格检查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作者:谭超;董巧稚;孙海燕;马丽珍;黄象安;林参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MTA与银汞合金作为根尖倒充填材料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颌骨囊肿摘除术后,探讨MTA与银汞合金作为根尖倒充填材料的预后效果.方法 收集以MTA行倒充填术的15例患者,共20颗牙齿,以银汞合金材料行倒充填术的15例患者,共20颗牙齿,两组均进行囊肿摘除术,并且同期行根尖倒充填术,对两组临床资料的一般情况,术区肿痛发生率及术后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TA组术后6个月、12个月治愈率高于银汞合金材料组(P<0.05);两组中术区肿痛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MTA作为根尖倒充填材料,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余西江;郭静;安春青;周艳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0年1月—2015年12月长期随访的5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和MRI高信号有无等因素分组,比较各组术后JOA改善率情况.结果5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状态均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其JOA评分由术前(10.6±1.8)分增加到(14.1±3.2)分;术后JOA改善率在不同年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神经功能在>12个月病程、病情严重和MRI高信号的分组中恢复明显较差.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疗效明显;同时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均会影响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王强;赵晓东;梁秋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思维导图干预对提高手术室护生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干预对提高手术室护理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2015届、2016届270名护生,将护生分为13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135名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干预方式).比较两组知识、操作的掌握情况,比较两组护士对护生、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知识、操作、总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对护生的满意度98.52%,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的9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思维导图干预可提高护生对手术室临床护理的内容掌握,提高护士对护生、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的教学质量.

    作者:周演铃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EMS伴不孕症行腹腔镜手术与GnRH-a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行以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行以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行以腹腔镜手术与达菲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行以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阮翠琼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烧伤科带教中的应用与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烧伤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科2015年3—6月的8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2人,对照组38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试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方法带教,出科时比较两组理论、操作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操作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烧伤科护理带教中实施护理路径带教,能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及护生满意度.

    作者:王桂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 探究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鼻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54),对照组应用鼻渊舒口服液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通窍鼻炎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统计比较,对照组低于研究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比较,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作者:张庆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氧驱动雾化吞咽缓解放射性食管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氧驱动雾化吞咽缓解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100例放射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患者饮食干预;实验组50例,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氧驱动雾化吞咽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两组干预后近期效果及KPS评分.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显效27例,有效19例,有效率92.0%,患者KPS平均提高(16.7±3.1)分,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氧驱动雾化吞咽可有效缓解放射性食管炎临床症状,减轻吞咽疼痛及困难,有助于改善患者功能状态.

    作者:黄玲;王敏;杨书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流产后即时应用新型短效口服避孕药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流产后即时应用新型的短效口服避孕药进行治疗并分析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治疗的患者11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对112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进行编号(1~112),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给予对照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短效口服避孕药左炔诺孕酮炔雌醇三相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月经转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半个月后复查子宫内膜厚度,观察组平均内膜厚度为(7.87±2.57)mm,厚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流产术后即时应用新型短效口服避孕药,可以减少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更快恢复月经周期,且服药期间可有效避孕,更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延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

    目的 比较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31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3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予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退热、皮疹消退时间、总病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7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皮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优于利巴韦林,且安全性高.

    作者:吴其森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微信平台在骨干医师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微信平台已成为广泛使用的社交平台,其具有操作简单便捷、即时高效、资源丰富、交流形式多样、多媒体兼容性等特点.结合普通外科的特点及骨干医师的现状,利用微信辅助教学不仅能更好地实施多媒体及互助教学,还能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微信平台在骨干医师培养过程中是一项值得继续探索和完善的教学方法.

    作者:孙晓力;张心武;翟宏军;段艳霞;马双余;刘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对两组临床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17例患者痊愈,1例死亡,观察组18例患者痊愈;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1.3±3.2)天,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3±3.2)天;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观察组痊愈率、住院时间、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对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还应当促进患者治疗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王红;程丽;梁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在腹腔镜外科中的培训实践

    目的 研究微信平台在腹腔镜医师教学的PBL教学实践.方法 对自2012年以来腹腔镜医生培训教学的经验总结及问题分析,提出适合腹腔镜医师教学的PBL教学方案,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科进修、规培医师71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使用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一组用传统方法教学,学习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完毕对教学效果进行用问卷调查形式评价.结果 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组在学习时间及主动性、关键安全视图获得能力、独立手术胜任能力等方面与传统方法教学组水平提高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在腹腔镜外科培训实践中有效地保证腹腔镜医师教学质量并建立良好继续教育支持平台,全面提升其对腹腔镜外科的综合掌握能力.

    作者:杨屹;刘阳;陈熹;吴涛;李顺乐;孙海兵;徐心;张金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改善咳嗽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患者IgG数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重症肺炎患儿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甘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耐多药和疑似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消毒隔离管理分析

    目的 探讨耐多药及疑似耐多药肺结核的消毒隔离管理方法 .方法 研究对象以我院2015年8月9日—2016年12月27日的66例耐多药及疑似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遵循完全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消毒,观察组予以消毒隔离管理.观察两组感染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感染概率为0,总满意概率为93.94%,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针对耐多药级疑似耐多药肺结核,应积极采取有效消毒隔离管理.

    作者:曹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视频反馈教学在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视频反馈教学方法运用于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0级两个班9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44名学生为对照组,另一个班48名学生为实验组.实验组采用视频反馈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结束后,两组学生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对本次教学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外科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打结、拆线和缝合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频反馈教学方法在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朱敏;卢毅;岳亮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整形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整形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的117例整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9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及依从性,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外科整容手术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依从性较好,且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郑娟;马玉莲;田砚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PCT、CRP、ISS评分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目的 探讨多发伤患者外周血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联合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62例在我院急诊救治的多发伤患者,分别检测外周血血清PCT、CRP水平并进行ISS评分,并跟踪患者后期有无MODS发生,将患者分为非MODS组和MODS组,并与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所有MODS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及ISS评分在伤后早期升高(P<0.01);非MODS组与MODS组相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监测多发伤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并联合ISS评分,能更早地预测MODS的发生.

    作者:张增高;张磊;孙之鹏;冷双芝;薛德磊;朱强;祁晓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67例剖宫产术中出血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对采用剖宫产产妇术中出现出血情况进行临床分析,并提出切实有效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2月进入我院进行剖宫产且出现出血状况的产妇共67例,对术中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对67例术中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分析,有41例(61.19%)由于宫缩乏力导致的出血,其比例与其他因素所占比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47例(70.15%)患者治疗显效,19例(28.36%)患者治疗有效,1例(1.49%)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51%.结论 导致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在临床中要对产妇进行产前检查并且提供细致护理,制定预防对策,降低在剖宫产中出血的风险.

    作者:史丽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