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莉萍
目的 探析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血清BNP、TNF-α 及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血清BNP、TNF-α 及脂联素水平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显著,能够降低血清BNP、TNF-α 及脂联素水平.
作者:吴衡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改进传统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以教师讲述为主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参与度,课堂学习兴趣及课堂学习效率,从而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教学效果,提高临床本科生综合素质.方法学生自制上课课件、自主讲课、自制肝脏切片并HE染色,自制精子涂片等,镜下观察,拍照并对实验结果讨论.结果通过自制课件、自主讲课、自制切片与涂片,学生熟练掌握实验课内容并学会石蜡切片与涂片的制作及HE染色方法.结论参与式教学法可极大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显著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作者:任艳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联合在超声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6年2月我院超声科110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2月之前的55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将2014年2月之后的55名实习生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PBL教学法教学,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实习生平均笔试成绩、操作成绩及对各项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及实习生满意度.
作者:李萍;周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在临床上采用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例进行两种诊断方法对比分析,根据患者入院诊治顺序,将40例患者均分2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分析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诊断相符度.结果 40例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CTA诊断结果显示,其与冠状动脉造影相符度较高.结论 冠状动脉CTA在冠心病患者群体的临床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相较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而言花费低廉.
作者:李涛;高鲲鹏;丁星;韩江川;陈俊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切除术对于临床高血压脳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4年3月—2017年4月因高血压脑出血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45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23例采用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另22例采用微创颅内清创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同时术后出血量也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明显,同时术程中耗时较短,在出血量的控制方面具有优势.
作者:刘星;张卫;金浩;朱扬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88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均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使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佳(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骨窗血肿抽吸术用于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较为可观,安全性高.
作者:王立明;张东辉;杨天高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对腹部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腹部术后患者舒适度,并且还能够将其疼痛度减轻.
作者:陈金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析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进行全麻诱导插管对患者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全麻气管内插管术患者200例.按照舒芬太尼不同浓度及给药速度随机将入选者分成A组(常规注射,浓度5μg/ml,10 s注完,64例)、B组(稀释浓度2.5μg/ml,快速注射,5 s注完,66例)和C组(稀释浓度2.5μg/ml,慢速注射,20 s注完,70例).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呛咳反应情况及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 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呛咳反应时间明显高于A、B组,总发生率4.3%,低于A组(46.9%)、B组(48.5%),严重程度也明显比A、B组低(P<0.05);A、B组间呛咳反应时间、总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MAP、HR及SpO2水平均无变化(P>0.05).结论 舒芬太尼稀释、慢速注射的给药方式行全麻诱导可明显减缓患者出现呛咳反应的时间、降低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作者:朱群芳;褚国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治疗要点.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12月,医院急诊内科收治老年人重症心力衰竭患者70例.结果 治疗后,患者尿量、血钾、血钠、SBP、HR、RR、APACHEⅡ 评分低于治疗前,PaO2/FiO2、CO、E/A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休克率15.71%,新发心律失常发生率7.14%,抢救成功率94.29%(66/70),4例死亡患者均死于猝死.结论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关键在于预防、及时处置猝死,用药需规范,做好尿量、体征等指标检测,调整用药.
作者:齐红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2例行宫腔粘连电切术治疗患者,根据术后宫腔再粘连预防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给予雌孕激素治疗)与观察组(给予雌孕激素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各36例,对比两组预防效果.结果 术后观察组在月经恢复率(91.67%)、宫腔形态恢复率(91.67%)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采取雌孕激素+血府逐瘀汤治疗方式,不仅预防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袁丽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中医三科痔疮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均接受消炎、止血、肛门外洗等基础护理,研究组加用中药熏洗治疗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痔疮症状消失时间;护理前后痔疮症状临床评分;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肛门疼痛消失时间、肛门水肿消失时间、肛门瘙痒消失时间、便血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研究组和对照组肛门疼痛、肛门水肿、肛门瘙痒症状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肛门疼痛、肛门水肿、肛门瘙痒症状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分别为9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中药熏洗可以提高痔疮治疗疗效,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游春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同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s,MPD),然而两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却截然不同,本文结合我院一例以血小板增多(>1000×109/L)为表现的CML患者诊治经过,并参考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以血小板增多为表现的CML临床少见,易误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尽早检测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可明确诊断、避免误诊.
作者:石耿辉;化伟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联合丹参酮Ⅱ A 磺酸钠注射液、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吴春园;王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总结呼吸重症患者护理中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将2016年4月—2017年6月由我院收治的138例呼吸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呼吸道护理、抗生素用药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患者同时给予具有针对性的院内感染预防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呼吸道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90%,低于对照组的14.49%(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4.39±7.21)d,住院费用为(10712.51±279.37)元,均低于对照组的(23.57±7.02)d和(16921.77±269.53)元(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结论 呼吸科是院内感染发生风险极高的科室,对呼吸重症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院内感染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同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还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于医院和满意度.
作者:王秀玲;李秀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阐明移动学习模式在小儿外科临床学习模式中的优势和特点,探讨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形式和基本功能.方法 选取我院2013级本科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对照组42例,女生32例,男生10例;实验组48例,女生38例,男生10例.由同一教师授课,实验组采用微信和QQ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实验结束后采用测试题与问卷方式,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课堂小测验成绩,实验组(87.7±5.2)分,对照组(82.1±4.9)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优良率为83.3%;实验组优良率为95.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移动教学应用于小儿外科教学有可行性及有效性.
作者:宿玉玺;南国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运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常规护理运用于对照组,舒适护理运用于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发生性以及满意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有明显的效果,在患者治疗的依存性和满意程度上都有明显提高,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高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临床心理护理对急性心绞痛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66例急性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除进行常规护理外再加上临床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的SAQ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绞痛患者经临床心理护理后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并且能把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
作者:刘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析双额叶脑挫裂伤通过手术治疗和保守方法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 研究选择2013年1月—2017年3月本院48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实施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轻度昏迷、中度昏迷、重度昏迷、植物人分别为37.5%、50%、8.33%、4.17%,对照组分别为16.67%、29.17%、41.67%、12.5%;观察组无依赖、轻度依赖、中度及重度依赖分别为29.17%、41.67%、25%、4.17%,对照组分别为12.5%、25%、45.83%、16.67%.结论 在符合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帮助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更快缓解.
作者:范云程;张广宇;吴海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科的危急重症,死亡率高.文章提供了1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异常增多患者的病史、临床上症状和体征、入院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等辅助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并总结了其治疗经过.经随访6个月,该患者预后良好.临床医生在诊治急性心肌梗死时,应仔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重视入院后的辅助检查结果,及时找出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针对病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远期预后.
作者:杜海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行锁骨下喙突入路臂丛神经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行前臂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超声定位腋路臂丛神经麻醉,观察组行超声定位锁骨下喙突入路臂丛神经麻醉,对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前臂内侧皮神经疼痛消失时间(5.12±0.81)min,小于对照组的(6.13±0.97)min(P<0.05);观察组桡神经痛觉消失时间(5.59±1.23)min,短于对照组的(8.13±1.58)min(P<0.05);观察组患者前臂内侧皮神经区域的痛觉完全阻滞率100.00%,优于对照组的86.05%(P<0.05).结论 超声定位行锁骨下喙突入路臂丛神经麻醉临床效果优良.
作者:孙明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