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刘彩霞
肾动脉阻力指数是肾动脉多普勒频谱分析中常用的参数之一,近年来对肾动脉阻力指数的影响因素如肾血管阻力、血管顺应性等方面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对其在临床方面的应用有了更新的认识,如在慢性肾脏疾病、肾动脉狭窄、移植肾等方面的应用,本文就目前对肾动脉阻力指数的影响因素和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晓东;李建初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周围型肺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们医联体医院(无棣县人民医院)因周围型肺癌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35例,术前完善必要检查排除手术禁忌,术中巡回和器械护士配合手术医师完成手术.结果 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均康复出院.结论 主动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红姿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服务对老年人体检有效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来本院体检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化体检服务,后者接受人性化体检服务.评价两组体检者干预前后体检有效度的区别.结果 医生对观察组体检者精神面貌、言行举止的评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检者体检当时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检内科医生为体检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可有效提高体检者满意度,使体检者心情趋于平静,使体检数据更符合并反映其当前应有的健康水平,从而提高体检的效果与目的.
作者:龚波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经检查确诊的感染性疾病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含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150例和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50例,另选择同时间段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儿童均进行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对检验结果 进行判断.结果细菌感染患儿C-反应蛋白、血常规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患儿及对照组,而血清前白蛋白又明显低于非细菌感染患儿及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灵敏度为90.67%、特异度为90.0%、符合率为95.50%,诊断价值较高.结论 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高海元;黄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生物力学,为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牵引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前腰部肌群生物力学性能和患者VA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整体有效率84.5%;相比于治疗前患者腰背屈/伸峰力矩比值(flexion to extension,F/E)降低,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和前峰力矩(peak torque,P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患者VAS评分相比于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助于改善患者腰背肌群屈伸协调能力和做功效率,减轻患者的疾病疼痛,恢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背肌群生物力学性能.
作者:司素梅;李海文;萧博睿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护理中沟通技巧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5月来我院体检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6例,其中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沟通技巧,比较两组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和体检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人员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检质量比较,实验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体检护理中运用沟通技巧,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够便于体检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董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活检术规范化培训流程并建立培训体系.方法 针对厦门中医院肝病中心47名医护人员制定经皮肝穿活检术详细培训课程,包括理论授课,超声引导下离体牛肝脏穿刺实践培训,理论和实践考试3部分内容.理论考试(肝穿理论知识考试和超声图像识别考试)与实践考试均为90分以上为合格(每项满分100分),90分以下为不合格.考试合格者再进行6个月临床实践操作,如果活检组织条合格,未出现需要处理的并发症,可以从事活体肝脏穿刺,如果组织条不合格或出现需要处理的并发症为不合格者,不能从事活体肝脏穿刺,全部课程重新培训,考试及实践.结果 47名培训者理论考核分平均为(90.5±1.35)分,超声图像识别平均(95.0±1.50)分,实践考试平均分为(97.87±0.62)分.实践培训第一轮垂直标本穿刺平均命中率22.93%,第二轮垂直标本穿刺平均命中率80.60%;实践培训第一轮非垂直标本穿刺平均命中率16.20%,第二轮非垂直标本穿刺平均命中率86.54%;实践考核命中率97.87%.第一轮垂直标本穿刺平均命中率22.93%,第二轮垂直标本穿刺平均命中率80.59%;第二轮垂直标本穿刺平均命中率与第一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践培训第一轮非垂直标本穿刺平均命中率16.20%,第二轮非垂直标本穿刺平均命中率86.54%;第二轮非垂直标本穿刺平均命中率与第一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建立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活检术规范化培训体系非常必要.
作者:常建东;郭争捷;陈小燕;张艳平;许梅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硬核白内障采用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视力、散光度、眼压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视力高于对照组,散光度、眼压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硬核白内障采用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喻圣斌;游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ICU多发伤患者伴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 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ICU收治的45例多发伤伴发肺部感染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以了解肺部感染具体原因及临床治疗对策.结果 45例患者肺部感染原因涉及:创伤/原发伤后急救、误吸、侵入性操作、手术干预及治疗、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等;治疗后,抢救无效死亡7例,好转出院38例.结论 临床经回顾性分析且了解ICU多发伤患者伴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后,对具体原因展开治疗,如原发伤治疗、早期气管切开、呼吸辅助支持、呼吸道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等,均可有效防治肺部感染.
