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琦;殷焱;严赟琦;龚红霞;周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已成为全世界的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每年约有数以百万糖尿病患者因其并发症而致残或死亡,导致严重的社会和家庭负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眼部微血管并发症,也是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已成为世人尤以关注的社会问题.但是目前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与多元醇代谢亢进、蛋白激酶C活化、非酶糖化反应、氧化还原异常等有关.文章主要通过MCP-1和VEGF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展开综述,提出MCP-1和VEG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上可能存在共同通路的观点.
作者:李芳;邓玲 刊期: 2017年第29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医院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促进医院护理团队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医院需在当前市场竞争力强大的环境下,重视加强护理团队建设和护理质量提升,尤其重视对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确保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工作作风.本院从建立健全护理规章制度、加强护理文化建设等方式加强护理团队建设,促使护理人员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提高工作积极性,对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和落实安全管理具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胡开英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术前营养评估及宣教对不同营养风险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拟行直肠癌根治术(保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NRS2002评估情况及营养支持方案分为三组:低营养风险组40例,高营养风险观察组40例,高营养风险对照组40例,统计分析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的吻合口瘘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营养风险对照组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营养风险组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短,高营养风险对照组恢复时间长,三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住院时间高营养风险观察组短,高营养风险对照组长,三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天的白蛋白变化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高营养风险观察组改善情况为明显.结论 以营养风险筛查为依据的强化营养护理支持治疗能减少吻合口瘘发生率,加快术后胃肠道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韩聪;高搏;赵菲菲;殷美茜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复杂性巨大肾结石的治疗方法 及开放手术在巨大肾结石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复杂性巨大肾结石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A组)70例;开放手术联合术中肾镜超声碎石或气压弹道碎石组(B组)58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结石大小、结石位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复杂性巨大肾结石尤其是铸型肾结石,经皮肾镜治疗相对困难,应用开放手术联合肾镜超声碎石或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管习国;程应生;张志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以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1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52).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及肺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66,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4%.观察组热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肺部X线浸润影消失时间分别为(3.10±1.10)d,(5.53±1.30)d和(12.17±4.38)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955、-7.629和-4.462,P<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大呼气量(FEV1)和高呼气流速(PEF)分别为(89.71±5.10)%,(85.57±5.04)%和(86.04±4.1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8.494、6.222和6.36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4.93%,低于对照组的4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851,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广旭;马海英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评价CBCT影像数据库和CBL法在牙体牙髓病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利用MySQL系统建立数据库,收录典型的牙体牙髓病的CBCT影像资料.设计CBL教案,并在牙体牙髓病的影像学实验课教学中采用CBL模式,引导学生完成病例的影像分析.由学生登录CBCT影像数据库在线学习.通过理论考核和网络问卷调查,评价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均为优,能较全面的分析牙体牙髓病的影像学特征,并正确判断疾病类型.参与调查的学生对课程的教学效果满意.结论 CBCT影像数据库及CBL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牙体牙髓影像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作者:吴大明;谢理哲;陆晓庆;周广超;孙超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在外科急腹症诊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9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探查及手术治疗的62例普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患者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115 min,平均为(64.3±3.7)min.无中转开腹.62例患者术中均放置腹腔引流管(穿孔灶旁引流管、盆腔引流管),一般于术后2~5天内拔除.住院时间4~12天,平均为(7.1±0.5)d,操作孔感染病例1例,予以换药1周后好转,无肠管、输尿管损伤及肠瘘发生,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肠道功能恢复快、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用于诊断急腹症可行、安全、有效.
作者:梁承友;周亦;殷宏毅;蒋昊;艾外尔;王海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开展情景模拟课程的可行性及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我院进行规范化培训的2015级住院医师中开展的情景模拟课程.采用课后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课程形式、课程硬件、教师的引导方式、课程辅助人员的配合度、课程的时间安排、课程内容难度等进行评价.结果 对课程形式、教师的引导方式、课程辅助人员、课程的时间安排方面学员满意度均>95.00%.有15.75%的问卷表示课程的硬件设施满意度一般,10.50%的问卷反馈课程对自己的工作帮助不大,另外有8.70%的问卷认为课程比较难.结论 情景模拟课程这种培训形式因其内容贴近临床,实用性强,形式活泼受到住院医师的认可;教师对于硬件设施的熟悉程度是课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需要针对不同基地背景的学员进行课前评估,开设符合学员水平的相关情景模拟课程才能满足更多学员的需求,切实提高住院医师规培的内涵质量.
