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奇;张斯琴;石淑宵;王志强;路阳;刘婧;王建六
目的 研究新生儿院内感染因素分析与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8月—2016年11月本院接生新生儿68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一般资料收集,对比有无感染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情况,有差异项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新生儿感染的影响因素.对新生儿感染预防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所选研究对象共纳入68例新生儿,其中发生院内感染患儿23例,占33.82%.新生儿有无院内感染在体质量、胎龄、日龄、羊水污染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将上述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体质量、胎龄、日龄、羊水污染均是引起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影响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因素很多,进行提前预防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
作者:徐国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4月78例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9例.L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K+L组采用康复新液、雷贝拉唑联合治疗.比较两组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治疗效果;溃疡痊愈时间、显效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等炎性指标.结果 K+L组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治疗效果优于L组,P<0.05;K+L组溃疡痊愈时间、显效时间短于L组,P<0.05;干预前两组白细胞介素-6、CRP等炎性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K+L组白细胞介素-6、CRP等炎性指标优于L组,P<0.05.结论 康复新液、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的疗效确切,可加速溃疡愈合,降低机体炎症水平,缩短疗程.
作者:郎海燕;葛玉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本文总结文献材料和临床材料分析胆石症超声检出情况,并总结分析危险因素.胆石症的发病与胆固醇和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消化不良、过度肥胖、妊娠、长期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肠外营养过盛、糖尿病、高脂血症、或者长期胃部手术等密切相关.对胆石症超声检出情况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调查,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
作者:徐丹凤;许银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性肿瘤应用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92例临床资料,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研究组给予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状腺开放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引流量、出血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分 别 为(27.47±5.24)ml、(11.52±2.37)ml、(52.96±11.75)min、(2.33±0.47)d、(3.55±0.82)d、(3.24±0.74)cm,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52%(3/46),低于对照组的17.39%(8/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效果好,且并发症少.
作者:耿立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电切对慢性鼻炎的疗效以及预后分析.方法 选取慢性鼻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以及SCT情况,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SC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鼻炎患者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其临床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作者:李凡玲;田虎;印爱军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通过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分析研究实施的方式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对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比后患者的康复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在整体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还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颜红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以芍药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以及服药后对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6例,随机等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芍药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治疗,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8水平,以2周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与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间及组内Mayo评分及血清TNF-α、IL-8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服用芍药汤加减方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及提高治疗效果,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王文远;吴燕敏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究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手术配合及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40例患者手术时间1.6~5.1 h,平均(3.2±0.4)h;出血量200~2800 ml,平均出血量(380.0±45.0) ml.治愈患者30例,好转患者10例.术后出现内固定物松动0例,发生术后伤口感染1例.结论 尽早进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康复有利,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是一项技术要求和配合要求都较高的手术,要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需要护理人员达的高度配合.
作者:张惠芬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提升门诊导医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94例门诊患者,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利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平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导医服务,研究组在常规服务基础之上融入优质护理服务.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导医就诊服务质量、分诊护理质量、护理行为规范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门诊导医工作中融入优质护理服务,可确保其工作有序、顺利开展,患者护理满意度与门诊导医护理质量均得到了提高.
作者:李玉琴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2月—2017年5月84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手术+药物组采用宫腔镜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比较两组成功妊娠率;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术后乳房胀痛、出血、过度水化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手术+药物组成功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手术+药物组成功妊娠率50.00%;对照组成功妊娠率35.71%.手术+药物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9.42±3.52)mm,高于对照组的(6.12±1.52) mm,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药物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腔镜联合屈螺酮炔雌醇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增厚子宫内膜,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妊娠率.
作者:刘莹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究分析阶段目标教学法在医学院学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名医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分设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随机分配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研究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开展阶段目标教学法.结果 研究组考核成绩合格率、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教学相比,阶段目标教学法在临床学生实习中的应用价值大.
