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友斌;王秋军
目的 分析不同比例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情转归和差异.方法 回顾随访5年的预混赖脯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低比例预混(LM25)组和中比例预混(LM50)组,统计两组患者的病情转归,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5年后,两组患者的较初始治疗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25组更改胰岛素治疗方案12例,LM50组4例,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50比LM25更少增加胰岛素用量、注射次数、口服降糖药,更少低血糖发生,更少更改胰岛素治疗方案.
作者:杨轶青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2%碱性戊二醛与邻苯二甲醛在消化内镜消毒中的综合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且接受内镜检查的患者100例检查后的内镜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内镜使用时间的先后次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50例)与研究组(n=50例),分别给予2%碱性戊二醛消毒、邻苯二甲醛消毒;仔细观察及比较分析两组消毒后的综合效果,即两组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包括致病菌生长及菌落数),消毒时间,以及消化内镜的工作效能(包括平均预约时间、消毒总量).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消毒合格率均为100.0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消毒时间(4.32±0.36)分钟与对照组消毒时间(10.53±0.39)分钟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预约时间为(8.92±3.11)d以及每日平均消毒总量为(117.21±7.12)条,与对照组平均预约时间(17.24±3.42)d以及每日平均消毒总量(71.39±8.34)条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内镜消毒中应用邻苯二甲醛的综合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消毒时间及每日消毒总量,缩短消化内镜检查预约时间,而且消毒及格率均高.
作者:丁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普外科接收的63例实习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应用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对照组31例应用传统L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病例分析成绩、临床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其课前准备时间长于对照组,主动发言次数多于对照组,教学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教学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教学满意度96.88%,高于对照组74.19%,两组教学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普外科教学,可取得显著的效果,教学满意度高.
作者:傅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分娩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10例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糖皮素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36%、疗效满意度为98.18%,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8.18%、疗效满意度80.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治疗,其疗效较糖皮素激素更为显著.
作者:李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患者,青年男性,15岁,1岁左右家长发现其右侧躯干部出现几个皮色针尖大小丘疹,随年龄增长而渐增多、增大,随着青春期发育,丘疹顶端出现白色角质栓,逐渐变成黑头粉刺样丘疹.近1年以来发现右前臂有一小肿物,逐渐增大.无明显瘙痒、疼痛等不适,无破溃,未予相关治疗.皮肤镜表现符合黑头粉刺痣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等诊断为黑头粉刺痣.
作者:赵正娟;潘英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光棒、Tosight可视喉镜与Macintosh直接喉镜三种不同插管方式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全麻患者术后咽喉痛(POST)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n=30):光棒(G组)、可视喉镜(H组)、直接喉镜(M组),三组在均术前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0 min泵注完毕后,以0.3~0.5μg/(kg·h)的速度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后将套囊充气至20 mmHg,采用压力传感器持续动态监测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并分别记录三组患者术后0.5 h(T0)、2 h(T1)、8 h(T2)、24 h(T3)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以及各组POST发生率.结果 G组POST发生率20.0%(6/30)、H组POST发生率16.8%(5/30)、M组POST发生率33.3(10/30);G和H组患者VAS、BCS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T1-3各时点的VAS评分均小于M组且BCS评分高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时刻3组患者VAS、BCS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比于Macintosh直接喉镜,光棒、Tosight可视喉镜联合右美托咪定气管插管可以降低甲状腺手术患者POST的发生率,提高患术后镇痛效果及舒适度.
作者:黄昌云;郑昌健;柳兆芳;金孝岠;戴泽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析鼻窦炎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案.方法 以2014年2月—2017年6月收治118例确诊为鼻窦炎且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术前与术后对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进行术前与术后合理的干预,患者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仅有3例患者出现感染,占2.54%.术后随访调查发现,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相对较低,仅有5例患者出现复发,占4.23%.结论 对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治疗效果得以保证,因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唤;任珂;李曼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系统评价机械辅助排痰对预防肺炎的效果.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1989年1月—2016年11月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符合标准的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5篇,共934例患者,其中治疗组(机械排痰组)471例,肺炎发生率10.40%,对照组(常规治疗组)463例,肺炎发生率24.41%.Meta分析发现两组间肺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RR)=0.43,95%可信区间(0.31,0.58),P<0.01].结论 机械辅助排痰可降低肺炎发生率.
