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肌间沟联合腋路在手部断指手术中的对比分析

沈永华

关键词:肌间沟联合腋路, 手部断指手术, 对比
摘要:目的 研究肌间沟联合腋路在手部断指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5月手部断指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肌间沟组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肌间沟+腋路组实施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疼痛评分、麻醉优良率以及麻醉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肌间沟+腋路组患者手术过程疼痛评分为(1.14±0.15)分,低于肌间沟组的(2.43±1.11)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间沟+腋路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高于肌间沟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间沟组中,麻醉效果优19例,良16例,差10例,优良率为77.78%;肌间沟+腋路组中,麻醉效果优38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7.78%.两组患者麻醉过程均不良反应无出现,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间沟联合腋路在手部断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优于单一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作为手部断指手术的理想麻醉方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补阳还五汤加减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索补阳还五汤加减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6日—2016年6月6日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抽签化分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利伐沙班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D-二聚体(0.35±0.04)mg/L、APTT(36.45±2.75)s、FIB(4.12±1.58)g/L、PT(13.45±2.42)s、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00%)、治疗1周后的肢体周径(0.85±0.32)cm、治疗2周后的肢体周径(0.35±0.05)cm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补阳还五汤治疗,能够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谢子康;杨晓峰;彭立波;赵洪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不同麻醉方案对腹部微创手术患者疗效与费用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腹部微创手术患者采取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和费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腹部微创手术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床位单双号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患者.研究组采取丙泊酚联合七氟烷麻醉,对照组采取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费用.结果 经过对比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数据,研究组患者失去意识时间为(72.5±17.4)s,长于对照组的(52.4±11.5)s,但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完全苏醒时间和恢复定向力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总费用为(375.5±36.6)元,少于对照组的(471.9±44.3)元,且研究组每项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微创手术患者采用丙泊酚和七氟烷进行麻醉效果更好,且费用较低,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文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腹腔镜下不同术式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比较

    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腹腔镜下不同术式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盲选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开窗取胚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异位妊娠率、输卵管通畅率.结果 (1)观察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患者术后宫内妊娠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输卵管切除术而言,开窗取胚术对于患者的卵巢功能影响较小,并且术后患者的再次妊娠率高于输卵管切除术,但是同时异位妊娠率也低于输卵管切除术.

    作者:胡珊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532激光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采用532激光联合中药治疗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6年5月进入我院治疗的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共60例,采用532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共60例,采用激光联合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眼底出血、渗出、水肿病例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532激光联合中药治疗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明显.

    作者:薛红权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在局限性前列腺癌中的应用

    目的 讨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LRP)在局限性前列腺癌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RRP),观察组采用LRP;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生化复发率和完全控尿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生化复发率与完全控尿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与RRP治疗效果相近,术后并发症情况无显著差异.

    作者:庄乾锋;陈一鸣;王坤;徐仁芳;陆皓;何小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延续性护理对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依从性及定期复诊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依从性及定期复诊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肠息肉择期行结肠镜切除术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依从性及定期复诊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且定期复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对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依从性及定期复诊情况有着显著影响,提升患者依从性及定期复诊率.

    作者:宗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剖宫产后瘢痕处妊娠经阴道超声图像分析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处妊娠经阴道超声图像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经阴道超声检测.结果 团块型48例,孕囊型8例,空泡型20例;36例患者有血流信号,8例则无血流信号,32例孕囊着床位置伴有丰富血流信号,其中28例(87.5%)通过频谱分析属高速低阻;0级8例,1级34例,2级28例,3级6例.CSP0级者:肌注甲氨蝶呤,CSP1级者:肌注甲氨蝶呤+清宫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清宫术,CSP2级者:肌注甲氨蝶呤+子宫修补术,CSP3级者:肌注甲氨蝶呤+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修补术.结论 剖宫产后瘢痕处妊娠的超声诊断中掌握图像特点,按照CSP分级标准进行临床治疗,可提高治疗安全性.

    作者:岳志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浅析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口腔正畸治疗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的5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前牙覆盖距离、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牙合深度、牙周出血指数等指标进行分析,1年后对所有患者牙周病情况进行复查.结果 经过治疗,患者的前牙覆盖距离、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牙合深度均优于治疗前,此次的正畸治疗成功率为100%,1年后的复查结果表明,患者没有恶化情况出现,治疗前与复查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使用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旭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风险管理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89例老年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85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点渗血、留置针脱落、液体渗漏、静脉炎及留置针堵塞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穿刺点渗血、留置针脱落、液体渗漏、静脉炎及留置针堵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常见风险的发生.

    作者:张萍;徐莉;李雁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探讨注射用血栓通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接受血栓通注射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给临床用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予以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中,23例治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17例治愈,15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临床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血栓通注射治疗的效果突出,有效率高,预后效果好.

    作者:周春源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14年3月—2016年12月所诊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施治方法时机不同,将其分为介入组与择期组.介入组实施急诊介入治疗,择期组进行择期治疗.结果 介入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高于择期组,且复发率低于择期组;介入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择期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急诊介入诊疗方式,可使患者心肌缺血情况获得有效改善;择期介入诊疗虽然缓解患者心肌缺血的情况比急诊略差.但是却有很好的防止左心室重构的效果.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介入治疗的时机.

    作者:李涛;高鲲鹏;丁星;韩江川;陈俊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人工气道吸痰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人工气道吸痰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ICU机械通气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并ARDS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人工气道吸痰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各指标均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人工气道吸痰护理,能够显著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血气指标.

    作者:陈国翠;李瑞云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法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采用西药恩替卡韦联合中医扶正化瘀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恩替卡韦联合甘草酸类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西药恩替卡韦联合中医扶正化瘀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的85.4%,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仅有2例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出现,少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乙肝病毒检测结果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恩替卡韦联合中医扶正化瘀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提升用药效果.

    作者:廉佳林;缪绘蓝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地西他滨治疗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

    目的 深入探讨地西他滨作用于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地西他滨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治疗效果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2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5.00%(11/20),未见肝功能损伤患者.结论 将地西他滨作用于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血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作者:刘艳;王振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对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住院的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变化和全胸片检查肺部阴影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WBC、CRP指标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指标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患者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常规治疗中辅助使用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式,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范建卫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方法 选取2016年6月1日—2017年5月31日收治的30例脑梗死患者(疾病组)和30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以及疾病组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 疾病组3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血液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等3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脑梗死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作者:陆相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音乐疗法对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的影响

    目的 观察音乐疗法在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中增效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孤独症儿童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地板时光疗法;研究组接受地板时光疗法和音乐疗法.两组患儿均于治疗前后进行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AB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BC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配合音乐疗法治疗儿童孤独症,疗效优于单纯采用康复训练.

    作者:聂曼蒂;李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评价

    目的 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均出现了并发症的情况,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乳腺癌术后化疗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恶心呕吐、静脉炎、脱发、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等,其中恶心呕吐的发生几率高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主要置管静脉为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结论 加强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管理,合理用药,从而将其并发症的几率降低,促进疗效的提高和预后的改善.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枸橼酸钠西地那非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枸橼酸西地那非用于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入住本院新生儿病房的PPHN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予病因治疗、抗感染、维持内稳态、吸氧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鼻饲西地那非治疗,剂量1 mg/(kg·次),每6小时一次,每次用药前后30 min监测血压,疗程直到肺动脉压力降至正常.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3天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平均肺动脉压(PAMP)的变化来判断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西地那非用于治疗PPHN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作用分析

    目的 对比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44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式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可取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且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

    作者:王艳贤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