作者:杨盛兰;闵江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2例肾癌的二维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的特点.结果 向肾外突出导致肾脏轮廓局限性增大,外形失常、肾包膜回声不连续、病灶形态不规则与肾窦界限不清6例;病灶呈类圆形,有球体感、肾包膜连续伴局部凸起23例;向集合系统侧凸起3例.病灶内部为低回声26例,中等回声4例,中等回声伴部分囊性变2例.CDFI:32例肾癌病灶内及周边均可探测到彩色血流信号.有22例病灶周边及内部可见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 ;10例病灶内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采用B-flower技术后探测到病灶微小血管内线状低速血流信号.结论根据肾癌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技术及B-flower技术,在肾癌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肾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吕淑兰;罗克文;谢轶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90例,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康复效果、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止血、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胡镱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在输卵管原因不孕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2月98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研究组则采取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治疗.比较两组输卵管原因不孕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输卵管再通率及1年内妊娠率.结果 研究组输卵管原因不孕症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输卵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研究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应用在输卵管原因不孕症中具有微创性、安全性,操作简单的特点,可提高输卵管再通率和妊娠率.
作者:刘舟静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对比间歇性与持续性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新生儿黄疸患儿67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n=34)选用持续性方案蓝光照射治疗,而研究组(n=33)则予以间歇性蓝光照射,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总疗效96.97%,对照组为94.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总胆红素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胆红素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12.12%,低于对照组的44.12%.结论 两种蓝光照射方案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相当,但间歇照射治疗不良反应几率更低,能够减轻患儿的痛苦,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作者:苏祥菊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海南省护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抽取海南省护理本科生36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4.4%的护理本科生认为有必要配备导师,但对导师制了解程度较低.57.2%的学生对导师制培养现状不满意.师生交流不足.59.7%~74.5%学生认为导师制对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价值观、临床护理能力、人文关怀、沟通协调能力、阅读科研文献、论文写作七个方面能力有较大以上程度的培养.结论 导师制是提高护理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应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导师制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在学生了解导师制的前提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关指导内容,做到因材施教,体现导师工作的时效性、方向性、科学性.
作者:张艳;涂秀冰;宋敏敏;张彩虹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在产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实物模型和传统带教结合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来我院产科接受临床学习的学生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仅实施传统带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实物模型教学,分析临床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操作成绩、技能掌握、沟通能力、实习态度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科临床教学时,通过实物模型与传统带教法相结合的手段可明显提升实习学生成绩,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栗娜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六味能消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0例开展研究,分为A组和B组,每组35例.A组运用六味能消胶囊治疗, B组运用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本研究中,治疗后,A组相比B组,中医症候评分明显下降,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33例,总有效率为94.29%, B组总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71.43%,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治疗中,六味能消胶囊有确切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金向东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大鼠弥漫性脑损伤脑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时程变化.方法 参照Mamarou方法制作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蛋白在损伤脑组织中的分布,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弥漫性脑损伤后3 h皮层细胞Caspase-3表达增高,72 h达高峰,持续高表达至7 d.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细胞凋亡在损伤后3 h增加,24~72 h为高峰期.结论 弥漫性脑损伤后皮层Caspase-3表达增高,细胞凋亡率增高,细胞凋亡参与了脑损伤后的继发病理损害过程.
作者:李金星;赵海梅;张方成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本文主要探析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患者之中应用带袢钢板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了解带袢钢板应用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治疗的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患者(53例)进行研究,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使用X线片进行带袢钢板距离锁骨远端距离、锁骨袢钢板中点至锁骨远端长度术后半年复位的丢失量,应用CONSTANT肩关节进行评分了解功能状况.结果 53例患者接受了带袢钢板治疗获得良好复位,术后3天、6个月及平均丢失喙锁距离分别为(28.39±4.13)mm、(29.72±4.19) mm、(1.31±1.13)mm.锁骨袢钢板固定点、锁骨外援相对距离为(0.22±0.03)mm,CONSTANT的肩关节评分在术前和术后分别(30.67±6.19)分、(91.05±5.20)分,将术前和术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患者采用带袢钢板进行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满意,能够减少术后复位丢失.
作者:曾庆刚 刊期: 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