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元;黄晶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诊治并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48例,其中包括子宫内膜息肉23例,内膜增生16例,子宫内膜癌3例以及黏膜下肌瘤6例.对其术前的阴道超声诊断结果 及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在对本组48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诊断中,超声正确诊断41例,包括子宫内膜息肉20例(86.96%),内膜增生14例(87.50%),内膜癌2例(66.67%)以及黏膜下肌瘤5例(83.33%),诊断总准确率85.42%(41/48).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首选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宁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在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中应用CT影像学检查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为本院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参与收治的5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的实验组,选取同期参与收治的5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的参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CT影像学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胸膜凹陷征、空洞征、空泡征、毛刺征、分叶征等检出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胸膜凹陷征检出率72.00%、空洞征检出率38.00%、空泡征检出率24.00%、毛刺征检出率56.00%、分叶征检出率68.00%等指标,高于参照组患者胸膜凹陷征检出率42.00%、空洞征检出率20.00%、空泡征检出率4.00%、毛刺征检出率14.00%、分叶征检出率28.00%,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肺结核合并肺癌诊断中CT影像学检查的应用价值比较高,依据胸膜凹陷征、空洞征、空泡征、毛刺征、分叶征情况来进行诊断,是理想的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一种技术.
作者:李才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方法 于2014年10月—2017年7月,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早期组在发病72 h内实施手术,延迟组在发病72 h后实施手术,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相比于延迟组,早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P<0.05),其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均降低(P<0.05).结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尽量在发病后72 h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减少中转开腹和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健;李加洲;吴先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及病理资料.结果 18例原发性胆囊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特征,术前确诊病例极少,原发性胆囊癌的确诊主要依据术后的病理学检查,镜下为不同分化程度的腺癌.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术前临床和影像学诊断率较低,预后差,术后病理巨检和取材的规范化是确诊原发性胆囊癌,防止漏诊的重要途径.
作者:高萍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自发再通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7年1月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STEMI患者47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ornary arteriongraphy,CAG)结果 ,分为自发再通(spontaneous reperfusion,SR)组117例,未自发再通(none spontaneous reperfusion,NSR)组354例.对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SR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比例高于NSR组,而NLR、HS-CRP、CTnI、CK-MB、LDL-C低于NSR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应用抗血小板药物、HSCRP、NLR<6.3是SR的独立预测因素,NLR对STEMI患者冠脉SR的ROC曲线佳截点为6.36,其预测SR的灵敏度为62.39%,特异度为77.12%.结论 NLR有助于预测IRA自发再通.
作者:孙世坤;李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在内分泌科护理临床带教过程中应用分层次教学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2016年9月我院内分泌科接收的80例护理实习生纳入本次研究,根据其学历水平分为本科、大专、中专3个层次,选派优秀的带教人员分别负责每个层次教学工作,按照分层次教学原则对所有护理实习生实施教学方案.结果 采用分层次教学后,3个层次护理实习生的学习成绩均有所提高,在理论知识、临床操作、专科护理、岗位职责方面取得明显进步;且83.75%的护理实习生对带教人员的综合能力表示认可,予以较高的评价.结论 在医院内分泌科护理临床带教过程中应用分层次教学模式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护理实习生的实操水平,也为其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作者:屈春晓;李焕楠;陶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比观察宫腔镜术前使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与不使用电刺激对疼痛及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接收的进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中的患者在进行宫腔镜术之前使用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照组则只是进行取穴,但是不进行电刺激.结果 试验组中的患者在术后恶心呕吐的概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宫腔镜术前使用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恶心呕吐有着缓解的作用,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缓解术后的症状.
作者:纪秀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实施超声技术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儿科2015年12月—2017年5月门诊治疗的32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Ⅰ组)纳入研究,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对比本组治疗前后的淋巴结纵、横径,并与同期32例健康体检小儿(Ⅱ组)的超声诊断资料作比较评估.结果 与Ⅱ组相比,Ⅰ组的横径、纵径均明显增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平均纵横比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的横径、纵径均明显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技术操作简单、无创,可重复性好,能够作为诊断及鉴别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一种辅助检查技术.
作者:严建荣;金建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脑室内出血并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内镜组和传统组,传统组采用脑室体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血肿的方法,而内镜组则采用额入法或者枕入法使用神经内镜清除脑室内血肿,分别对比两组病例的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肿清除情况、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术后脑积水率、及术后6个月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结果 内镜组患者术后第1天以及第3天的血肿消除高于传统组,同时术后出现脑积水以及颅内感染的现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术后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随访,内镜组患者的预后效果优于传统组,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进行比较,内镜组的死亡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内出血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治愈好转率、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作者:刘祥璐;盛罗平;陈雪林;顾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分娩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10例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糖皮素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36%、疗效满意度为98.18%,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8.18%、疗效满意度80.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治疗,其疗效较糖皮素激素更为显著.
