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岚
目的 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儿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8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照组接受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0%,同时,实验组患儿大便性状改变、腹泻、腹胀等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接受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有助于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房庆庆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分析下肢骨折术后难愈性伤口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3例下肢骨折术后难愈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医用凡士林纱布以及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和对照组(41例,采用医用凡士林纱布治疗),对比两组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周、6周创口体积更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创口平均愈合时间(22.4±2.1)d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肢骨折术后难愈性创口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有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帮助软组织尽早修复.
作者:朱月华;朱余龙;丁德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经皮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导管室护理路径设计.方法 收集我科2010年3月—2015年12月份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共207例,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实验组为103例,对照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导管室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平均工作量,手术时间、并发症例数.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3.2%、医生满意度94.2%,高于对照组83.7%、74.0%,P<0.05;实验组护士平均工作量(1.8±0.4)h/台、少于对照组(2.6±1.1)h/台,手术时间(2.2±0.7)h,短于对照组(3.0±1.5)h,P<0.05;实验组并发症3.9%,低于对照组的8.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导管室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确切,可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和医生满意度,一定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赵晓静;付琦;谷永镇;周长琦;杨磊;宋存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在100例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从2016年5—12月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经腹部彩超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对比分析两组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 常规组符合率为68%,观察组符合率为94%,两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阴道超声对患者异位妊娠进行诊断,提高了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有利于患者及时采取治疗,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匡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产妇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会阴裂伤情况.方法 将2016年1—3月165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会阴的裂伤情况和程度,将其分为I度和II度裂伤,其中I度裂伤134例,II度裂伤31例(其中包括2例实施会阴侧裂的产妇).对两组的会阴裂伤的产程时间、术中出血、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会阴弹性等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I度裂伤的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会阴弹性均比较好;II度裂伤的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会阴均比较厚且弹性均比较差;产时出血量平均在(200±40)ml,新生儿体质量平均(3032.34±21.13)g.第二产程时间(48.34±2.13)min.可见,II度裂伤的产妇会阴弹性、第二产程时间和I度裂伤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体质量、产时出血和分娩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会阴裂伤情况和产妇会阴弹性密切相关,可影响第二产程时间,因此对于会阴弹性较差的产妇需加强产程监测和防护,以有效降低会阴裂伤发生率.
作者:杨志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分析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成绩,获取经验以进一步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及考核体系,达到培养目标.方法 分别于2015年及2016年对我院参加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满18个月的规培医师,应用OSCE考核系统进行临床技能中期考核,比较不同年度、不同学历和不同性别的学员考核表现.结果 2016年度参加考核的规培医师在病例分析、急救技能、体格检查、影像诊断和心电图判读各方面成绩均高于2015年,研究生学历的规培生在考核中成绩高于本科学历的规培生,其总体通过率亦高于本科学历的规培生,而男女在各项考核中的成绩及总体通过率无差异.结论 三甲医院内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中需加强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本科生理论课教学需要进一步改革,OSCE考核系统有待改进和完善.
作者:王科;周海林;杨静;李萍;李东旭;汪国生;丁晓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科的危急重症,死亡率高.文章提供了1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异常增多患者的病史、临床上症状和体征、入院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等辅助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并总结了其治疗经过.经随访6个月,该患者预后良好.临床医生在诊治急性心肌梗死时,应仔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重视入院后的辅助检查结果,及时找出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针对病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远期预后.
作者:杜海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提高临床专业研究生麻醉专科短期培训中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与东南大学医学院2015级和2016级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共112名,采用气管插管操作与病例分析相结合的实习带教与考核模式,结合PBL教学法,记录和分析2周麻醉专科实习期间内气管插管操作例数与成功例数的变化特点.结果 2016级实习学生完成气管插管成功平均例数高于2015级(P<0.05),2016级实习学生完成气管插管成功平均例数高于2015级(P<0.05),所有学生完成病例分析考核成绩均为合格.结论 本研究采用结合PBL教学方法的个体化临床带教方案,让七年制临床专业医学生在临床麻醉实习过程中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获得了较好的麻醉学短期培训效果.
