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探讨

刘春

关键词: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阿司匹林肠溶片,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联合用药依达拉奉、阿司匹林肠溶片以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4例.常规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NHISS分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5%,优于常规组;治疗组NHISS评分为(10.57±2.47)分,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出现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选择依达拉奉+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方案可提升其临床效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呼吸科危重症患者中落实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价值.方法 随机筛选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因患呼吸科危重症进入我院治疗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5例)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而常规组(53例)则行一般管理措施,并对两组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等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中,有2起(3.64%)意外事件,常规组中,有13起(24.53%)意外事件,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18%(54/55),常规组为77.36%(41/53),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呼吸科患者患上危重症后,其护理工作中通常会有各类型风险出现,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工作,除了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外,还能提升满意度.

    作者:王进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用于天疱疮治疗的价值及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用于天疱疮治疗的价值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天疱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差异,将其分单药组与联合组,每组各有60例.单药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天疱疮治疗效果优于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生存质量评分为(90.54±5.56)分,优于单药组的(82.25±4.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皮损消退时间为(3.60±0.77)个月,糖皮质激素维持量为(21.60±3.57)mg/d,均低于单药组的(5.51±2.61)个月、(34.51±1.61)mg/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用于天疱疮治疗的价值及效果高,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糖皮质激素维持量,缩短皮损消退时间,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高.

    作者:布瓦杰尔·亚克亚;康晓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鼻咽癌调强放疗不良反应的预防方式分析与研究

    目的 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不良反应的预防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0例.对照组常规进行调强放疗治疗,预防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对不良反应的预防.比较两组鼻咽癌调强放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放疗后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情绪.结果 预防组鼻咽癌调强放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预防组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调强放疗过程强化不良反应的预防,可有效减少放疗不良反应发生,减轻患者焦虑情绪,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杨凤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n=13)采用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术联合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药物治疗后清宫.B组(n=7)采用口服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药物治疗后行清宫术.比较两组清宫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血清中β-HCG值以及降至正常时间.结果 (1)A组术后3天血β-HCG下降幅度大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17.4±2.1)d血β-HCG水平降至正常,与B组(25.8±3.3)d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清宫出血量为(38.4±8.5)ml,术后阴道出血时间为(4.4±2.1)d;B组清宫出血量为(127.3±14.3)ml,术后阴道出血时间(12.8±3.3)d.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介入联合药物治疗后清宫能快速缩短β-HCG恢复时间,出血量更少,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汪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区别,寻求优的治疗剂型.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表虚盗汗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饮片煎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评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1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6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满意率达9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中药饮片比较,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有保证,临床效果优于传统饮片.

    作者:高云华;张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不同时间开始肠道准备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开始肠道准备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154例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前肠道准备开始时间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手术当日肠道准备,77例)和对照组(手术前日肠道准备,77例).对比观察两组术中肠道清洁度,统计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肠道清洁优良率(96.1%)与对照组(9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用药后恶心13.0%、腹痛2.6%、呕吐1.3%、饱胀感9.1%,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当日早晨一次性肠道准备可获得与手术前日起分次肠道准备相当的肠道清洁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不干扰患者前日生活及睡眠,安全有效.

    作者:乐红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益气养阴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法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毒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益气养阴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毒副反应较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尚兴平;齐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具体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病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的例数分别为0例、18例、10例、2例,治疗有效率为60%;此外,在随访中,虽然发现少数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但严重不良反应率仅为6.7%.结论 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

    作者:曹婷华;李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在小儿病毒腹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在小儿病毒腹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病毒腹泻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治疗,治疗组给予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大便次数和呕吐、腹泻症状改善、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小儿病毒腹泻,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尹燕;黄兴楚;石盾;赵胜超;黄玉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采用个性化护理在耳鼻喉科室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月进入我院治疗的92例耳鼻喉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加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VAS与SAS平均评分分别为(4.6±2.7)分、(27.2±2.1)分;而实验组患者VAS与SAS平均评分分别为(2.7±1.9)分、(18.9±3.6)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平均得分为(83.7±7.4)分;实验组为(94.1±8.3)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鼻喉科患者术后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疼痛感降低,精神状态良好,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高建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中医辨证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6年12月门诊收治的56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为92.8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个月复发率为32.14%,观察组为3.57%,观察组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近期疗效显著,改善患者视网膜血管微循环,缓解视网膜炎性反应,有效提高患者视力.

