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天佳;余礼梅;伍明
在医学教育之中临床教学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确保临床教学质量,临床教学基地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不断地强化临床教学管理与基地建设,才可以真正地改善医学教学质量.为此,需要结合医院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强化教学基地建设,才可以更好的为临床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在文中,从医院基本情况出发,从多个方面的实践教学经验出发,就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几点经验进行介绍,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提供借鉴,促进临床教学工作的开展.
作者:郭翠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采用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临床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6.67%);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及Ward三角区骨密度值均有所提高,观察组增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能有效改善患者骨密度指标及预后生存质量.
作者:魏庆芳;王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平衡功能训练,治疗组采用平衡仪内置的训练方案进行平衡功能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测定平衡功能.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BS较训练前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平衡仪训练较传统的平衡训练能更好地改善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
作者:刘苏玮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总结四肢软组织缺损接受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的治疗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的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286例开展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情况、伤口愈合情况以及手术之后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针对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采取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治疗,能够提高伤口愈合效率,缓解患处疼痛,减少感染率,促进创面的恢复速度.
作者:刘红征;李常青;张海军;霍海涛;秦少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中晚期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中晚期肺癌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得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康复治疗专业教育是现代康复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康复医疗事业的发展,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要.2015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开始开设四年制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教育,本文结合目前国际、国内康复治疗专业教育状况及我校实际,从指导思想、建设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为我校康复治疗专业教育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
作者:梁天佳;余礼梅;伍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PDCA循环理论作为医院全面质量管理必须遵循的科学程序,是循环的、持续改进的过程.应用PDCA循环,基于对问题的分析,制定一系列工作计划和管理措施,严格按计划执行,定期检查,后对工作进行评估总结与改进,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过程.病案首页中手术及操作项目填写完整率是反映病案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通过应用PDCA循环,病案首页手术及操作项目填写完整率有了显著提高,病案质量达到目标值并维持稳定,显著提高了病案管理质量.
作者:孟楠;蒋歆昶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究个体化饮食护理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辖区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个体化饮食护理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糖、骨密度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值下降差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施用个体化饮食护理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指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骨密度提高,减轻骨质疏松情况.
作者:李琼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通过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分析研究实施的方式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对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比后患者的康复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在整体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还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颜红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总结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价值,为DN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选择60例DN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照组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对比两组DN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以及1、3年预后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1年存活率为93.33%、3年存活率为76.67%.对照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3.33%、1年存活率为90%、3年存活率为53.33%.组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3年后存活率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N患者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并提高患者远期存活率.
作者:张雪晶;王学山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在手术前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医学应对护理、手术后进行促进康复护理,分析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前后采用干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术前医学应对和术后恢复效果,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前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术前医学应对,并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减短患者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夏彬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神经细胞损伤后高表达的Ndfip1蛋白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SN-MC-1细胞(过表达Ndfip1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及SH-SY5Y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经过细胞培养及奥沙利铂作用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发现奥沙利铂对SH-SY5Y细胞、SN-MC-1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效应,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实验发现高表达Ndfip1的SH-SY5Y(SN-MC-1)细胞凋亡率有所下降.结论 奥沙利铂能够抑制神经细胞增殖,其增殖抑制效应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实现,SN-MC-1细胞过表达的Ndfip1可能与NEDD4家族蛋白结合,通过泛素化清除错误折叠的蛋白,通过抗凋亡作用来保护神经细胞.
作者:蒋新锋;程宏 刊期: 2017年第26期
肾病综合征是肾脏病学的重要内容,包含原发性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等一大类疾病,要求实习医学生在掌握其临床表现的同时还需掌握病理、病理生理等基础知识,故教学难度较大.传统的讲授教学法存在理论与临床脱节、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等缺点,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在临床实习后依然无法掌握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要点.因此,迫切需要探索一条新的临床实习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PBL)和以案例为基础(CBL)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克服了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实习生的临床思维、实践和操作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实习教学效果.
作者:杨世峰;路万虹;解立怡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糖类抗原CA125联合检测,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5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中包括16例心功能II级患者,21例心功能III级患者,21例心功能IV级患者,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5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糖类抗原CA125联合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相关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通过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糖类抗原CA125联合检测方法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判断患者的病情程度,对于患者的预后情况也有显著的检测价值.
作者:万发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究分析阶段目标教学法在医学院学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名医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分设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随机分配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研究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开展阶段目标教学法.结果 研究组考核成绩合格率、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教学相比,阶段目标教学法在临床学生实习中的应用价值大.
作者:杨盛兰;闵江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对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预后的改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 以我科2015年5月—2016年12月接收的160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并发症情况及预后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成功率达100%;对照组中1例患者因穿刺不成功而导致手术失败,手术成功率为98.75%,两组患者在手术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13.75%,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为1.25%,对照组为7.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不仅手术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较好.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加强对气管孤立性混合型乳头状瘤临床特点的认识及观察经电子支气管镜套摘除气管混合型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例中年男性气管乳头状瘤患者,经电子支气管镜下套扎切除,并复习文献.结果 气管乳头状瘤罕见,混合型乳头状瘤更为稀少,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经电子支气管镜圈套摘除后,患者咳嗽消失.治疗中无并发症.结论 成人气管混合型乳头状腺瘤罕见,早期容易误诊,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可明确诊断;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圈套器套扎切除疗效显著.
作者:王雪利;陈晓林;冯旰珠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提升门诊导医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94例门诊患者,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利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平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导医服务,研究组在常规服务基础之上融入优质护理服务.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导医就诊服务质量、分诊护理质量、护理行为规范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门诊导医工作中融入优质护理服务,可确保其工作有序、顺利开展,患者护理满意度与门诊导医护理质量均得到了提高.
作者:李玉琴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总结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疾病接受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ERCP技术的干预时机和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4月所接诊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从发病到接受ERCP治疗时间高于24小时,研究组从发病到接受ERCP治疗时间低于24小时.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中针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需要早期给予其ERCP治疗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出现,促进预后效果.
作者:曹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与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5例卵巢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收治的40例健康成年女性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人员的血清样本,对比血清HE-4、CA125的水平,分析卵巢癌中不同临床特征下的血清HE-4、CA125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HE-4、CA125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淋巴结转移相比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血清HE-4、CA125的水平均较高,临床分期中Ⅲ期+Ⅳ期相比于Ⅰ期+Ⅱ期的血清HE-4、CA125的水平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类型中浆液性及粘液性的血清HE-4、CA125的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E-4、CA125在卵巢癌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二者在术前筛查肿瘤性质及判断病变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陶陶;高嵩 刊期: 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