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注射用血栓通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周春源

关键词:血栓通,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接受血栓通注射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给临床用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予以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中,23例治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17例治愈,15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临床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血栓通注射治疗的效果突出,有效率高,预后效果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科猝死事件中护士共情护理能力对暴力风险防范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诊科猝死事件中护士共情护理能力对暴力风险防范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护理组实行共情护理能力培训,培训周期2个月.对比培训前后护士共情反应水平、急诊科护理服务满意调查结果 以及以猝死事件为研究案例的培训前后的暴力事件的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果培训后,护士共情反应水平及急诊科护理服务满意率均高于培训前;回顾性分析发现,培训前急诊科接诊猝死意外暴力事件发生率高于培训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护士共情护理能力培训能明显提高护士共情反应水平,增强护患沟通能力,降低暴力事件发生率,确保急诊科护士人身安全和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蓓蓓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进展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消耗性疾病,患者的病情往往比较危重,预后情况不理想,临床病死率高,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所以选择科学和合理的方法来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就显得非常重要.应用完全肠外营养能让患者的基本营养需求得以满足,让食物对胰腺的刺激有效减少,对于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时间静脉营养和禁食,会让感染的发生率增加,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对疾病康复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临床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适时的肠内营养能让胰腺炎继发感染和细菌移位的发生几率降低,为患者的病情康复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潘培茜;张锦晖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对于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经皮椎后凸成形术,对照组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视觉疼痛评分、日常生活障碍评分、椎体高度和cobb's角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Oswestry评分、椎体高度和cobb's角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成形术对于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又要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

    作者:方志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护理

    目的 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方法 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科2015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84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2)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2)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均低于对照组(28.5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管理、技术操作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干预方法相比,针对性护理更具应用优势,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作者:刘静;王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基于PPTS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构建

    当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规模实施之际,培训体系的完善和改进是培训效果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的住院医师培训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培训体系复杂、培训方式相对落后等问题,导致培训质量受到住院医师个人能力、地区和培训单位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个体化职业培训体系(personalized professional training system,PPTS)广泛应用于企业培训,人力资源管理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实践性临床教育,同样可以借鉴PPTS,建立完善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该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改善培训质量,提高培训学员综合素质,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的 .

    作者:雷少青;张琼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神经内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基本素质的几点思考

    神经内科和内科学、外科学相同,是医学的一门二级学科,都对实践性有较高的要求.但神经内科比内科学和外科学要更为抽象,培养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神经内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导师是指引研究生成长的好教材之一,导师的基本素质决定了专业型研究生成长的基本方向.本文就神经内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所需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进行论述.

    作者:殷建瑞;杨新光;解龙昌;龙友明;高聪;蒲蜀湘;张文胜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高龄脑梗死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管理对策探究

    目的 探究高龄脑梗死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管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高龄脑梗死患者6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意外跌倒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意外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龄脑梗死患者的意外跌倒风险予以全面的评估,并增强配套安全设施,着重进行安全管理,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意外跌倒事件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崔天亮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代谢综合征对寻常性银屑病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对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的影响.方法 按照是否伴发代谢综合征,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分为A组(伴发代谢综合征,n=42)和B组(未伴发代谢综合征,n=38).两组患者均实施对症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白介素-7(IL-7)变化.结果 B组有效率为84.2%(32/38),A组为52.4%(22/42),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PASI评分、IL-7均优于A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可经由持续维持系统性炎症,给寻常型银屑病效果造成影响.

    作者:赵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经鼻气管插管的两种气道湿化护理方法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经鼻气管插管的两种气道湿化护理方法 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采取经鼻气管插管的患者46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采取经鼻气管插管的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气道湿化方法,实验组患者采取雾化方式给予气道湿化,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刺激性咳嗽以及气道阻塞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达到湿化目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鼻气管插管患者采取雾化方式给予气道湿化护理,可以有效的达到湿化目标,同时可以使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几率明显降低.

    作者:孟芹;华艳;何爱萍;周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探讨氯米芬和来曲唑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微刺激促排卵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氯米芬和来曲唑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微刺激促排卵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接收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34例)于月经第3日给予氯米芬促排卵,试验组(34例)于月经第3日给予来曲唑促排卵,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周期妊娠率为32.35%(11/34)与参照组29.41%(10/34)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患者的排卵率为87.72%,高于参照组的64.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为(9.3±0.25)mm,参照组为(8.1±0.16)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选用氯米芬、来曲唑促排卵,来曲唑的应用效果更好,对患者子宫内膜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周期妊娠率较高.