作者:匡洁;史霆;许臻晔;蒋婕;潘睿俊;王佳玉;徐艳丽;顾倩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B超定位前列腺穿刺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SA升高患者40例,在B超定位下穿刺前列腺,分析穿刺结果 .结果40例患者总共穿刺前列腺509针,平均(12.73±3.56)针/例,病理检查前列腺癌23例(57.50%)、前列腺增生15例(37.50%)、前列腺炎4例(10.00%);穿刺后并发血尿4例(10.00%)、便血11例(27.50%)、体温过高1例(2.50%)、尿潴留1例(2.50%).结论 B超定位前列腺穿刺在检查早期前列腺癌方面,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虞文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医学成人教育对于我国医学生提高文化知识、保证医学教育质量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在职医务人员进行学历提升的快速渠道中的一种.但目前医学成人教育机构存在办学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致使不能有效促进医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达到丰富知识的目标.文章旨在通过对我国现下医学成人教育现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影响医学成人教育质量的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后再采取相应措施,对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转变办学理念,从而提升医学成人教育质量有积极作用.
作者:钱怡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在妇产科教学中使用问题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临床见习生9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区组随机化,将其分为对照组(45名)和观察组(45名).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观察组接受问题教学法,将两组见习生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教学过程中,问题教学法能够显著提升见习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思维能力,确保教学质量和水平.
作者:阿曼古丽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治疗方法 在肛裂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肛裂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肛裂侧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括约肌松解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痊愈37例,好转1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者痊愈28例,好转17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裂切除合并括约肌松解术治疗肛裂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
作者:李剑锋;李科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应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每组各43例.开腹组应用开腹修补术治疗,腹腔镜组应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开腹组的总有效率为86.0%,腹腔镜组为97.7%,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应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吴大春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讨论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住院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明确病变血管,分析各组危险因素.结果 将76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按照责任血管和病灶分为近段组13例(17.1%)、中段组27例(35.5%)、远段组19例(25.0%)、混合组17例(22.4%).近段组患者平均年龄较其他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组高脂血症发生率较其它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危险因素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循环脑梗死常累及中段和远段;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高血压、抽烟史、糖尿病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生率高.
作者:程培丽;刘迎梅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护理体会,改进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1—11月急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早期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前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症状、意识、皮肤,同时做好各项急救准备工作及护理.结果 98例患者均在疾病发作6 h内进行溶栓治疗,再通82例,再通率83.7%.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加强对患者的急救护理干预,护理效果好,便于改善患者预后,对降低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周俊萍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早期接触临床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方式,然后进入医院实习1个月,实习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满意度及各项技能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3.5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麻醉前访视、操作技能、常见问题处理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接触临床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使学生更能适应麻醉工作.
作者:包文朝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探究延续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0例,应用常规护理)与延续组(20例,应用延续护理).对比延续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延续组患者依从率(95.00%)相比常规组(60.00%)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出院半年自我护理能力评分[(120.24±2.61)分]、生活质量评分[(109.62±6.54)分]相比常规组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采取延续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赵咏梅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ICU呼吸重症患者呼吸机撤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ICU呼吸重症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一次撤机成功率、撤机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一次撤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撤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ICU呼吸重症患者撤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魏菲 刊期: 2017年第29期
护士,对于在医院就诊的患者的生命健康而言,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医院需要对护士的素质进行相应的提高与规范,以此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在护士的护理工作中,护士承担的主要工作为: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表现进行严密的观察,一旦发现异常,需要立即报告主治医生,以便让患者尽快得到救治.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进行具体的疾病治疗期间,积极配合医生的各项治疗操作步骤,以规范化的护理工作促进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在护理危重病患者时,护士更是第一线的哨兵,她们随时注意着病情的变化,直接掌握着疾病的每一步进展与转归,为医生做出下一步治疗方案提供为准确及时的信息,这就需要护士的专业化.
作者:杨金凤;吴凤华;邱菊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分析体表定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采用体表定位股骨近端防眩随内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粗隆骨折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在透视的条件下对股骨大粗隆、股骨干冠状位走行以及侧方走行作为参考定位用3条标记线进行标志.结果 本次试验的手术时间为65~120 min,术中出血量为100~300 ml,并且经过术后半年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9.5~12.0周,经过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达到了骨性愈合的标准,没有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颈以及退钉断钉的现象发生.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进行评分,优良率为95%.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患者采用体表定位技术可以有助于准确的置入股骨近端防眩随内针进行内固定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陈怀春 刊期: 2017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