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模式教学在周围神经病教学中的应用

王韵;胡文立

关键词:周围神经病, 多模式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 PBL, CBL
摘要:周围神经病教学涉及的解剖知识复杂,疾病种类多,辅助检查专业性强,是神经病学教学中的难点.为了促进医学生们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掌握,本次在教学中尝试引入多模式教学,包括多媒体辅助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解剖、电生理、病理改变形象化,并使学生形成临床、电生理、病理相结合的思维模式.PBL与CBL教学模式则是讨论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协助下,分别以问题、临床病例为核心展开讨论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并能使其将理论结合实践,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多模式教学的引用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高频振荡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 以2015年8月—2017年4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的不同.结果 两组患者原发病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胸片恢复正常时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两种方式对于治疗新生儿气胸均有着良好的疗效,但是高频振荡通气的临床疗效更好,安全稳定,无并发症.

    作者:魏洪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原发性肝癌早期转移的检测和意义

    目的 研究并分析原发性肝癌早期转移的检测及意义.方法 使用AFP mRNA的检测、与MAGE mRNA的检测,观察原发性肝癌早期转移的情况.结果 全部健康受试者外周血AFP mRNA呈阴性,表明核细胞在外周血中不表达AFP mRNA,为肝癌围手术期全身化疗提供依据MAGE-1与MAGE-3基因mRNA在具体应用中,以巢式RT-PCR方式检测HCC患的表达,便于早发现HCC术后出现的复发转移.结论 原发性肝癌早期转移检测及其意义的分析,有助于早发现肝癌细胞微小转移,为临床具体实践提供依据.

    作者:聂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多样化健康教育形式对提高剖宫产初产妇健康教育技能掌握的程度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多样化健康教育形式对提高剖宫产初产妇健康教育技能掌握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自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产科收治的择期进行剖腹产的初产妇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充分了解孕妇生理、心理等各方面情况,将妊娠、分娩相关知识手册发放给产妇.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案基础上,接受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具体包括专业授课、情境体验以及微信指导.依据本院产妇基本情况和相关参考文献,自行设计妊娠、育儿相关知识自我评价表,来评价产妇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结果 刚入院时,两组的产妇的知识掌握程度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不同的健康教育手段干预后,出院时观察组妊娠、育儿相关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另外出院时观察组产妇对妊娠、育儿相关技能总掌握程度为96%,优于对照组的8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式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剖宫产初产妇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宣教质量,利于产妇顺利分娩.

    作者:帅莉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癌因性疲乏和负性情绪同乳腺癌患者希望水平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癌因性疲乏和负性情绪同乳腺癌患者希望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出本科室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癌因性疲乏量表、Herth希望量表、HAMA量表与HAMD量表展开问卷调查,统计各量表的评分结果,分析癌因性疲乏量表评分、HAMA量表与HAMD量表评分和Herth希望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患者的Herth希望量表评分同癌因性疲乏量表评分、HAMA量表评分、HAMD量表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普遍存在癌因性疲乏和负性情绪,提高其希望水平,可缓解癌因性疲乏和负性情绪.

    作者:卜聪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参与式教学在本科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改进传统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以教师讲述为主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参与度,课堂学习兴趣及课堂学习效率,从而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教学效果,提高临床本科生综合素质.方法学生自制上课课件、自主讲课、自制肝脏切片并HE染色,自制精子涂片等,镜下观察,拍照并对实验结果讨论.结果通过自制课件、自主讲课、自制切片与涂片,学生熟练掌握实验课内容并学会石蜡切片与涂片的制作及HE染色方法.结论参与式教学法可极大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显著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作者:任艳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异常增多1例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科的危急重症,死亡率高.文章提供了1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异常增多患者的病史、临床上症状和体征、入院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等辅助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并总结了其治疗经过.经随访6个月,该患者预后良好.临床医生在诊治急性心肌梗死时,应仔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重视入院后的辅助检查结果,及时找出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针对病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远期预后.

    作者:杜海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相应病变血管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及相应病变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36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实验组,另择取同期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静息超声心动图,以冠脉造影或CTA为金标准,对比观察诊断结果.结果 实验组Tmsv-12-SD%、Tmsv-12-Dif%均高于对照组P<0.05;55根病变血管超声心动图确诊病变血管37根.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以较好的评价左心室节段性室壁异常情况,对冠心病定性及病变血管定位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宋俊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精细化护理对于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护理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动脉血气指标pH值、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和心率(HR)水平,并调查患儿家属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动脉血气指标pH值、PaO2、PaCO2、RR和H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使用到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护理中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董岩;孟晓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新入职护士在病区规范化培训中的多元化策略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多元化策略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新进的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培训;同时将2015年6月—2016年5月新进的护士选为观察组,采用多元化策略培训.对照组与观察组护士均为40例.对比分析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理论、操作)以及自我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为(85.64±5.16)分、操作考核成绩为(72.56±6.21)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的各项自我评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采用多元化策略进行培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护士快速适应环境,效果显著.

    作者:秦岭;马晓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莫西沙星和阿奇霉素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疗效对比

    目的 探究成人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应用莫西沙星和阿奇霉素在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2.75±0.20)d,咳嗽消失时间(5.33±0.75)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7.84±0.58)d,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疗效和安全均优于阿奇霉素.

