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少青;张琼霞
目的 研究肌间沟联合腋路在手部断指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5月手部断指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肌间沟组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肌间沟+腋路组实施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疼痛评分、麻醉优良率以及麻醉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肌间沟+腋路组患者手术过程疼痛评分为(1.14±0.15)分,低于肌间沟组的(2.43±1.11)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间沟+腋路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高于肌间沟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间沟组中,麻醉效果优19例,良16例,差10例,优良率为77.78%;肌间沟+腋路组中,麻醉效果优38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7.78%.两组患者麻醉过程均不良反应无出现,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间沟联合腋路在手部断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优于单一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作为手部断指手术的理想麻醉方式.
作者:沈永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析对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患者予以大剂量硝普钠和多巴胺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抢救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被选患者均予以大剂量硝普钠和多巴胺抢救治疗,并回顾性评价分析其抢救结果 .结果20例患者中,抢救有效并不间断接受后期治疗患者13例,占65.00%;7例死亡,占35.00%.治疗前后抢救成功患者的SBP、pH值、RR、DBP、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和HR等指标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患者实施大吉岭硝普钠和多巴胺治疗,既能使抢救后临床指标情况得到改善,同时还能使抢救成功率提升.
作者:张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乌拉地尔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乌拉地尔治疗,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啶联合乌拉地尔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在T0时间段的MAP、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1、T2、T3时间段的MAP、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P、心率的6 h达标率为80.00%、88.00%,对照组分别为56.00%、60.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P、心率达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联合乌拉地尔可有效控制主动脉夹层患者血压、心率,缩短心率、血压达标时间.
作者:史鸣鸣;石源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对于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经皮椎后凸成形术,对照组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视觉疼痛评分、日常生活障碍评分、椎体高度和cobb's角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Oswestry评分、椎体高度和cobb's角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成形术对于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又要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
作者:方志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应用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修复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420例伴有皮肤破损的断指再植患者作为此次实验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指侧方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有无发生皮瓣坏死、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良好率为98.10%;对照组为97.62%,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55,P=0.815);观察组中,4例(1.90%)发生并发症,对照组中,5例(2.38%)发生并发症,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55,P=0.815).结论 使用指侧方皮瓣修复术和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患者都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在临床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朱延林;王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接受血栓通注射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给临床用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予以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中,23例治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17例治愈,15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临床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血栓通注射治疗的效果突出,有效率高,预后效果好.
作者:周春源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及开腹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18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应激反应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对照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皮质醇、血糖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1天相比,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3种指标水平显著下降,但对照组相应指标水平仍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较小,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
作者:王东;庄林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析心理护理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10月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2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过敏反应发生情况,焦虑评分、心率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共有3例患者发生轻度的过敏反应,经对症处理恢复正常.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20%,高于对照组的79.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35.5±4.6)分、心率(88.5±3.4)次/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提高其扫描期间的舒适度,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蒋新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诊断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与研究组(47例).对照组采取低频超声诊断,研究组在低频超声基础上,联合高频超声诊断,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与超声声像的相关情况.结果 研究组准确检出率为91.49%(43/47),高于对照组76.60%(3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超声声像阳性反应相比对照组更接近实际病理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影像应用在急性阑尾炎检测,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高频联合低频的超声运用方法,可提升声像的完整性,保证诊断全面加强检出率.
作者:张洪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当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规模实施之际,培训体系的完善和改进是培训效果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的住院医师培训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培训体系复杂、培训方式相对落后等问题,导致培训质量受到住院医师个人能力、地区和培训单位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个体化职业培训体系(personalized professional training system,PPTS)广泛应用于企业培训,人力资源管理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实践性临床教育,同样可以借鉴PPTS,建立完善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该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改善培训质量,提高培训学员综合素质,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的 .
作者:雷少青;张琼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对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的影响.方法 按照是否伴发代谢综合征,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分为A组(伴发代谢综合征,n=42)和B组(未伴发代谢综合征,n=38).两组患者均实施对症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白介素-7(IL-7)变化.结果 B组有效率为84.2%(32/38),A组为52.4%(22/42),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PASI评分、IL-7均优于A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可经由持续维持系统性炎症,给寻常型银屑病效果造成影响.
