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韧;贾素洁
目的 观察分析临床中药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实施临床中药合理用药应对策略前处方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实施应对策略后处方为观察组,每组各124张处方.比较两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及应对策略.结果 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5.65%,低于对照组的33.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临床中药合理用药安全性的因素较多,应严格控制用量及用法、注意中西联合药物的合理性、正确炮制、坚持辨证论治原则等,提高中药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殷湘宁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使用不同材料嵌体修复后牙邻面牙体缺损的情况,给临床牙体修复提供指导信息.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牙邻面牙体缺损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共有患牙140颗.将患者分成A组、B组,A组(61例)患者共有72颗患牙,B组(61例)共有68颗患牙.A组患者接受Dialog vario嵌体修复,B组使用e-max铸瓷嵌体修复.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修复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随访率、边缘密合度、颜色匹配和继发龋几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修复体完整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邻面牙体缺损患者接受Dialog vario嵌体修复治疗,具有比较高的修复完整性.
作者:尹艳春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8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伐他汀治疗.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CIMT为(0.714±0.020)mm,斑块面积为(0.805±0.085)cm2;参照组分别为(0.852±0.028)mm,斑块面积为(0.956±0.091)cm2;实验组的TC为(4.47±0.34)mmol/L,TG为(1.43±0.36)mmol/L,LDL-C为(2.53±0.44)mmol/L,HDL-C为(1.49±0.23)mmol/L;参照组相对应的指标依次为(5.92±0.40)mmol/L,(1.78±0.41)mmol/L,(3.94±0.41)mmol/L,(1.25±0.19)mmol/L;实验组各指标数据均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显著.
作者:曲晓峰;张志勇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究慢性失眠患者采取中医外治法联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失眠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辅以护理干预.计算治疗后本组患者的临床总治疗有效率,并比较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中医外治治疗后,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且治疗与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睡眠质量优于治疗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外治慢性失眠效果显著,辅以护理干预有效地提升了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宋爱玲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患者造瘘口围手术期护理的内容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造瘘口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评估其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过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结直肠癌造瘘口患者具有较好效果,既降低造瘘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亦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获得更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赫丽杰;王海宽;张赫;胡月飞;郭文霞;丁洪波;汤维波;董艳红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以放射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为平台,引入一个量化的放射科影像报告质量控制评分模块,评估其在提高专科基地规范化轮转医师的报告书写水平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放射影像专科规培医师共7人,分别对其受训6个月及12个月时的影像报告书写质量进行数据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2个阶段的培训后,专科基地医师的报告整体质量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4.9,P<0.01);影像报告中的技术性或非技术性错误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5,P<0.01).结论 以RIS为平台的放射科影像报告质量控制系统可有效地提高专科基地规培医师的影像报告书写质量.
作者:冯琦;殷焱;严赟琦;龚红霞;周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究延续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0例,应用常规护理)与延续组(20例,应用延续护理).对比延续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延续组患者依从率(95.00%)相比常规组(60.00%)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出院半年自我护理能力评分[(120.24±2.61)分]、生活质量评分[(109.62±6.54)分]相比常规组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采取延续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赵咏梅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新发房颤(AF)的临床特征,归纳转复情况与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4月我院确诊的AMI并发AF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心肌梗死位置和房颤发生率进行对比;参照房颤发生时间是否在1天内分为房颤早发亚组(24例)与房颤晚发亚组(26例),对入组患者采用胺碘酮等西药治疗.结果 入组患者中,前壁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下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并房颤早发亚组中下壁心肌梗死率高于房颤晚发亚组(P<0.05);房颤晚发亚组中前壁心肌梗死率高于房颤早发亚组(P<0.05);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转复率较低,与无心功能不全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效果难以得到保障.结论 AMI并发AF患者中前壁心肌梗死所占比例大,应得到医疗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黄楠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在妇产科教学中使用问题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临床见习生9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区组随机化,将其分为对照组(45名)和观察组(45名).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观察组接受问题教学法,将两组见习生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教学过程中,问题教学法能够显著提升见习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思维能力,确保教学质量和水平.
作者:阿曼古丽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在妇科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妇科进行诊治的宫颈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实施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情况和抑郁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服务及时性、服务态度、管理规范性、住院环境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的SDS量表评分以及SAS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在妇科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以及抑郁程度.
