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可视教育在新护士临床护理基本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丁蔚;眭文洁;韩燕霞;刘琳;王婷;钮美娥

关键词:可视教育, 多媒体, 技能学习, 培训
摘要:目的 探索可视教育在新护士临床护理基本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7月及2015年7月入职的188名新护士采用可视化操作视频进行临床护理基本技能培训.结合临床实际,规划视频演示项目,选拔操作演示者进行操作演练、视频拍摄、视频上传、现场考核.结果 2015年新护士8项护理基本技能平均分高于2014年新护士(P<0.05),尤其是静脉输液、静脉采血和心电监护这3项操作(P<0.01).结论 可视教育增强了新护士对临床护理基本操作技术的直观感受,提高了护士基本技能的操作水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超声在50例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在100例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从2016年5—12月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经腹部彩超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对比分析两组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 常规组符合率为68%,观察组符合率为94%,两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阴道超声对患者异位妊娠进行诊断,提高了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有利于患者及时采取治疗,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匡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对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进行探讨.方法 对本院在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2例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甲状腺激素升高,促甲状腺激素降低,对照组变化不明显,且变化幅度小于治疗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疗效显著.

    作者:包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多媒体结合CBL教学模式在妇科优势病种规培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多媒体结合案例式教学模式,使规培生对妇科的优势病种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为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规培生入科后让其进行妇科相关知识的视频学习,对4个优势病种自行学习,再结合案例分析使其加深理解,出科前进行优势病种的考试,并对考试结果及错误之处讲解.结果 大部分规培生能接受多媒体联合案例式教学,并由此对妇科优势病种有一定的掌握.结论 多媒体联合案例式教学模式在妇科优势病种的规培生教学中有积极作用,能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提升带教老师综合素质.

    作者:张莲群;来婷;郝立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下肢骨折术后难愈性伤口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下肢骨折术后难愈性伤口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3例下肢骨折术后难愈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医用凡士林纱布以及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和对照组(41例,采用医用凡士林纱布治疗),对比两组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周、6周创口体积更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创口平均愈合时间(22.4±2.1)d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肢骨折术后难愈性创口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有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帮助软组织尽早修复.

    作者:朱月华;朱余龙;丁德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手术疗法和保守疗法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析双额叶脑挫裂伤通过手术治疗和保守方法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 研究选择2013年1月—2017年3月本院48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实施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轻度昏迷、中度昏迷、重度昏迷、植物人分别为37.5%、50%、8.33%、4.17%,对照组分别为16.67%、29.17%、41.67%、12.5%;观察组无依赖、轻度依赖、中度及重度依赖分别为29.17%、41.67%、25%、4.17%,对照组分别为12.5%、25%、45.83%、16.67%.结论 在符合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帮助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更快缓解.

    作者:范云程;张广宇;吴海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对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探索针对骨科术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造成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选择本院骨科病房接收的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30例,为其提供常规护理服务;护理组30例,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随访观察2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随访调查发现,术后护理组中有1例(3.33%)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参考组中有4例(13.33%)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参考组进行对照分析发现,护理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 针对骨科术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减少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小切口手术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施与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手足踝外科于2014年1月—2016年9月所收治的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6例患者接受传统的手术治疗,定义为传统组;其余46例患者接受小切口手术治疗,定义为小切口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手术治疗后临床恢复效果.结果 分析两组接受不同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可有传统组为(18.3±3.7)天,小切口组为(9.7±1.3)天,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传统组为21.7%,小切口组为4.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有效率,传统组为95.7%,小切口组为9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的手术治疗用于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治疗中,可以减小创口的大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整体不降低治疗有效率的前提下,有效的缩短创口愈合时间,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牛克成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析超声诊断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49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均采取超声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 研究组血管病变46例;足背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33±0.21)mm,搏动指数(4.79±1.22),收缩期峰值流速(115.2±0.24)cm/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92%,与术后病理比较,P>0.05.结论 超声诊断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能够清晰显示病变情况.

    作者:范永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奥扎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患者血流变影响的观察

    目的 研究奥扎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患者血流变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颈动脉斑块患者36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拜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奥扎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粘度、血浆黏度等血流变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扎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各项症状,采用奥扎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症状,有助于降低颈动脉斑块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

    作者:徐文华;潘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联律间期的变异度与心脏超声改变的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PVC)联律间期的变异度(coupling interval variability,CIV),探讨其与患者心脏超声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5年6月在与我院合作的某三甲医院收治的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PVC患者共116例,测量患者连续三个PVC的联律间期(coupling interval,CI),并计算CIV.对CIV进行分型,CIV≤80 ms为固定型,>80 ms为非固定型.其中非固定型68例,固定型48例.记录患者入院时心脏彩超数据,比较两种类型的CIV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之间的关系.结果 非固定型CIV组(CIV>80 ms)患者LVEF小于固定型CIV组(CIV≤80 ms),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固定型CIV组LVDD大于固定型CIV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律间期不固定的右室流出道PVC其左室射血分数小于联律间期相对固定的,前者更影响左室收缩功能.联律间期不固定的右室流出道PVC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于联律间期相对固定的,前者更易引起左室结构性的改变.