    作者:薛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探讨中药饮片调剂在中药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中药饮片调剂在中药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对中药饮片调剂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分析这些环节对中药用法用量、煎煮方式、用药方法、药物的配伍禁忌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结果 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对中药合理用药产生影响.结论 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会对中药合理用药产生影响,只有加强对调剂人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正确把握好每个环节,才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宋月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在耐药肺结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剖析耐药肺结核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电脑随机双盲法的方式.对88例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分组:A、B两组,每组各44例.A组应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B组应用常规健康教育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A组的健康教育知晓率为97.73%、护理满意率为100.0%,均高于B组的86.36%、84.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健康教育路径积极应用于耐药肺结核病患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显著提升其疾病认知度,增强护理效果.

    作者:许巧珍;宋如梅;张燕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浅析肝炎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

    目的 研究分析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137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82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肝炎后肝硬化组中,GGT(63.8±10.2)U/L、AST/ALT(1.01±0.22)及ALP(119.6±25.3)U/L;酒精性肝硬化组中,GGT(139.4±47.9)U/L、AST/ALT(1.98±0.53)及ALP(215.7±46.5)U/L,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后肝硬化组中,肝肾综合征发生率为8.03%、原发性肝癌发生率为29.20%,酒精性肝硬化组分别为3.66%、9.76%,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炎后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接受针对性预防治疗措施能够改善病情,效果显著.

    作者:周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并发营养不良与肺部感染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并发营养不良与肺部感染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耐多药结核病并进行抗结核病治疗1年以上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治疗前个人的营养情况分成正常营养组(72例)与营养不良组(48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营养不良与肺部感染相关性.结果 正常营养组中,肺部感染超过3次的患者占34.7%;营养不良组中,肺部感染超过3次的患者占70.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耐多药结核病并发营养不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可能性更高,更容易发生复发感染,针对该类患者需要补充营养以支持治疗.

    作者:王卫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131Ⅰ联合ALSS治疗甲亢合并重型肝炎疗效评价

    目的 分析甲亢伴重型肝炎患者以131I与人工肝支持辅助系统(ALSS)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伴重型肝炎的8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40例)单以131I治疗;研究组(4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ALSS联合治疗.治疗后评估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各项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甲亢伴重型肝炎患者以131I与ALSS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

    作者:刘玉萍;邹毅;涂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 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及相应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手术室各项医疗护理纠纷案件,以探讨分析其中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人员因素(45%)、管理因素(21.7%)、技术因素(18.3%)、环境因素(15%).结论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防范需要从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强化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完善规章制度几个方面出发.

    作者:魏新;宋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1:1比例,将7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随访2年,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再出血率分别为5.3%、23.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采用护理干预能预防再出血,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满意度.

    作者:孟庆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保守治疗胎盘植入39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术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纱条宫内填塞控制胎盘植入引发的出血,术后口服米非司酮、生化汤促进残留妊娠组织顺利排出治疗胎盘植入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6年l月收治确诊为胎盘均未穿透子宫浆膜层胎盘植入39例患者疗效,予以术中使用宫腔填塞纱条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注,术后口服米非司酮及生化汤治疗.结果 39例患者中,35例术中止血成功;3例植入面积较大,填塞后行子宫动脉栓塞术;1例术中止血效果差,行子宫切除术;有效率为89.74%.结论 术中使用宫腔填塞纱条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注,术后口服米非司酮及生化汤对治疗均未穿透子宫浆膜层的胎盘植入患者疗效好.

    作者:李艳丽;刘则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冠心病患者的他汀类药物疗效分析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8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发生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各项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中结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

    作者:王俊;吴春园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