作者:哈颖;欧阳玲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检测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及复发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招募本院186例行结直肠癌切除手术患者,并同步招募60例健康对照人群.收集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血清,采用ELSIA方法对IL-10水平进行检测.采用统计学方法对IL-10在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复发方面的评估作用进行研究.结果 患者血清IL-10水平高于健康对照人群(P<0.001);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对术前、术后IL-10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术后患者IL-10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健康对照人群(P<0.001);肿瘤复发患者IL-10水平高于未复发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检测血清IL-10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及评价复发风险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张秋环;李文靖;刘刚;郝亮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入我院消化科治疗的30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宗丽敏;周红艳;顾明协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讨论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住院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明确病变血管,分析各组危险因素.结果 将76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按照责任血管和病灶分为近段组13例(17.1%)、中段组27例(35.5%)、远段组19例(25.0%)、混合组17例(22.4%).近段组患者平均年龄较其他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组高脂血症发生率较其它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危险因素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循环脑梗死常累及中段和远段;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高血压、抽烟史、糖尿病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生率高.
作者:程培丽;刘迎梅 刊期: 2017年第29期
医学成人教育对于我国医学生提高文化知识、保证医学教育质量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在职医务人员进行学历提升的快速渠道中的一种.但目前医学成人教育机构存在办学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致使不能有效促进医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达到丰富知识的目标.文章旨在通过对我国现下医学成人教育现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影响医学成人教育质量的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后再采取相应措施,对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转变办学理念,从而提升医学成人教育质量有积极作用.
作者:钱怡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对成年人接受口腔正畸治疗后生活质量受到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500例成年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中,抽取100例进行OHIP-49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接受正畸治疗后,日常生活中的进食和口腔清洁都受到了很大影响,疗程在0.5年内和2.5年以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比较大,而0.5~2.5年正畸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相对较小.在OHIP-49调查中,治疗前后的功能限制、心理不适和身心缺陷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治疗影响成人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在矫治初期、长疗程中表现更为明显.
作者:杨柏松;张丽波;竭淑菊;管亚静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所取得的效果,以及对比分析常规管理和护理风险管理两者的不同,期望能为医院儿科门诊静脉输液的护理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 .方法选取2015年6月19日—2017年6月22日于本院的儿科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200例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儿科进行治疗的先后顺序展开分组,参照组100例儿科患儿行常规护理管理,而其余的100例患儿纳入实验组行护理风险管理.对参照组和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展开详细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管理之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升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管理管理水平,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危险事件的发生机率,可有效的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曾巧灵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小儿惊厥的发生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入的2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对比发生惊厥的小儿与未发生惊厥的小儿的一般资料的差异,将有差异项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惊厥影响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中,37例新生儿发生惊厥,占14.23%;未发生惊厥有223例,占85.70%.惊厥和未惊厥新生儿在脑部感染、高热、癫痫、低钙、低钠、贫血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脑部感染、高热、癫痫、低钙、低钠、贫血情况均是小儿惊厥影响因素.结论 小儿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发生惊厥现象,应针对性给予相关预防措施,减少惊厥发生率.
作者:赵青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治疗方法 在肛裂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肛裂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肛裂侧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括约肌松解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痊愈37例,好转1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者痊愈28例,好转17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裂切除合并括约肌松解术治疗肛裂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
作者:李剑锋;李科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矫正枕后位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体位分娩,观察组实施改变体位矫正枕后位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结果 观察组产妇分娩方式中,自然分娩产妇例数为17例,常规组中,自然分娩产妇例数为10例,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常规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程中,使用改变产妇体位矫正枕后位分娩方式,指导产妇借助侧卧体位有效的对枕后位进行了矫正,能够减少难产事件,有利于阴道自然分娩的顺利进行.
作者:王凤英 刊期: 2017年第29期
基因导向的个体化用药实践性非常强,其专业培训教育过程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目前临床药师参与基因个体化用药指导的现状和特点,结合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出以小组的形式,通过文献阅读的形式学习,以实地考察观摩的形式,了解基因导向的个体化给药的实际工作,以实际案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进行药物调整的带教模式,通过此模式的应用,提高临床药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出满足医生及患者需要的专业临床药师队伍,为药物的个体化安全使用保驾护航.
作者:郭韧;贾素洁 刊期: 2017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