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东
在当下医学院校教育改革过程中,各大医学院校已越来越重视对于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然而在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课程模式单一、可利用资源不足、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不高等若干问题,这就需要改进培养方式方法,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精神.结合在校医学生的行为特点,培养其人文精神可以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平台,作为在互联网广告推广领域有较多应用的HTLM5在传播速度、功能发挥和技术使用方面体现出自身优势,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佳佳;黄海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前移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中对降低管腔器械返洗率中的应用.方法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6年4—8月使用传统模式对管腔器械的清洗进行管理为对照组;2016年9月—2017年1月我院使用细节管理前移模式对管腔器械进行管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管理模式下的管腔器械的返洗率及灭菌后器械的合格率.结果 对照组返洗率为9.69%,灭菌后合格率为97.67%;观察组返洗率为0.71%,灭菌后合格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应用细节管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管腔器械的返洗率,提高灭菌后器械的合格率,进一步保证临床科室的使用安全.
作者:李宝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儿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8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照组接受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0%,同时,实验组患儿大便性状改变、腹泻、腹胀等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接受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有助于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房庆庆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4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均采用心脉隆注射液进行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情况、B型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相对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B型脑钠肽降低,左室内径减小,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可行性强.
作者:周文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前来我院诊治的4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干预模式,对研究组患者行早期康复干预方法.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状况,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段VAS评分以及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周与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arris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措施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上的应用,可减缩住院时间,强化临床治疗与预后效果.
作者:张杰;周炳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心理关怀护理模式对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艾滋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关怀护理模式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艾滋病患者住院治疗者应用心理关怀护理模式,能提高艾滋病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沈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选择由我院确诊并收治的7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CG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确切,操作简便.
作者:林延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周围神经病教学涉及的解剖知识复杂,疾病种类多,辅助检查专业性强,是神经病学教学中的难点.为了促进医学生们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掌握,本次在教学中尝试引入多模式教学,包括多媒体辅助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解剖、电生理、病理改变形象化,并使学生形成临床、电生理、病理相结合的思维模式.PBL与CBL教学模式则是讨论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协助下,分别以问题、临床病例为核心展开讨论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并能使其将理论结合实践,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多模式教学的引用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王韵;胡文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效果.方法 选取RMPP患儿110例,随机分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观察组辅以小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效率,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RP、IL-2水平及T细胞免疫表型的分布.结果 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咳喘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 d后,两组外周血CRP、CD8+水平均降低,IL-2、CD3+、CD4+、CD4+/CD8+均升高(P<0.05或P<0.01);且观察组外周血CRP、CD8+均低于对照组,IL-2、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小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RMPP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效率,快速缓解了临床症状与体征,抑制了炎症应激反应,促使T淋巴细胞亚群恢复平衡,提高了机体的免疫机能.
作者:李海霞;李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针对骨科术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造成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选择本院骨科病房接收的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30例,为其提供常规护理服务;护理组30例,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随访观察2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随访调查发现,术后护理组中有1例(3.33%)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参考组中有4例(13.33%)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参考组进行对照分析发现,护理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 针对骨科术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减少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新时代的临床工作者除了具备必需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外,还需具备广泛的科学知识和对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文章比较了中、美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异同.相比于美国我们医学生科研训练起步晚,缺乏医学前教育和医学教育阶段针对性、系统性科研训练课程(或计划).值得庆幸的是,目前我国医学生教育改革已经广泛开展,医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和能力的培训也已经在各大医学院校拉开帷幕,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不断完善的、结合规范和个性化的医学科研训练模式出台.
作者:刘佳衡;田娜;王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奥扎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患者血流变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颈动脉斑块患者36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拜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奥扎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粘度、血浆黏度等血流变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扎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各项症状,采用奥扎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症状,有助于降低颈动脉斑块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
作者:徐文华;潘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健康管理对初治肺结核病依从性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初治肺结核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分组,观察组30例,采取健康管理模式;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疾病知晓率.结果在开展健康管理后,两组患者的依从率和疾病知晓率均有一定的改善,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对初治肺结核病依从性教育的效果较好,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依从率和疾病知晓率,帮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
作者:王卫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应用于高龄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干休所的42例高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疾病指导与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延伸护理服务.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81.25%(P<0.05).结论延伸护理服务应用于高龄糖尿病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段跃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开放加微创联合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开放式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开放加微创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美容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局部形成血肿及肿块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哺乳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放加微创联合手术能有效的提高乳腺多发性肿块的手术效果,适应性更广,且并发症少.
作者:黄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运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常规护理运用于对照组,舒适护理运用于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发生性以及满意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有明显的效果,在患者治疗的依存性和满意程度上都有明显提高,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高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8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感染、解痉、止咳、化痰、吸氧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及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9.74%(35/39),高于对照组66.67%(2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率10.26%(4/39),低于对照组30.77%(1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降低气管插管率,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
作者:吕海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本研究收集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中的信息及反馈意见,提出改进对策,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培训提供依据和参考.通过培训,提高住院医师正规诊疗流程、内外科临床技能、医患沟通、常见病和危重疑难疾病的处理能力,在对住院医师的培训中,应着眼于轮转科室安排、教师带教质量、实践技能、出科考核等方面,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优良效果打下基础.
作者:丁金勇;任东成;徐继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同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s,MPD),然而两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却截然不同,本文结合我院一例以血小板增多(>1000×109/L)为表现的CML患者诊治经过,并参考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以血小板增多为表现的CML临床少见,易误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尽早检测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可明确诊断、避免误诊.
作者:石耿辉;化伟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舒适护理模式对经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NPPV)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ICU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40例,根据收治时间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监护,研究组在常规监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焦虑(SAS)评分、舒适度评分、平均监护时间、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SAS)评分、平均监护时间、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应用能缓解NPPV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平均监护时间.
作者:庄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