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5例产妇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会阴裂伤临床分析

杨志娟

关键词:产妇足月妊娠, 阴道分娩, 会阴裂伤
摘要:目的 分析产妇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会阴裂伤情况.方法 将2016年1—3月165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会阴的裂伤情况和程度,将其分为I度和II度裂伤,其中I度裂伤134例,II度裂伤31例(其中包括2例实施会阴侧裂的产妇).对两组的会阴裂伤的产程时间、术中出血、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会阴弹性等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I度裂伤的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会阴弹性均比较好;II度裂伤的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会阴均比较厚且弹性均比较差;产时出血量平均在(200±40)ml,新生儿体质量平均(3032.34±21.13)g.第二产程时间(48.34±2.13)min.可见,II度裂伤的产妇会阴弹性、第二产程时间和I度裂伤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体质量、产时出血和分娩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会阴裂伤情况和产妇会阴弹性密切相关,可影响第二产程时间,因此对于会阴弹性较差的产妇需加强产程监测和防护,以有效降低会阴裂伤发生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新入职护士在病区规范化培训中的多元化策略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多元化策略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新进的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培训;同时将2015年6月—2016年5月新进的护士选为观察组,采用多元化策略培训.对照组与观察组护士均为40例.对比分析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理论、操作)以及自我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为(85.64±5.16)分、操作考核成绩为(72.56±6.21)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的各项自我评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采用多元化策略进行培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护士快速适应环境,效果显著.

    作者:秦岭;马晓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H5技术应用于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可行性研究

    在当下医学院校教育改革过程中,各大医学院校已越来越重视对于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然而在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课程模式单一、可利用资源不足、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不高等若干问题,这就需要改进培养方式方法,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精神.结合在校医学生的行为特点,培养其人文精神可以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平台,作为在互联网广告推广领域有较多应用的HTLM5在传播速度、功能发挥和技术使用方面体现出自身优势,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佳佳;黄海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精细化护理对于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护理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动脉血气指标pH值、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和心率(HR)水平,并调查患儿家属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动脉血气指标pH值、PaO2、PaCO2、RR和H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使用到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护理中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董岩;孟晓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开放加微创联合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的疗效

    目的 探讨开放加微创联合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开放式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开放加微创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美容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局部形成血肿及肿块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哺乳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加微创联合手术能有效的提高乳腺多发性肿块的手术效果,适应性更广,且并发症少.

    作者:黄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 分析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4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均采用心脉隆注射液进行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情况、B型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相对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B型脑钠肽降低,左室内径减小,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可行性强.

    作者:周文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联律间期的变异度与心脏超声改变的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PVC)联律间期的变异度(coupling interval variability,CIV),探讨其与患者心脏超声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5年6月在与我院合作的某三甲医院收治的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PVC患者共116例,测量患者连续三个PVC的联律间期(coupling interval,CI),并计算CIV.对CIV进行分型,CIV≤80 ms为固定型,>80 ms为非固定型.其中非固定型68例,固定型48例.记录患者入院时心脏彩超数据,比较两种类型的CIV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之间的关系.结果 非固定型CIV组(CIV>80 ms)患者LVEF小于固定型CIV组(CIV≤80 ms),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固定型CIV组LVDD大于固定型CIV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律间期不固定的右室流出道PVC其左室射血分数小于联律间期相对固定的,前者更影响左室收缩功能.联律间期不固定的右室流出道PVC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于联律间期相对固定的,前者更易引起左室结构性的改变.

    作者:蔡元康;吉萍;王葳;石晓蓉;耿宁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对女性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对女性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46例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的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在服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及降压药的同时给予健康教育,对护理前后的健康知识,服药依从率及血压改善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后,健康知识合格率为(93.5%)、服药依从率(95.7%)、收缩压(123±1.0)mmHg、舒张压(76.5±0.8)mmHg,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和治疗依从性,对患者的血压控制起积极作用.

    作者:蔡田;王艳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的146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73例,两组均使用了解痉挛、平喘等治疗措施,治疗组增加了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吸入粉剂治疗,两组治疗10周,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恢复情况,对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统计.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89%,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6.7%,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平均(3.19±0.36)L,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为67.32%,观察组分别为(4.02±0.25)L、83.62%;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明显,肺功能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的效果突出.

