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尿管镜急诊治疗输尿管结石梗阻性肾衰的效果

马峥;陈建春;沈罡;周永强;王臻帆;徐辰;蒋民军

关键词:输尿管镜, 急诊治疗, 效果
摘要:目的 对输尿管镜急诊治疗输尿管结石梗阻性肾衰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名输尿管结石梗阻性肾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输尿管镜急诊治疗,治疗一定周期后,分析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60名输尿管结石梗阻性肾衰患者在进行输尿管镜急诊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所有患者的尿量有增加,且患者的血中尿素氮、肌酐均明显下降.结论 输尿管镜急诊治疗方法对于输尿管结石梗阻性肾衰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具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尿路造口围手术期健康宣教研究进展

    了解国内外的尿路造口围手术期健康宣教的进展,明确护士的责任是了解患者所面临的环境变化,帮助其提高适应能力.通过制作健康教育处方及卡片、运用多媒体、实物演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进行健康教育,可将健康信念模式应用于健康教育,通过知信行了解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效果评价.

    作者:杨燕;舒芳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浅析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口腔正畸治疗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的5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前牙覆盖距离、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牙合深度、牙周出血指数等指标进行分析,1年后对所有患者牙周病情况进行复查.结果 经过治疗,患者的前牙覆盖距离、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牙合深度均优于治疗前,此次的正畸治疗成功率为100%,1年后的复查结果表明,患者没有恶化情况出现,治疗前与复查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使用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旭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MSCT对结肠癌术前诊断以及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MSCT检查对结肠癌术前诊断及术后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MSCT图像及病理切片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观察患者结肠癌的TNM分期,评价MSCT检查对结肠癌术前诊断及术后复发的诊断效能.结果 MSCT检查对结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N分期、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90.0%、89.5%、90.9%)与病理检查相比诊断一致性高(P<0.05).术后复发42例,复发率为38.2%.MSCT检查对结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T分期、N分期、M分期诊断准确率(88.9%、92.9%、100%)与病理检查相比诊断一致性高(P<0.05).结论 MSCT检查对结肠癌术前诊断及术后复发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小鹏;景元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预警护理对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辅助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预警护理对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辅助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医的100例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警护理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咳喘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0%,高于对照组的6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预警护理应用于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治疗过程中,取得了优秀的临床效果.

    作者:仇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 探究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的护理方法 以及观察方案,讨论其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均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ICU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完成后的心理状态,采用SAS以及SDS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症状.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避免ICU重症清醒患者出现心理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患者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身体状态以及护患关系,是临床上有效的护理方案.

    作者:靳士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针对性护理对肛瘘术后肛门疼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肛瘘术后肛门疼痛患者护理期间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我院所收治的肛瘘术后肛门疼痛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23例患者.参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实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实行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肛瘘术后肛门疼痛患者护理期间采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临床价值较高,可显著性缓解患者肛门疼痛,可显著性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对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吴俊萍;王月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分析普外日间手术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4月门诊收治并行日间手术的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2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20例)采用舒适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的相关资料.结果 在护理后的满意度、术后VAS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等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外科日间手术患者在临床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能够保证患者身心健康,使得患者在术中处于舒适状态.

    作者:黄叶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索补阳还五汤加减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6日—2016年6月6日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抽签化分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利伐沙班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D-二聚体(0.35±0.04)mg/L、APTT(36.45±2.75)s、FIB(4.12±1.58)g/L、PT(13.45±2.42)s、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00%)、治疗1周后的肢体周径(0.85±0.32)cm、治疗2周后的肢体周径(0.35±0.05)cm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补阳还五汤治疗,能够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谢子康;杨晓峰;彭立波;赵洪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探讨采用CRRT治疗MODS的临床使用价值