    作者:郑雪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实施阴道分娩的结局观察

    目的 比较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与初产妇阴道分娩的结局的差异,探讨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实施阴道试产孕产妇45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阴道分娩的初产妇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相关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88.89%,无子宫破裂,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163.67±33.34)ml、新生儿窒息2.50%、新生儿Apgar评分(9.23±0.32)、产妇产褥病5.00%、产后出血2.50%、住院时间(5.89±1.08)天;对照组分别为(159.27±40.22)ml、2.22%、(9.30±0.29)、2.22%、0.00%、(6.04±0.98)天,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掌握好产妇阴道试产指征的前提下,做好各应对措施的准备工作,实施阴道试产是可行及安全的.

    作者:徐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肺复苏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急诊护理组则施行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康复效果;记忆减退、反应迟钝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动脉压、心率水平.结果 急诊护理组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护理组记忆减退、反应迟钝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动脉压、心率水平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急诊护理组动脉压、心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粟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76例患者均康复出院,观察组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措施可降低脑卒中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作者:徐美红;姜丽娟;吴晓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对比研究腹腔镜及开腹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及开腹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18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应激反应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对照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皮质醇、血糖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1天相比,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3种指标水平显著下降,但对照组相应指标水平仍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较小,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

    作者:王东;庄林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MSCT对结肠癌术前诊断以及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MSCT检查对结肠癌术前诊断及术后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MSCT图像及病理切片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观察患者结肠癌的TNM分期,评价MSCT检查对结肠癌术前诊断及术后复发的诊断效能.结果 MSCT检查对结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N分期、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90.0%、89.5%、90.9%)与病理检查相比诊断一致性高(P<0.05).术后复发42例,复发率为38.2%.MSCT检查对结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T分期、N分期、M分期诊断准确率(88.9%、92.9%、100%)与病理检查相比诊断一致性高(P<0.05).结论 MSCT检查对结肠癌术前诊断及术后复发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小鹏;景元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长学制医学生焦虑抑郁因素分析及其干预措施

    目的 分析7~8年长学制医学生医院实习期间焦虑抑郁心理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其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及自评量表(SDS)对上海市90名7~8年长学制医学生及82名5年制医学生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随机抽查,分析其焦虑抑郁的原因,采取早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比较其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心理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长学制医学生SAS、SDS评分分别为(58.90±5.21)分和(68.93±5.01)分,干预后分别为(28.19±2.17)分和(19.37±1.29)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长学制焦虑忧郁心理评分高于5年制实习生,因学时长达7~8年,可能与就业、婚姻、工作繁重,医患矛盾,经济待遇低,同事相处产生的个人冲突等有关,使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可影响其身心健康,通过心理教育干预,有助于改善长学制医学实习生的身心健康及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朱金水;黄艳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输尿管镜急诊治疗输尿管结石梗阻性肾衰的效果

    目的 对输尿管镜急诊治疗输尿管结石梗阻性肾衰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名输尿管结石梗阻性肾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输尿管镜急诊治疗,治疗一定周期后,分析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60名输尿管结石梗阻性肾衰患者在进行输尿管镜急诊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所有患者的尿量有增加,且患者的血中尿素氮、肌酐均明显下降.结论 输尿管镜急诊治疗方法对于输尿管结石梗阻性肾衰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具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马峥;陈建春;沈罡;周永强;王臻帆;徐辰;蒋民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早孕期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超声影像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早孕期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超声影像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8例12~14周的胎儿进行早孕期系统超声诊断,并进行相应的诊断分析.同时,对于孕妇的妊娠结局,做好相应的追踪工作.结果 通过仪器诊断发现,在1008例12~14周的胎儿中,42例胎儿为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而随着中期和晚期胎儿中枢神经系统超声影像的诊断,我院早孕期系统超声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95.83%.结论 通过对早孕期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进行超声影像诊断分析工作之后,有利于诊断出早孕期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必须将所得出的结论和中孕期超声影像以及晚孕期超声影像所得出的结论相结合,才能够促进胎儿资料的完整.

    作者:王永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预警护理对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辅助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预警护理对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辅助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医的100例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警护理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咳喘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0%,高于对照组的6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预警护理应用于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治疗过程中,取得了优秀的临床效果.

    作者:仇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浅析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口腔正畸治疗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的5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前牙覆盖距离、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牙合深度、牙周出血指数等指标进行分析,1年后对所有患者牙周病情况进行复查.结果 经过治疗,患者的前牙覆盖距离、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牙合深度均优于治疗前,此次的正畸治疗成功率为100%,1年后的复查结果表明,患者没有恶化情况出现,治疗前与复查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使用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旭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