    作者:肖维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健康管理对初治肺结核病依从性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健康管理对初治肺结核病依从性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初治肺结核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分组,观察组30例,采取健康管理模式;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疾病知晓率.结果在开展健康管理后,两组患者的依从率和疾病知晓率均有一定的改善,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对初治肺结核病依从性教育的效果较好,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依从率和疾病知晓率,帮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

    作者:王卫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冠心病应用冠脉CTA和冠脉造影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在临床上采用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例进行两种诊断方法对比分析,根据患者入院诊治顺序,将40例患者均分2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分析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诊断相符度.结果 40例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CTA诊断结果显示,其与冠状动脉造影相符度较高.结论 冠状动脉CTA在冠心病患者群体的临床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相较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而言花费低廉.

    作者:李涛;高鲲鹏;丁星;韩江川;陈俊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应用

    目的 探讨降低新生儿无陪病房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对照法将200例新生儿分为2组,2015年7—10月的100例新生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为对照组,2016年7—10月的100例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的为干预组.结果 对照组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为36%,干预组为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9,P<0.05).结论 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能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张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当前现状和初步思考

    本研究收集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中的信息及反馈意见,提出改进对策,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培训提供依据和参考.通过培训,提高住院医师正规诊疗流程、内外科临床技能、医患沟通、常见病和危重疑难疾病的处理能力,在对住院医师的培训中,应着眼于轮转科室安排、教师带教质量、实践技能、出科考核等方面,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优良效果打下基础.

    作者:丁金勇;任东成;徐继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对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医院感染控制的方法提供有效的依据,以确保医院感染情况得到降低.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014年和2016年我院发生感染的情况,针对于出现感染的原因强化改进措施,对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前后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实施门诊护理管理,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下降、环境卫生合格率提升.结论 采取门诊护理管理工作,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黄阿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咽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咽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耳鼻咽喉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抽签顺序分为2组,各50例,研究组予以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对照组予以额镜检查,比较2组的诊断结果准确率.结果 研究组的鼻咽部确诊率、耳部确诊率和喉部确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咽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确诊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晓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超声定位行锁骨下喙突入路臂丛神经麻醉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行锁骨下喙突入路臂丛神经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行前臂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超声定位腋路臂丛神经麻醉,观察组行超声定位锁骨下喙突入路臂丛神经麻醉,对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前臂内侧皮神经疼痛消失时间(5.12±0.81)min,小于对照组的(6.13±0.97)min(P<0.05);观察组桡神经痛觉消失时间(5.59±1.23)min,短于对照组的(8.13±1.58)min(P<0.05);观察组患者前臂内侧皮神经区域的痛觉完全阻滞率100.00%,优于对照组的86.05%(P<0.05).结论 超声定位行锁骨下喙突入路臂丛神经麻醉临床效果优良.

    作者:孙明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高频振荡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 以2015年8月—2017年4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的不同.结果 两组患者原发病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胸片恢复正常时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两种方式对于治疗新生儿气胸均有着良好的疗效,但是高频振荡通气的临床疗效更好,安全稳定,无并发症.

    作者:魏洪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心内科患者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从而探讨分级护理方式对于防跌倒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5月—2017年3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心内科患者,从中随机抽取80名.试验组选取40名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方式,对照组中的40名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经过1个月后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跌倒率低于对照组,防跌倒的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心内科患者进行跌到风险分级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跌倒率.

    作者:贾红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将其抽签化分组,两组各有1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屈曲畸形角度(7.45±3.26)°、关节活动范围(66.58±8.45)°、疼痛评分(1.63±0.22)分、Harris评分(85.85±3.69)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钱文武;徐明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艾迪注射液和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肺癌并恶性胸水的效果

    目的 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顺铂对肺癌合并恶性胸水患者进行胸腔内灌注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肺癌晚期合并恶性胸水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顺铂行胸腔内灌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艾迪注射液行胸腔内灌注.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顺铂对肺癌合并恶性胸水患者行胸腔内灌注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时文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各项生化指标检测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7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hild-Pugh评分进行分级,对比分析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Child-Pugh B组中PA、ADA、TBA、HA、LN、PC-3浓度高于Child-Pugh B;CHE浓度明显低于Child-Pugh A;Child-Pugh C中PA、ADA、TBA、HA、LN、PC-3浓度明显高于Child-Pugh B;CHE浓度明显低于Child-Pugh B,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各项生化指标检验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有关系,水平的变化给肝硬化早期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提供重要价值.

    作者:王正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