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的效果

赵世武

关键词:牙周炎, 牙周袋深度, 前牙扇形移位, 正畸治疗
摘要:目的 分析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应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牙周-正畸联合治疗,观察患者的牙周袋深度和牙龈出血指数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本组患者中有47例牙齿恢复正常,占94.0%.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牙周袋深度分别为(4.1±0.9)mm和(1.7±0.5)mm,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牙龈出血指数为(3.4±1.2),治疗后牙龈出血指数为(1.3±0.3),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正畸联合应用于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牙周炎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脆性糖尿病分析

    目的 研讨脆性糖尿病患者运用西格列汀与胰岛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32例脆性糖尿病随机归入两组,Ⅰ组单纯接受胰岛素治疗,Ⅱ组同时配合西格列汀口服,对比评估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接受FPG、2hPBG及日内血糖变异检测,组间结果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上述各项指标值改善情况均优于Ⅰ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观察期间均无严重药物相关性副反应发生.结论 对脆性糖尿病患者合用西格列汀及胰岛素治疗有确切、安全的效果.

    作者:黄小燕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风险管理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89例老年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85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点渗血、留置针脱落、液体渗漏、静脉炎及留置针堵塞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穿刺点渗血、留置针脱落、液体渗漏、静脉炎及留置针堵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常见风险的发生.

    作者:张萍;徐莉;李雁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清肺化痰汤治疗小儿热性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探讨清肺化痰汤治疗小儿热性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热性哮喘患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清肺化痰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哮鸣音、气喘、胸闷、咳嗽等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哮鸣音、气喘、胸闷、咳嗽等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给予小儿热性哮喘患儿清肺化痰汤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儿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王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加强教学基地建设持续提升临床教学质量

    临床实习是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医学生的培养质量,教学医院的建设质量与学生实习水平直接相关,因此加强临床基地建设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针对目前教学医院的现状,结合第一临床学院多年在教学医院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对教学质量监控、师资队伍建设、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阐述.

    作者:李曼霞;朱丹;罗天友;陈鸿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高龄脑梗死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管理对策探究

    目的 探究高龄脑梗死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管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高龄脑梗死患者6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意外跌倒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意外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龄脑梗死患者的意外跌倒风险予以全面的评估,并增强配套安全设施,着重进行安全管理,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意外跌倒事件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崔天亮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作用分析

    目的 对比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44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式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可取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且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

    作者:王艳贤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在诊断肺癌中应用血清肿瘤标志物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26例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26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参照组,所有患者均实施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与均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检查之后SCC、NSE、CEA、CYFRA21-1指标情况.结果 实验组受检人员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SCC(7.54±1.25)μg/L、NSE(10.21±1.05)μg/L、CEA(9.34±2.51)μg/L、CYFRA21-1(14.52±2.27)μg/L,与参照组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经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之后SCC(9.87±0.85)μg/L、NSE(21.54±5.51)μg/L、CEA(9.68±0.65)μg/L、CYFRA21-1(12.57±1.65)μg/L,各指标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血清中肿瘤标志物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诊断敏感性92.59%、特异性96.30%.结论 将血清肿瘤标志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应用在诊断肺癌中效果显著.

    作者:金淑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骨骼肌肉系统影像教学体会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在疾病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未来影像科医生的专业水平,但医学影像学教学时间比其他科目短,因此用有效的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影像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从事影像诊断临床与教学工作,总结了在骨骼肌肉系统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医学影像学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影像学人才.

    作者:张振光;彭闰梅;胡娟;李宗芳;何波;杨亚英;赵卫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浅析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口腔正畸治疗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的5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前牙覆盖距离、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牙合深度、牙周出血指数等指标进行分析,1年后对所有患者牙周病情况进行复查.结果 经过治疗,患者的前牙覆盖距离、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牙合深度均优于治疗前,此次的正畸治疗成功率为100%,1年后的复查结果表明,患者没有恶化情况出现,治疗前与复查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使用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旭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及早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及早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诊治的大面积脑梗死及早期脑出血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组,研究组(n=34)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n=34)则单纯常规西医疗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1)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76.4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ADL评分为(6.46±1.29)分,低于对照组的(11.59±2.43)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及早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徐薇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软组织缺损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软组织缺损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后护理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采用VSD质量的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对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高于观察组0%,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72%,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VSD手术治疗软组织缺损的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中华;于彦芝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76例患者均康复出院,观察组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措施可降低脑卒中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作者:徐美红;姜丽娟;吴晓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CT定位下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CT定位下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诊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从随机抽样原则,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n=45)在CT定位下采取微创穿刺技术进行血肿清除治疗,对照组(n=45)则予以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45±1.28)d,短于对照组的(14.29±2.67)d,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定位下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郑玉坤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代谢综合征对寻常性银屑病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对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的影响.方法 按照是否伴发代谢综合征,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分为A组(伴发代谢综合征,n=42)和B组(未伴发代谢综合征,n=38).两组患者均实施对症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白介素-7(IL-7)变化.结果 B组有效率为84.2%(32/38),A组为52.4%(22/42),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PASI评分、IL-7均优于A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可经由持续维持系统性炎症,给寻常型银屑病效果造成影响.

    作者:赵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地西他滨治疗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

    目的 深入探讨地西他滨作用于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地西他滨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治疗效果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2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5.00%(11/20),未见肝功能损伤患者.结论 将地西他滨作用于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血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作者:刘艳;王振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大剂量多巴胺及硝普钠抢救急性心肌梗死休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析对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患者予以大剂量硝普钠和多巴胺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抢救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被选患者均予以大剂量硝普钠和多巴胺抢救治疗,并回顾性评价分析其抢救结果 .结果20例患者中,抢救有效并不间断接受后期治疗患者13例,占65.00%;7例死亡,占35.00%.治疗前后抢救成功患者的SBP、pH值、RR、DBP、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和HR等指标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患者实施大吉岭硝普钠和多巴胺治疗,既能使抢救后临床指标情况得到改善,同时还能使抢救成功率提升.

    作者:张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谈在基层医院检验科实习带教的几点体会

    基层医院实习的医学检验学生大多是大、中专学生,与本科生相比,他们理论知识相对不够扎实,但勤快、肯学、手动能力强是他们的共性.针对大、中专这类的医学检验学生,带教教师应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巩固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本文介绍基层带教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以求与广大的医学检验教学工作者相互交流,希望在今后的带教工作中共同提升.

    作者:任淑珍;高巧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右美托咪定与乌拉地尔联合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乌拉地尔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乌拉地尔治疗,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啶联合乌拉地尔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在T0时间段的MAP、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1、T2、T3时间段的MAP、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P、心率的6 h达标率为80.00%、88.00%,对照组分别为56.00%、60.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P、心率达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联合乌拉地尔可有效控制主动脉夹层患者血压、心率,缩短心率、血压达标时间.

    作者:史鸣鸣;石源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个体化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个体化舒适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方法 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6例)进行个体舒适化护理,对照组(46例)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SA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舒适化护理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有着良好的效果,可有效缓解病患身心压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琴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

    血流动力学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的力学,主要研究血流量、血流阻力、血压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患者,术后患者易发生低心排综合征及肺动脉高压危象等并发症,术后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尤为重要.在心血管外科监护病房教学过程中,针对该类重症患者,要让学生逐渐树立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治疗理念,这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作者:宋晓春;章淬;陈永铭;穆心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