    作者:吴俊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经皮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导管室护理路径设计

    目的 探讨经皮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导管室护理路径设计.方法 收集我科2010年3月—2015年12月份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共207例,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实验组为103例,对照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导管室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平均工作量,手术时间、并发症例数.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3.2%、医生满意度94.2%,高于对照组83.7%、74.0%,P<0.05;实验组护士平均工作量(1.8±0.4)h/台、少于对照组(2.6±1.1)h/台,手术时间(2.2±0.7)h,短于对照组(3.0±1.5)h,P<0.05;实验组并发症3.9%,低于对照组的8.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导管室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确切,可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和医生满意度,一定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赵晓静;付琦;谷永镇;周长琦;杨磊;宋存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改良疼痛量表在产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使用改良版疼痛量表评估其疼痛状态,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用药及护理方案.方法 将本院妇产科于744例待产孕妇,分为一般组和研究组,每组372例,一般组为其提供传统疼痛评估法判断,并提供一般产程护理,研究组依据VAS疼痛评估表,根据产妇不同症状的表现方式和类型,制定出改良版产程疼痛评估量表,为产妇提供相应的止痛措施,观察两组产妇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接受改良版疼痛评估表,64.52%的产妇在生产期间出现严重程度的内心恐惧感;有15.86%的产妇存在呼吸时及伴随疼痛;灼痛及挤压痛、撕裂痛的分布包括9.14%、5.65%、4.84%.一般组产妇372例中,中度疼痛为151例(40.59%),重度为221例(59.41%).一般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0.38%,研究组满意度为93.01%,研究组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对于产妇生产期间采用改良版疼痛评估表判断,并采用适宜的镇痛方式,根据疼痛指标为产妇制定护理干预计划,大部分产妇经干预后,对临床护理模式表示满意.

    作者:王琳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应用

    目的 探讨降低新生儿无陪病房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对照法将200例新生儿分为2组,2015年7—10月的100例新生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为对照组,2016年7—10月的100例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的为干预组.结果 对照组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为36%,干预组为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9,P<0.05).结论 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能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张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中医三科痔疮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均接受消炎、止血、肛门外洗等基础护理,研究组加用中药熏洗治疗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痔疮症状消失时间;护理前后痔疮症状临床评分;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肛门疼痛消失时间、肛门水肿消失时间、肛门瘙痒消失时间、便血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研究组和对照组肛门疼痛、肛门水肿、肛门瘙痒症状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肛门疼痛、肛门水肿、肛门瘙痒症状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分别为9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中药熏洗可以提高痔疮治疗疗效,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游春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咽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咽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耳鼻咽喉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抽签顺序分为2组,各50例,研究组予以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对照组予以额镜检查,比较2组的诊断结果准确率.结果 研究组的鼻咽部确诊率、耳部确诊率和喉部确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咽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确诊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晓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所收治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患儿120例进行临床观察,对其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患儿年龄6~38个月,发病多见于秋冬季,惊厥多发生在病程第1~2天,多数患儿惊厥发作1次,其中部分患儿会出现惊厥次数多于2次,其余辅助检查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通过前期治疗后,恢复效果明显,无须进行后期长时间的抗惊厥治疗.因此在对轻微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治疗时,可仅实施前期治疗,不需更深入治疗,以期提升治疗安全性.

    作者:高鑫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心理关怀护理模式对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关怀护理模式对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艾滋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关怀护理模式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艾滋病患者住院治疗者应用心理关怀护理模式,能提高艾滋病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沈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时处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术时术中处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我院产科收治的44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行剖宫产的44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术中、术后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62.65±16.21)min,高于对照组(44.21±10.15)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术后阴道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缩宫素的使用量(35.31±4.67)U,高于对照组(25.32±3.85)U,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尿潴留、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产妇术后的剧烈疼痛率9.09%,高于对照组4.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术中再行剔除肌瘤术处理的效果较好,术后患者恢复较好,且并发症较少.

    作者:李晓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对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收入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8例,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10.26%,低于对照组41.03%,护理工作满意率74.36%,高于对照组35.90%,且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护理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

    作者:吴海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165例产妇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会阴裂伤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产妇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会阴裂伤情况.方法 将2016年1—3月165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会阴的裂伤情况和程度,将其分为I度和II度裂伤,其中I度裂伤134例,II度裂伤31例(其中包括2例实施会阴侧裂的产妇).对两组的会阴裂伤的产程时间、术中出血、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会阴弹性等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I度裂伤的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会阴弹性均比较好;II度裂伤的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会阴均比较厚且弹性均比较差;产时出血量平均在(200±40)ml,新生儿体质量平均(3032.34±21.13)g.第二产程时间(48.34±2.13)min.可见,II度裂伤的产妇会阴弹性、第二产程时间和I度裂伤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体质量、产时出血和分娩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会阴裂伤情况和产妇会阴弹性密切相关,可影响第二产程时间,因此对于会阴弹性较差的产妇需加强产程监测和防护,以有效降低会阴裂伤发生率.

    作者:杨志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