作者:陈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联合丹参酮Ⅱ A 磺酸钠注射液、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吴春园;王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周围神经病教学涉及的解剖知识复杂,疾病种类多,辅助检查专业性强,是神经病学教学中的难点.为了促进医学生们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掌握,本次在教学中尝试引入多模式教学,包括多媒体辅助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解剖、电生理、病理改变形象化,并使学生形成临床、电生理、病理相结合的思维模式.PBL与CBL教学模式则是讨论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协助下,分别以问题、临床病例为核心展开讨论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并能使其将理论结合实践,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多模式教学的引用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王韵;胡文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对比分析高频超声与MRI在肩袖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肩袖撕裂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同时行高频超声和MRI检查,关节镜确诊的肩袖撕裂患者31例,肩袖撕裂41根,分别计算US和MRI对肩袖撕裂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性.结果 US与MRI诊断肩袖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7.8%、90.38%、89.25%和92.68%、90.38%和91.40%,两者对肩袖撕裂诊断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频超声与MRI均对肩袖撕裂的诊断均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超声具有方便经济优势,可作为肩袖撕裂诊断及随访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袁红梅;岳文胜;陈天武;蒲劲松;周海鹰;顾鹏;李祖坤;刘晓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多样化健康教育形式对提高剖宫产初产妇健康教育技能掌握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自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产科收治的择期进行剖腹产的初产妇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充分了解孕妇生理、心理等各方面情况,将妊娠、分娩相关知识手册发放给产妇.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案基础上,接受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具体包括专业授课、情境体验以及微信指导.依据本院产妇基本情况和相关参考文献,自行设计妊娠、育儿相关知识自我评价表,来评价产妇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结果 刚入院时,两组的产妇的知识掌握程度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不同的健康教育手段干预后,出院时观察组妊娠、育儿相关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另外出院时观察组产妇对妊娠、育儿相关技能总掌握程度为96%,优于对照组的8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式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剖宫产初产妇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宣教质量,利于产妇顺利分娩.
作者:帅莉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阐明移动学习模式在小儿外科临床学习模式中的优势和特点,探讨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形式和基本功能.方法 选取我院2013级本科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对照组42例,女生32例,男生10例;实验组48例,女生38例,男生10例.由同一教师授课,实验组采用微信和QQ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实验结束后采用测试题与问卷方式,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课堂小测验成绩,实验组(87.7±5.2)分,对照组(82.1±4.9)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优良率为83.3%;实验组优良率为95.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移动教学应用于小儿外科教学有可行性及有效性.
作者:宿玉玺;南国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新时代的临床工作者除了具备必需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外,还需具备广泛的科学知识和对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文章比较了中、美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异同.相比于美国我们医学生科研训练起步晚,缺乏医学前教育和医学教育阶段针对性、系统性科研训练课程(或计划).值得庆幸的是,目前我国医学生教育改革已经广泛开展,医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和能力的培训也已经在各大医学院校拉开帷幕,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不断完善的、结合规范和个性化的医学科研训练模式出台.
作者:刘佳衡;田娜;王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原发性肝癌早期转移的检测及意义.方法 使用AFP mRNA的检测、与MAGE mRNA的检测,观察原发性肝癌早期转移的情况.结果 全部健康受试者外周血AFP mRNA呈阴性,表明核细胞在外周血中不表达AFP mRNA,为肝癌围手术期全身化疗提供依据MAGE-1与MAGE-3基因mRNA在具体应用中,以巢式RT-PCR方式检测HCC患的表达,便于早发现HCC术后出现的复发转移.结论 原发性肝癌早期转移检测及其意义的分析,有助于早发现肝癌细胞微小转移,为临床具体实践提供依据.
作者:聂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同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s,MPD),然而两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却截然不同,本文结合我院一例以血小板增多(>1000×109/L)为表现的CML患者诊治经过,并参考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以血小板增多为表现的CML临床少见,易误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尽早检测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可明确诊断、避免误诊.
作者:石耿辉;化伟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成人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应用莫西沙星和阿奇霉素在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2.75±0.20)d,咳嗽消失时间(5.33±0.75)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7.84±0.58)d,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疗效和安全均优于阿奇霉素.
作者:吴俊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可视教育在新护士临床护理基本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7月及2015年7月入职的188名新护士采用可视化操作视频进行临床护理基本技能培训.结合临床实际,规划视频演示项目,选拔操作演示者进行操作演练、视频拍摄、视频上传、现场考核.结果 2015年新护士8项护理基本技能平均分高于2014年新护士(P<0.05),尤其是静脉输液、静脉采血和心电监护这3项操作(P<0.01).结论 可视教育增强了新护士对临床护理基本操作技术的直观感受,提高了护士基本技能的操作水平.
作者:丁蔚;眭文洁;韩燕霞;刘琳;王婷;钮美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患有阴道炎的患者1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甲硝唑治疗,B组患者给予复方甲硝唑阴道栓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的疗效以及复发率的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00%,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00%,B组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复发率为12.50%,B组患者复发率为5.00%,B组复发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性阴道炎的患者,给予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能够得到显著的疗效,且复发率降低.
作者:李军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联合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4级至2016级在肝胆外科轮转的外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共80名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名采用PBL教学法联合腹腔镜技术带教,对照组40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带教,采用理论和技能考核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主客观评价.结果 观察组学员的理论考试成绩[(85.5±3.00)分vs.(70.85±2.47)分]和技能考核成绩[(86.00±2.00)分vs.(70.30±1.73)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员在学习积极性,临床应变能力,团队意识,腹腔镜下感知能力,腹腔镜技能及带教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法联合腹腔镜技术可提高学员学习兴趣,临床能力,团队意识和腹腔镜技能,有助于规培学员的临床带教.
作者:金浩;刘会春;鲁正;谈燚;王勇;满忠然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