作者:李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95.65%高于对照组78.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其疗效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赵静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不同比例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情转归和差异.方法 回顾随访5年的预混赖脯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低比例预混(LM25)组和中比例预混(LM50)组,统计两组患者的病情转归,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5年后,两组患者的较初始治疗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25组更改胰岛素治疗方案12例,LM50组4例,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50比LM25更少增加胰岛素用量、注射次数、口服降糖药,更少低血糖发生,更少更改胰岛素治疗方案.
作者:杨轶青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远端胃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Roux-en-Y术式,对照组23例采用BilrothⅡ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0%,对照组选用BilrothⅡ式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 远端胃癌Roux-en-Y吻合较BilrothⅡ式消化道重建,能够降低术后返流等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永健;徐东楚;于海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他克莫司治疗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N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6月收治的激素抵抗型NS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他克莫司进行治疗,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68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4%;治疗后,总胆固醇、24 h尿蛋白水平下降,血浆白蛋白水平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克莫司治疗老年激素抵抗型NS患者的疗效确切.
作者:王群元;杨春艳;郭树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索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缓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老年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抽签化分组,每组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和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aCO2(38.48±3.21)mmHg、PaO2(99.65±5.12)mmHg、FEV1/FVC(83.52±3.15)%、FEV1(98.46±1.23)%、总有效率(98.00%)、哮喘持续时间(2.74±1.22)min/次、哮喘发作次数(1.23±0.57)次/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老年哮喘患者实施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刘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专升本教育由3年专科教育和2年本科教育组成,是在专科教育基础上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再提高的学习过程,属于继续教育范畴,皖南医学院承担着安徽省部分医学专业专升本教育的重要任务.医学微生物学作为医学教育中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在医学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本文将结合专升本教育、护理专业及医学微生物学学科的特点,以本校具体教学实践为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杨竹;杨成;黄新亮;刘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活检术规范化培训流程并建立培训体系.方法 针对厦门中医院肝病中心47名医护人员制定经皮肝穿活检术详细培训课程,包括理论授课,超声引导下离体牛肝脏穿刺实践培训,理论和实践考试3部分内容.理论考试(肝穿理论知识考试和超声图像识别考试)与实践考试均为90分以上为合格(每项满分100分),90分以下为不合格.考试合格者再进行6个月临床实践操作,如果活检组织条合格,未出现需要处理的并发症,可以从事活体肝脏穿刺,如果组织条不合格或出现需要处理的并发症为不合格者,不能从事活体肝脏穿刺,全部课程重新培训,考试及实践.结果 47名培训者理论考核分平均为(90.5±1.35)分,超声图像识别平均(95.0±1.50)分,实践考试平均分为(97.87±0.62)分.实践培训第一轮垂直标本穿刺平均命中率22.93%,第二轮垂直标本穿刺平均命中率80.60%;实践培训第一轮非垂直标本穿刺平均命中率16.20%,第二轮非垂直标本穿刺平均命中率86.54%;实践考核命中率97.87%.第一轮垂直标本穿刺平均命中率22.93%,第二轮垂直标本穿刺平均命中率80.59%;第二轮垂直标本穿刺平均命中率与第一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践培训第一轮非垂直标本穿刺平均命中率16.20%,第二轮非垂直标本穿刺平均命中率86.54%;第二轮非垂直标本穿刺平均命中率与第一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建立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活检术规范化培训体系非常必要.
作者:常建东;郭争捷;陈小燕;张艳平;许梅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讨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术后疼痛镇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手术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方法,实验组给予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镇痛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2 h、4 h、8 h和24 h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癌手术中采取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作者:潘立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在开展精神分裂症治疗工作期间,观察阿立哌唑+利培酮药物联合施治后表现出的安全性以及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1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数字奇偶法展开分组;对照组(82例):应用利培酮药物施治;观察组(81例):应用阿立哌唑+利培酮药物施治;对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展开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比较,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改善程度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充分应用阿立哌唑+利培酮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施治,对于精神分裂症疗效提高以及安全性的改善可以做出双重保证,从而优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能力以及生活能力.
作者:袁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分析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progressive hemorrhage injury,PHI)的临床特点.方法 根据脑损伤类型及受伤机制分析我院108例颅脑损伤患者中出现PHI 52例者临床资料.结果 额、颞叶脑挫裂伤或伴有硬膜外/下血肿、颞顶叶脑挫裂伤、急性硬膜外/下血肿、SAH、单纯颅骨骨折的发生率分别为:56.1%、40.6%、57.9%、37.5%、25.0%,占PHI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4.2%、25.0%、21.2%、5.8%、3.8%.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chnoid hemorrhage,SAH)合并其他颅内损伤、颅骨骨折合并其他颅内损伤、加速性损伤、减速性损伤、混合性损伤、对冲伤发生率分别为:57.8%、55.4%、33.3%、60.0%、33.3%、63.2%,占PHI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0.0、59.6、17.3、69.2、13.5、82.7%.结论 颞顶叶脑挫裂伤,额、颞叶脑挫裂伤或伴有硬膜外/下血肿,急性硬膜外/下血肿PHI发生率依次提高,SAH合并其他颅内损伤、减速性损伤、对冲伤的PHI发生率更高.
作者:赵秀军;王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