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生物力学分析

司素梅;李海文;萧博睿

关键词:腰椎牵引, 腰椎间盘突出症, 生物力学, 腰椎肌群
摘要:目的 分析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生物力学,为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牵引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前腰部肌群生物力学性能和患者VA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整体有效率84.5%;相比于治疗前患者腰背屈/伸峰力矩比值(flexion to extension,F/E)降低,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和前峰力矩(peak torque,P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患者VAS评分相比于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助于改善患者腰背肌群屈伸协调能力和做功效率,减轻患者的疾病疼痛,恢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背肌群生物力学性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2011—2015年襄阳市襄州区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襄阳市襄州区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襄州区2011—2015年上报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全区5年间传染病总发病数为24269例,年均发病率为531.13/10万,2011—2015年传染病年发病率分别为585.33/10万、532.84/10万、426.66/10万、594.41/10万、516.87/10万;死亡41例,年均死亡率为0.90/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6538例,丙类传染病6种17731例.以肠道传染病为主(17163例)占70.72%,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4494例)占18.52%,第3是血液与性传播传染病(2465例)占10.16%;发病前5位的是手足口病(325.52/10万)、肺结核(72.61/10万)、病毒性肝炎(52.57/10万)、其它感染性腹泻(37.62/10万)和流行性腮腺炎(21.45/10万).结论 襄阳市襄州区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男多于女、城区高于农村以及以儿童、农民和学生发病为主等特点,控制手足口病、肺结核、乙肝、其它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儿童、农民和学生身体健康是该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作者:李志芳;刘光定;李苌辉;姚秀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PDCA循环在降低给药差错率中的运用

    目的 降低住院患者给药差错率,保证住院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将2015年本科室所有住院给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所有住院给药患者作为实验组,2015年采用常规方法对给药质量持续改进进行管理,2016年应用PDCA循环对给药质量持续改进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给药差错率高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2016年住院患者给药差错发生率低于2015年住院患者给药差错发(P<0.05).结论 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可以降低住院患者的给药差错发生率,可有效提高药物治疗质量,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作者:曾丽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理临床带教分层次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在内分泌科护理临床带教过程中应用分层次教学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2016年9月我院内分泌科接收的80例护理实习生纳入本次研究,根据其学历水平分为本科、大专、中专3个层次,选派优秀的带教人员分别负责每个层次教学工作,按照分层次教学原则对所有护理实习生实施教学方案.结果 采用分层次教学后,3个层次护理实习生的学习成绩均有所提高,在理论知识、临床操作、专科护理、岗位职责方面取得明显进步;且83.75%的护理实习生对带教人员的综合能力表示认可,予以较高的评价.结论 在医院内分泌科护理临床带教过程中应用分层次教学模式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护理实习生的实操水平,也为其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作者:屈春晓;李焕楠;陶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手工清洗的方法研究

    目的 探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手工清洗方法 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7年3月—2017年5月需清洗的120件管腔器械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0件.参照组不做任何预清洗,直接放入全自动清洗消毒机中清洗.研究组给予手工清洗,对两组管腔器械清洗合格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研究组管腔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6.7%,高于参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应用手工清洗的效果非常好,可明显提高清洗质量.

    作者:黄陆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诊断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价值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经检查确诊的感染性疾病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含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150例和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50例,另选择同时间段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儿童均进行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对检验结果 进行判断.结果细菌感染患儿C-反应蛋白、血常规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患儿及对照组,而血清前白蛋白又明显低于非细菌感染患儿及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灵敏度为90.67%、特异度为90.0%、符合率为95.50%,诊断价值较高.结论 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高海元;黄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术后疼痛镇痛的影响观察

    目的 讨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术后疼痛镇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手术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方法,实验组给予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镇痛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2 h、4 h、8 h和24 h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癌手术中采取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作者:潘立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三导向模式下人文课程信息化课堂可行性分析

    从以职业精神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块入手,分析当前人文课程信息化存在的教学效果不佳、学习效率不高、实践活动效用较低等若干问题,针对这些存在问题探寻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人文课程信息化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凭借多元化内容组织教学、开展多种实践活动配合教学的特点,找到三导向模式下人文课程信息化课堂建设的优势所在,从而推进实践的不断发展,结合已开展的实践成果总结经验,为健全完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作者:宋佳佳;曹加亮;霍然;胡亚凡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分娩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 对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分娩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10例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糖皮素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36%、疗效满意度为98.18%,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8.18%、疗效满意度80.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治疗,其疗效较糖皮素激素更为显著.