作者:段俊斐;何永辉;罗欣民;王松官;郑金国;夏维海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研究2015年1月—2017年4月老年肠癌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麻醉深度D0)、B(麻醉深度D2)、C组(麻醉深度E1).对比3组患者应激反应.结果 C组手术结束及术后1天的ACTH、ET-1显著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腹后、手术结束时B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与A组、C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2的麻醉深度可较好的抑制患者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丛静;邵爱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与分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牵引、按摩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观察对象,运用双盲法将58例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按摩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2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牵引联合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白小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15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8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采取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张红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自从2010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要求统一计算机化管理《出生医学证明》,通过收集兴安盟2010年1月—2016年12月签发情况,发现《出生医学证明》诸多管理不规范之处:包括证章不分离、换发证件和废证概念混淆、证明材料真伪不清、父母身份信息不全或有误等,文章探讨亲子鉴定的方式规避上述问题,并以此杜绝为抱养、偷窃、拐卖儿出具证件的可能.
作者:王秀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肺超声(LUS)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7例疑诊CAP的患儿行LUS和CXR检查,比较二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儿童CAP的声像图特征是多重或融合B线,低回声区.LUS诊断CAP的敏感性94.8%,特异性94.2%;CXR诊断CAP的敏感性80.0%,特异性90.4%,敏感性有统计学意义(χ2=13.08,P<0.01),特异性无统计学意义(χ2=0.13,P>0.05).结论 LUS对CAP的诊断准确性不低于CXR.LUS便捷、无辐射,是儿童CAP理想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张志轶;金利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自发再通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7年1月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STEMI患者47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ornary arteriongraphy,CAG)结果 ,分为自发再通(spontaneous reperfusion,SR)组117例,未自发再通(none spontaneous reperfusion,NSR)组354例.对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SR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比例高于NSR组,而NLR、HS-CRP、CTnI、CK-MB、LDL-C低于NSR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应用抗血小板药物、HSCRP、NLR<6.3是SR的独立预测因素,NLR对STEMI患者冠脉SR的ROC曲线佳截点为6.36,其预测SR的灵敏度为62.39%,特异度为77.12%.结论 NLR有助于预测IRA自发再通.
作者:孙世坤;李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分析新生儿PICC技术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培训成效.方法 制定新生儿PICC技术临床实践的教学方案,并对全省14名学员进行为期3周的全脱产规范化培训,后通过临床理论技能考核和问卷的形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通过新生儿PICC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封闭式的培训,全体学员通过理论及技能考核,顺利取得结业证书,教学方案得到全体学员的好评.结论 采用我院新生儿PICC技术临床实践教学方案进行培训,既能够帮助学员掌握技能取得结业证书,也能够得到学员的普遍认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林琴;林颖;康玉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对冠心病患者采取依折麦布+氟伐他汀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远程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氟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对比两组的血脂改善情况和发生的不良反应概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在4项血脂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使用氟伐他汀的基础上,针对冠心病患者再联合实施依折麦布的方案治疗,其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刘博;赵永伟;李大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肿瘤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2例白细胞减少并发感染的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年龄越大,血清白蛋白越低,住院时间、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越长,pTNM分期愈大发生白细胞减少并发感染几率越高;有皮肤或黏膜溃疡者,进行侵入性操作者也有较高的感染率.结论 对于化疗肿瘤患者,在临床工作中,要积极对症治疗,将口腔、皮肤等护理工作做好,以减少白细胞并发感染率.
作者:陈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系统评价机械辅助排痰对预防肺炎的效果.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1989年1月—2016年11月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符合标准的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5篇,共934例患者,其中治疗组(机械排痰组)471例,肺炎发生率10.40%,对照组(常规治疗组)463例,肺炎发生率24.41%.Meta分析发现两组间肺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RR)=0.43,95%可信区间(0.31,0.58),P<0.01].结论 机械辅助排痰可降低肺炎发生率.
作者:李瑾;罗远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普外科接收的63例实习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应用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对照组31例应用传统L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病例分析成绩、临床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其课前准备时间长于对照组,主动发言次数多于对照组,教学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教学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教学满意度96.88%,高于对照组74.19%,两组教学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普外科教学,可取得显著的效果,教学满意度高.
作者:傅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