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延林;王雷
目的 观察小儿急性喉炎伴梗阻应用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16日—2017年3月17日住院部收治的急性喉炎伴梗阻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对20例患者进行2~3小时的急救处理后,其中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1例无效患者经麻醉师会诊后,选择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治疗,其梗阻现象逐渐缓解;20例患者经治疗后急性喉炎伴梗阻现象明显缓解,并给予雾化和抗炎等治疗,5~6天均治愈出院;1例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后,在第3天顺利拨管,第7天治愈出院.结论 小儿急性喉炎伴梗阻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医务工作者应给予高度重视,对患者早期进行有效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及时解除患者的喉水肿现象,从而保证其生命安全.
作者:官振谋;赖延忠;庄洁新;陈晓青;高展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运用PDCA循环不断改进急诊患者院内转运的质量,确保急诊危重症患者在院内转运中的安全,为修订和细化转运流程和转运制度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3年8月—2014年7月急诊科转至其它科室的2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4年8月—2015年7月急诊科转至其它科室的266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模式,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急诊患者院内转运质量,比较两组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交接单漏项发生率,转运所需平均时间,接收科室及转出科室满意度方面的指标.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运交接单漏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运所需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接收科室满意度以及转出科室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是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转运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英;孙玉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机械通气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n=37,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37,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VAP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研究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VAP具有良好的预防功效,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寇金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急诊科脑卒中的预见性护理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急诊科脑卒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性护理,预见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脑卒中治疗效果;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预见组脑卒中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组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抑郁情绪、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预见组抑郁情绪、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脑卒中的预见性护理及应用价值高,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刘高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生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科学.对于医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论课程.本文主要以生理学消化与吸收一章为例介绍案例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选取两个教学班,采用两种不同教学方法,一个班采取单纯讲授理论的方法;一个班采取理论结合案例的讲授方法.后统计两个班的教学教学效果是否相同.结果 通过测试发现,案例教学结合理论教学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使成绩有所提高.结论 案例教学结合理论教学能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同学的积极性.
作者:宝东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肺复苏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急诊护理组则施行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康复效果;记忆减退、反应迟钝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动脉压、心率水平.结果 急诊护理组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护理组记忆减退、反应迟钝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动脉压、心率水平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急诊护理组动脉压、心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粟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均出现了并发症的情况,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乳腺癌术后化疗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恶心呕吐、静脉炎、脱发、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等,其中恶心呕吐的发生几率高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主要置管静脉为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结论 加强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管理,合理用药,从而将其并发症的几率降低,促进疗效的提高和预后的改善.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接受血栓通注射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给临床用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予以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中,23例治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17例治愈,15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临床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血栓通注射治疗的效果突出,有效率高,预后效果好.
作者:周春源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音乐疗法在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中增效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孤独症儿童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地板时光疗法;研究组接受地板时光疗法和音乐疗法.两组患儿均于治疗前后进行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AB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BC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配合音乐疗法治疗儿童孤独症,疗效优于单纯采用康复训练.
作者:聂曼蒂;李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腹部微创手术患者采取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和费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腹部微创手术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床位单双号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患者.研究组采取丙泊酚联合七氟烷麻醉,对照组采取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费用.结果 经过对比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数据,研究组患者失去意识时间为(72.5±17.4)s,长于对照组的(52.4±11.5)s,但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完全苏醒时间和恢复定向力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总费用为(375.5±36.6)元,少于对照组的(471.9±44.3)元,且研究组每项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微创手术患者采用丙泊酚和七氟烷进行麻醉效果更好,且费用较低,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文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肌间沟联合腋路在手部断指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5月手部断指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肌间沟组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肌间沟+腋路组实施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疼痛评分、麻醉优良率以及麻醉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肌间沟+腋路组患者手术过程疼痛评分为(1.14±0.15)分,低于肌间沟组的(2.43±1.11)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间沟+腋路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高于肌间沟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间沟组中,麻醉效果优19例,良16例,差10例,优良率为77.78%;肌间沟+腋路组中,麻醉效果优38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7.78%.两组患者麻醉过程均不良反应无出现,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间沟联合腋路在手部断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优于单一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作为手部断指手术的理想麻醉方式.
作者:沈永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中药黄芩在急性湿疹治疗中的疗效及药理.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湿疹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黄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68.63%,两组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皮损、瘙痒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黄芩可有效急性湿疹患者缩短皮疹、瘙痒等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徐扬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软组织缺损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后护理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采用VSD质量的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对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高于观察组0%,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72%,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VSD手术治疗软组织缺损的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中华;于彦芝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处妊娠经阴道超声图像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经阴道超声检测.结果 团块型48例,孕囊型8例,空泡型20例;36例患者有血流信号,8例则无血流信号,32例孕囊着床位置伴有丰富血流信号,其中28例(87.5%)通过频谱分析属高速低阻;0级8例,1级34例,2级28例,3级6例.CSP0级者:肌注甲氨蝶呤,CSP1级者:肌注甲氨蝶呤+清宫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清宫术,CSP2级者:肌注甲氨蝶呤+子宫修补术,CSP3级者:肌注甲氨蝶呤+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修补术.结论 剖宫产后瘢痕处妊娠的超声诊断中掌握图像特点,按照CSP分级标准进行临床治疗,可提高治疗安全性.
作者:岳志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妊娠合并HF产妇行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2012年2月—2017年6月接诊的4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结果 行剖宫产后42例均顺利娩出胎儿,新生儿Apgar评分0~3分8例,4~7分28例,8~10分6例,无1例新生儿死亡.42例HF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5例,其中出血量为500~1000 ml 3例,出血量≥1000 ml 2例,经过处理后有效止血,无子宫切除或死亡产妇,新生儿与产妇存活率均为100%.产后出血5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人性化手术护理能促使HF产妇平稳渡过围术期.
作者:苏梅;俞明珠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医学生的培养质量,教学医院的建设质量与学生实习水平直接相关,因此加强临床基地建设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针对目前教学医院的现状,结合第一临床学院多年在教学医院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对教学质量监控、师资队伍建设、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阐述.
作者:李曼霞;朱丹;罗天友;陈鸿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舒适护理干预,研究护理方法 以及护理效果,探究舒适护理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方法本次探究采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26例患者.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脱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舒适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性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可显著性降低患者脱管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徐桂芹;勾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人工气道吸痰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ICU机械通气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并ARDS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人工气道吸痰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各指标均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人工气道吸痰护理,能够显著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血气指标.
作者:陈国翠;李瑞云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重力喂养及常规鼻饲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实施重力喂养)和对照组(实施常规鼻饲喂养),两组各40例,比较两组喂养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的出生体质量恢复时间(5.8±2.1)d、全胃肠营养时间(9.8±2.5)d、胃管留置时间(4.6±1.8)d、住院时间(11.7±3.5)d等均短于对照组(9.3±2.4)d、(15.1±4.7)d、(6.5±2.0)d、(17.1±5.8)d,且其并发症发生率30.00%(12/40)低于对照组的52.50%(21/40).结论 重力喂养较常规鼻饲胃肠更能有效的增加早产儿奶量,加快早产儿全胃肠营养.
作者:郇庆东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肛瘘术后肛门疼痛患者护理期间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我院所收治的肛瘘术后肛门疼痛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23例患者.参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实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实行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肛瘘术后肛门疼痛患者护理期间采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临床价值较高,可显著性缓解患者肛门疼痛,可显著性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对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吴俊萍;王月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