作者:李瑾;罗远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益气健脾方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儿科门诊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58)及对照组(n=58),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取益气健脾方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免疫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gA、IgM、IgG水平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上升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健脾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良好,可促进患儿恢复.
作者:张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索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缓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老年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抽签化分组,每组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和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aCO2(38.48±3.21)mmHg、PaO2(99.65±5.12)mmHg、FEV1/FVC(83.52±3.15)%、FEV1(98.46±1.23)%、总有效率(98.00%)、哮喘持续时间(2.74±1.22)min/次、哮喘发作次数(1.23±0.57)次/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老年哮喘患者实施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刘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患者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5例中风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中下肢部分(FMA)、综合痉挛量表(CSS)、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踝关节痉挛以及平衡功能,对比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3周FMA、CSS、BBS评分.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2周、3周FMA、CSS、BBS量表评分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所升高(P<0.05),治疗后3周FMA评分、BBS评分更优于治疗后2周(P<0.05).结论 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偏瘫下肢痉挛症状,提高患者平衡功能以及下肢运动功能.
作者:范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ICU多发伤患者伴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 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ICU收治的45例多发伤伴发肺部感染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以了解肺部感染具体原因及临床治疗对策.结果 45例患者肺部感染原因涉及:创伤/原发伤后急救、误吸、侵入性操作、手术干预及治疗、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等;治疗后,抢救无效死亡7例,好转出院38例.结论 临床经回顾性分析且了解ICU多发伤患者伴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后,对具体原因展开治疗,如原发伤治疗、早期气管切开、呼吸辅助支持、呼吸道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等,均可有效防治肺部感染.
作者:段俊斐;何永辉;罗欣民;王松官;郑金国;夏维海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9例.治疗组给予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采用医用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为0.2 MPa,吸氧时间60 min,每日1次,12天为一个疗程;甲钴胺0.5 mg肌肉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仅使用甲钴胺0.5 mg,肌肉注射,每日1次.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24天.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5.45%和100.00%,均高于对照组的21.21%及53.5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压氧治疗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改善,可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常立军;张晓霞;张晓红;裴美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手术麻醉复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90例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组(注射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各45例,对比2组患者给药至拔管时间及临床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给药至拔管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术后采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使其尽快恢复意识,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立明;杨天高;张东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讨论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心房纤颤的静脉溶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74例,将同时患有心房纤颤的37例患者设定为实验组,将只患有急性缺血性卒中的37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24小时和14天的NISS评分和90天后的良好预后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溶栓后NISS评分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患者的NISS评分明优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90天后的良好预后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中,静脉溶栓治疗法具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孙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PBL教学法在肿瘤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2016年级护理专业学生100名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依据教学模式的差异性均分两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的50名学生为参照组,采用PBL教学法的50名学生为研究组,后对教学效果进行比对和总结.结果 经不同方法教学后,研究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比对两组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满意度,研究组96.0%,高于参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科护理教学中予以PBL教学法,护生的教学质量可以有所提升,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作者:姜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降低住院患者给药差错率,保证住院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将2015年本科室所有住院给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所有住院给药患者作为实验组,2015年采用常规方法对给药质量持续改进进行管理,2016年应用PDCA循环对给药质量持续改进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给药差错率高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2016年住院患者给药差错发生率低于2015年住院患者给药差错发(P<0.05).结论 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可以降低住院患者的给药差错发生率,可有效提高药物治疗质量,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作者:曾丽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研究2015年1月—2017年4月老年肠癌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麻醉深度D0)、B(麻醉深度D2)、C组(麻醉深度E1).对比3组患者应激反应.结果 C组手术结束及术后1天的ACTH、ET-1显著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腹后、手术结束时B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与A组、C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2的麻醉深度可较好的抑制患者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丛静;邵爱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毕业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笔者通过指导高职院校助产专业毕业设计,发现普遍存在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要性认知程度较低、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度过低、临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等问题.通过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提出通过强调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合理安排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开设时间以及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等对助产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希望给广大助产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夏小艳;李小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析颅脑外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手术时机及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34例颅脑外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67例,研究组在患者昏迷前手术治疗;对照组在患者昏迷后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良好率47.76%、存活率97.01%、死亡率2.9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但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颅脑外伤合并颅内血肿的患者,在患者清醒时或昏迷前进行手术治疗,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柴伟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