作者:赵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的护理方法 以及观察方案,讨论其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均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ICU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完成后的心理状态,采用SAS以及SDS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症状.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避免ICU重症清醒患者出现心理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患者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身体状态以及护患关系,是临床上有效的护理方案.
作者:靳士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食管癌常规三种手术路径优缺点,合理选择手术路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35例接受不同手术路径治疗(左胸45例、右胸50例、微创腔镜路径4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左胸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83.8±38.5)min短于右胸组的(269.5±62.9)min及微创腔镜组的(272.3±52.6)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胸组清扫淋巴结(23.7±5.1)枚多于左胸组的(15.9±4.7)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腔镜组术中出血量(88.1±41.2)ml、术后3天总胸腔引流量(562.1±69.7)ml、住院时间(11.9±3.7)天低于左胸组(233.3±95.1)ml、(712.5±69.8)ml、(13.7±6.1)天,右胸组的(245.7±78.5)ml、(832.9±132.6)ml、(16.5±6.2)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胸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高于左胸组的22.2%及微创腔镜组的1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手术路径治疗食管癌切除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不同,应根据手术前综合性评估,选择利于肿瘤及淋巴结完整切除,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的手术路径.
作者:颜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采用532激光联合中药治疗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6年5月进入我院治疗的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共60例,采用532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共60例,采用激光联合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眼底出血、渗出、水肿病例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532激光联合中药治疗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明显.
作者:薛红权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原因.方法 选择本科收治的创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对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及总结,根据结果 筛选出患者死亡原因,并对其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70例创伤患者中,总死亡人数27例,死亡率38.6%(27/70).通过对以上死亡患者的年龄、创伤原因进行分析,发现27例创伤死亡患者中,交通事故死亡率44.4%(12/27)高于其它原因死亡率.其死亡主要原因多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颅脑损伤及多发伤而死亡.结论 在急诊外科创伤性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必须总结导致创伤患者出现死亡的原因,针对性提高院前、院中急救水平,以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李庆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病理教学存在着一定的教学难点,如知识点众多、抽象、分布散;既有大体标本又有微观形态的认知与掌握;既包含传统的形态学认知,又纳入分子生物学等新的诊断及判定方法等.针对病理学的教学特点,本文拟对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系统整合及翻转课堂的联合教学模式,总结了二者联合教学的优势所在,即有机的融合了基础与临床医学,又将丰富的教学资源,扩展学习内容等课下资源与课堂翻转教学相结合,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从被动接受式学习真正转变为自主探索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又对二者结合后的教学要求进行了总结归纳,以期在未来的教学中对一线教学工作者及教学管理者提供参考.
作者:苗原;侯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无创通气在ICU治疗COPD合并重度CO2潴留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ICU自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65例COPD合并重度CO2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无创通气操作,分析其具体效果.结果 治疗前,患者的呼吸频率(29.03±2.92)次/min、 心率(118.39±15.29)次/min及PaCO2(97.38±11.29)mmHg明显较正常水平高,pH值(7.21±0.02)、PaO2(69.93±7.28)mmHg较正常明显低;2 d后恢复正常,且与治疗前对比,各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水平虽没有降至正常范围,但较治疗前对比,降低幅度较大,患者的症状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要有效的将COPD合并重度CO2潴留者PaCO2水平明显降低,改善其临床症状,可优先考虑采用无创通气.
作者:陈宏;翟金健;曹克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对比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44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式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可取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且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
作者:王艳贤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个体化舒适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方法 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6例)进行个体舒适化护理,对照组(46例)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SA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舒适化护理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有着良好的效果,可有效缓解病患身心压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琴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清肺化痰汤治疗小儿热性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热性哮喘患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清肺化痰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哮鸣音、气喘、胸闷、咳嗽等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哮鸣音、气喘、胸闷、咳嗽等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给予小儿热性哮喘患儿清肺化痰汤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儿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王巍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