    作者:李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微信在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应用分析

    自2015年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同时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发现了很多的新问题,如统一大课模式受时间空间限制、临床专业繁多,各有特点,不适合完全统一教学、临床导师面对面教育学生的时间不足等问题.微信在研究生中广泛应用,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拥有,具有移动性、时间不受限、实时交流等特点,可传输文字、音频、视频等功能,非常适合应用于教学,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微信应用于教学还有很多优势,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等,应该更系统深入的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

    作者:管仁政;林荣军;胡素娟;刘小梅;金蓉;路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兴安盟《出生医学证明》签发问题分析与对策

    自从2010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要求统一计算机化管理《出生医学证明》,通过收集兴安盟2010年1月—2016年12月签发情况,发现《出生医学证明》诸多管理不规范之处:包括证章不分离、换发证件和废证概念混淆、证明材料真伪不清、父母身份信息不全或有误等,文章探讨亲子鉴定的方式规避上述问题,并以此杜绝为抱养、偷窃、拐卖儿出具证件的可能.

    作者:王秀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怀旧护理疗法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怀旧护理疗法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4月收治的74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怀旧护理疗法,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认知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怀旧护理疗法可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也能改善其认知功能.

    作者:陶荣;程琦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远端胃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远端胃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Roux-en-Y术式,对照组23例采用BilrothⅡ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0%,对照组选用BilrothⅡ式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 远端胃癌Roux-en-Y吻合较BilrothⅡ式消化道重建,能够降低术后返流等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永健;徐东楚;于海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跟骨骨折的X线及CT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X线及CT诊断跟骨骨折的相关问题.方法 择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全部患者均进行X线以及CT诊断扫描.结果 全部患者中距下关节骨折患者32例,其中跟骨结节水平骨折占12例,跟骨结节内侧突骨折占8例,前突骨折占7例,载距突骨折占5例;距下关节内骨折患者48例,其中跟骨外侧距下关节面塌陷骨折占26例,跟骨全距下关节面塌陷骨折占22例.X线检查与CT诊断的准确率为76.25%,100%,其中X线检查出根骨结节水平骨折、跟骨结节内侧突骨折、前突骨折、载距突骨折、跟骨外侧距下关节面塌陷骨折、跟骨全距下关节面塌陷骨折的准确率分别为75%,75%,71.43%,80%,84.62%,68.18%;CT诊断各类骨折均为100%.结论 X线及CT诊断跟骨骨折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曾辉;胡付聪;陈金金;王振国;韦一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阑尾切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阑尾切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病患接受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分析具体结果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优良率较高,P<0.05,对照组病患牵拉阑尾时心率降低,相较于手术前和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更短,麻醉平面更高,P<0.05;两组受试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阑尾切除术者,以腰硬联合麻醉法处理,阻滞平面更高,临床效果好,安全性强,镇痛以及肌松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张振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临床耳鼻喉科学教学中CBL联合MST应用的探讨

    目的 探讨在临床耳鼻喉科学教学中医学模拟教学(MST)联合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CBL)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级本科生106名,随机分作CM组(n=53)和C组(n=53),CM组和C组分别采用CBL联合MST教学和单一CBL教学,并从主客观两方面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CM组客观试卷考试成绩和主观调查评价成绩均高于C组(P<0.05).结论 与单一CBL教学相比,CBL联合MST教学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理论结合临床,缩短进入临床的适应时间.

    作者:罗花南;刘海琴;施叶雯;任晓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温病气分发热患者以三石汤治疗的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对温病气分发热患者应用三石汤做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50例温病气分发热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将应用三石汤做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体温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应用三石汤做治疗的观察组其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三石汤治疗气分发热,具有较好的效果.但三石汤药性偏向于寒凉,因此应按照病去为止为原则,不宜长时间服用.

    作者:孙彧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CBL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CBL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校接收消化内科临床学习的在校学生96名进行研究,按照学号尾数单双数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8名,行传统教学法教学,观察组48名,行以病例为基础教学法(CBL)教学,对比两组教学成果.结果 两组学生在理论考试成绩及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问卷调查表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CBL教学方式实施消化内科临床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的掌握.

    作者:张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ICU多发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与治疗对策

    目的 对ICU多发伤患者伴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 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ICU收治的45例多发伤伴发肺部感染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以了解肺部感染具体原因及临床治疗对策.结果 45例患者肺部感染原因涉及:创伤/原发伤后急救、误吸、侵入性操作、手术干预及治疗、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等;治疗后,抢救无效死亡7例,好转出院38例.结论 临床经回顾性分析且了解ICU多发伤患者伴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后,对具体原因展开治疗,如原发伤治疗、早期气管切开、呼吸辅助支持、呼吸道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等,均可有效防治肺部感染.

    作者:段俊斐;何永辉;罗欣民;王松官;郑金国;夏维海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95.65%高于对照组78.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其疗效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赵静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PBL教学方法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问题式教学法(PBL)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的92例护理专业学生,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PBL教学法,n=46)与对照组(常规教学法,n=46).对比教学质量.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优良率分别为97.8%、73.9%,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践考试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护理实验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的效果理想.

    作者:王春晓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