    目的 分析采用CRRT治疗MOD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MODS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CRRT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病情好转患者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UA、BUN、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CRRT治疗MODS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作者:许可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对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预后的作用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对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全胃切除组(n=26)和近端胃切除组(n=32),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生存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全胃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切除组2年生存率低于全胃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胃切除术能降低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生情况,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黄浒平;耿辉;须新涛;庄林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磁共振MRA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磁共振MRA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与ICU收治的41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联合DWI与MRA影像学诊断,并与常规MRI临床检查进行结果 比较.结果研究分析发现:(1)对超早期及早期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联合DWI与MRA影像学诊断,能够显示出常规T1WI无法探查的病灶,并且诊断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MRA能够迅速探查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并详细显示病变的位置与程度.结论 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联合应用DWI与MRA影像学诊断,有助于了解患者脑血管与脑实质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松江;李向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高频彩超、钼靶及二者联合应用在早期乳癌筛查中的价值评估

    目的 评估高频彩超、钼靶及二者联合应用在早期乳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筛查后有乳腺疾病的年龄≤40岁生育期女性62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高频彩超的敏感度、误诊率分别为80.6%、19.4%,钼靶的敏感度、误诊率分别为71.0%、29.0%,二者联合应用的敏感度、误诊率分别为90.3%、9.7%.二者联合应用的敏感度均高于高频彩超、钼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误诊率均低于高频彩超、钼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频彩超的敏感度高于钼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误诊率低于钼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在生育期女性中,高频超声更具优势,其联合钼靶更能促进乳腺癌早期诊断敏感度的提升和误诊率的降低,筛查价值更高.

    作者:任东;宋庆珍;高国伟;史鲁云;雷二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代谢综合征对寻常性银屑病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对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的影响.方法 按照是否伴发代谢综合征,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分为A组(伴发代谢综合征,n=42)和B组(未伴发代谢综合征,n=38).两组患者均实施对症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白介素-7(IL-7)变化.结果 B组有效率为84.2%(32/38),A组为52.4%(22/42),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PASI评分、IL-7均优于A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可经由持续维持系统性炎症,给寻常型银屑病效果造成影响.

    作者:赵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关节镜下使用带袢锁扣钢板重建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关节镜下使用带袢锁扣钢板重建交叉韧带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在2016年8—12月收治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56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带袢锁扣钢板重建交叉韧带,对照组采用常规式的交叉韧带重建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检测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通过临床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4.43%>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7.22±5.47)分,高于对照组的(70.24±6.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随着我国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镜下使用带袢锁扣钢板重建交叉韧带的膝关节临床治疗已经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且取得了较为不错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杨春旭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谈在基层医院检验科实习带教的几点体会

    基层医院实习的医学检验学生大多是大、中专学生,与本科生相比,他们理论知识相对不够扎实,但勤快、肯学、手动能力强是他们的共性.针对大、中专这类的医学检验学生,带教教师应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巩固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本文介绍基层带教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以求与广大的医学检验教学工作者相互交流,希望在今后的带教工作中共同提升.

    作者:任淑珍;高巧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右美托咪定与乌拉地尔联合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乌拉地尔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乌拉地尔治疗,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啶联合乌拉地尔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在T0时间段的MAP、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1、T2、T3时间段的MAP、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P、心率的6 h达标率为80.00%、88.00%,对照组分别为56.00%、60.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P、心率达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联合乌拉地尔可有效控制主动脉夹层患者血压、心率,缩短心率、血压达标时间.

    作者:史鸣鸣;石源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助产士产前教育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 分析初产妇接受助产士产前教育对其产程和分娩方式所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接收的初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产妇实施一般产前宣教,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安排助产士开展产前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以及分娩方式.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接受助产士产前教育,能够提高自然分娩.

    作者:张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的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提高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琰美;刘芝照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对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住院的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变化和全胸片检查肺部阴影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WBC、CRP指标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指标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患者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常规治疗中辅助使用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式,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范建卫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5-氟尿嘧啶与吉西他滨联合同期放疗治疗局部进展胰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5-氟尿嘧啶与吉西他滨联合同期放疗治疗局部进展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局部进展胰腺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吉西他滨治疗,两组均给予同期放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指数及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进展胰腺癌患者给予5-氟尿嘧啶、吉西他滨联合同期放疗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玄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