    作者:蔡元康;吉萍;王葳;石晓蓉;耿宁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应用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采用大骨瓣减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患者的GCS评分为(6.56±0.35)分,治疗后为(12.92±1.82)分,GCS评分对比,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经治疗后GOS评分分级:1级53.75%,2级31.25%,3级7.5%,4级5.0%,5级2.50%.所有患者中,有3例颅内感染,2例脑积水,2例脑脊液漏,3例癫痫,并发症发生率为12.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术,减压效果较好,神经功能可以明显得到改善.

    作者:汤伟强;许如东;朱浩;严正军;董洪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冷冻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2b栓治疗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冷冻+重组人干扰素a-2b栓在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Ⅰ)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的阴道镜满意且有明显病灶CINⅠ患者64例,按照数字随机表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a-2b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冷冻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转阴率.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为75.00%,较对照组的46.88%更高,且研究组治疗3个月的HPV转阴率93.75%,高于对照组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Ⅰ经冷冻术与重组人干扰素a-2b栓联合治疗,能提高HPV转阴率,促进病症好转.

    作者:徐永娟;陈昕华;叶文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时处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术时术中处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我院产科收治的44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行剖宫产的44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术中、术后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62.65±16.21)min,高于对照组(44.21±10.15)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术后阴道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缩宫素的使用量(35.31±4.67)U,高于对照组(25.32±3.85)U,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尿潴留、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产妇术后的剧烈疼痛率9.09%,高于对照组4.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术中再行剔除肌瘤术处理的效果较好,术后患者恢复较好,且并发症较少.

    作者:李晓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可视教育在新护士临床护理基本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可视教育在新护士临床护理基本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7月及2015年7月入职的188名新护士采用可视化操作视频进行临床护理基本技能培训.结合临床实际,规划视频演示项目,选拔操作演示者进行操作演练、视频拍摄、视频上传、现场考核.结果 2015年新护士8项护理基本技能平均分高于2014年新护士(P<0.05),尤其是静脉输液、静脉采血和心电监护这3项操作(P<0.01).结论 可视教育增强了新护士对临床护理基本操作技术的直观感受,提高了护士基本技能的操作水平.

    作者:丁蔚;眭文洁;韩燕霞;刘琳;王婷;钮美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酪酸梭菌活菌散+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目的 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儿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8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照组接受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0%,同时,实验组患儿大便性状改变、腹泻、腹胀等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接受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有助于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房庆庆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艾迪注射液和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肺癌并恶性胸水的效果

    目的 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顺铂对肺癌合并恶性胸水患者进行胸腔内灌注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肺癌晚期合并恶性胸水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顺铂行胸腔内灌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艾迪注射液行胸腔内灌注.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顺铂对肺癌合并恶性胸水患者行胸腔内灌注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时文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析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中分别应用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年6月—2017年2月来本院接收治疗的56例腰胸段脊椎骨折患者,按照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26例采用跨伤椎固定术,实验组30例采用经伤椎固定术.对比与分析两组术前术后凸Cobb角、椎体压缩率、随访3个月的Cobb角丢失、椎体高度丢失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实验组的凸Cobb角、椎体压缩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Cobb角丢失、椎体高度丢失、凸Cobb角、椎体压缩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经伤椎固定术对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具有理想疗效,并能提高预后效果,利于畸形矫正和骨折复位,增强固定的稳定性.

    作者:杜晓春;汤同军;丁骁鹏;王义国;胡继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的146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73例,两组均使用了解痉挛、平喘等治疗措施,治疗组增加了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吸入粉剂治疗,两组治疗10周,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恢复情况,对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统计.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89%,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6.7%,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平均(3.19±0.36)L,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为67.32%,观察组分别为(4.02±0.25)L、83.62%;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明显,肺功能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的效果突出.

    作者:肖维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细节管理前移模式在降低管腔器械返洗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前移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中对降低管腔器械返洗率中的应用.方法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6年4—8月使用传统模式对管腔器械的清洗进行管理为对照组;2016年9月—2017年1月我院使用细节管理前移模式对管腔器械进行管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管理模式下的管腔器械的返洗率及灭菌后器械的合格率.结果 对照组返洗率为9.69%,灭菌后合格率为97.67%;观察组返洗率为0.71%,灭菌后合格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应用细节管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管腔器械的返洗率,提高灭菌后器械的合格率,进一步保证临床科室的使用安全.

    作者:李宝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质控管理体系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质量管理体系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积极采用责任三级质控体系进行压疮管理,统计管理期间压疮发生率,观察压疮质控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结果三级质控压疮管理期间,2015年、2016年压疮发生率分别为0.06‰和0.1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质控管理体系用于压疮管理中具有良好的预防、监督效果,可有效控制压疮发生,期间应重点关注高危、极高危患者的压疮管理,以进一步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住院质量.

    作者:童丽春;郑丹萍;陈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