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症的效果

孙颖;王力宁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预见性护理, 并发症,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7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5),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肾病综合征常见并发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1.43%vs 34.29%,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7.73±4.24 vs 42.45±4.11,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疗程的hCG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黄体酮联合疗法治疗先兆流产的佳疗程.方法 择取2014年4月-2016年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68例,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4周组与7周组,每组34例.两组均行hCG联合黄体酮疗法,4周组给药4周,7周组给药7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两项观察指标差异显著,7周组总有效率94.12%(32/34)显著高于4周组总有效率76.74%(26/34);不良反应率2.94%(1/34)明显低于4周组17.65%(6/34),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G联合黄体酮用药7周是治疗先兆流产的佳疗程.

    作者:任艳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实验诊断学病例题库建设与教学实践

    实验诊断学是医学生由基础学习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课程.为了使医学生早临床、早实践,尽早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建设适用于低年级医学生的实验诊断学教学病例题库,探讨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设计的病例题库能够满足低年级医学生的教学要求,早期接触临床病例有助于医学生对实验诊断学教学内容的理解,把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疾病诊断有机结合,提高综合分析病例的能力.

    作者:李建兰;魏艳红;董春霞;梁志鹏;黄艳;杨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剖宫产术围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对产妇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术产妇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4月行剖宫产术的产妇8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围术期生理、心理变化.结果 两组产妇T0时血压、心率及情绪状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T1、T2时MAP、HR及SAS评分、SD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两组MAP、HR无显著差异(P>0.05),SAS评分、SD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围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减少应激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唐思翠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C反应蛋白、淀粉酶与脂肪酶联合检测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AMY)与脂肪酶(LPS)联合检测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轻型50例、重型10例)作为甲组,另选同期接收的60例非急性胰腺炎的急腹症患者作为乙组,60例健康体检者为丙组,所有患者均接受CRP、AMY、LPS联合检测,对比三组的检测结果.结果(1)丙组CRP、AMY、LPS均低于甲组(P<0.05);(2)甲组与乙组的CRP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但乙组AMY、LPS均低于甲组(P<0.05);(3)轻型患者的CPR低于重型患者(P<0.05),两者的AMY、LPS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联合检测展开 C 反应蛋白、淀粉酶以及脂肪酶有利于提升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又能明确判断患者的病情程度,该诊断方式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周桂生;龚萍;苏静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输血前传染病感染指标检查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研究探讨输血前传染病感染指标检查的临床意义,推动我院输血工作进步.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280例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进行乙肝全套指标、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查,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查操作.结果 对280例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进行传染病感染指标检查后,发现HBV感染23例(8.21%),HCV感染4例(1.43%),HIV感染1例(0.36%),TP感染5例(1.79%).结论 从我院输血前传染病感染指标的检查实际分析,部分患者在手术前或输血前就已经感染某些传染病,在患者输血前对其进行传染病指标检查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腹腔镜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 探究腹腔镜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入院治疗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摘除子宫肌瘤,治疗组则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即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和较少的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友生;黄方胜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质量的几点思考

    目前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全国逐步大范围开展起来,而培训的质量参差不齐.本文结合多年的规培经验和体会,对如何进一步切实、有效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质量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促进高素质住院医师的临床培养工作.

    作者:王湘芸;史晓辉;水锨崎;李丽;卓冬兰;赵志青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37例

    目的 探究肺炎患儿应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于2015年1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炎患儿74例,根据患儿的入院顺序划分为常规组和雾化组,每组各37例,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综合治疗,雾化组在常规治疗同时接受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雾化组患儿的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肺炎患儿应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疗效,促进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汪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眼针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三组不同疗法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改善程度,评价眼针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眼针治疗组选用双侧眼穴的肝区、肾区、脾区、心区.头穴对照组选取前神聪透悬厘穴;百会透曲鬓穴;承光穴;正营透承灵穴.眼针治疗组与头穴对照组均每日针刺1次,14 d为1疗程.药物对照组口服多奈哌齐片5 mg,1次/d,14 d为1疗程.1个疗程后通过MMSE量表评分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程度.结果 眼针治疗组MMSE量表升高分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说明眼针治疗效果优于其他对照组.结论 眼针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乙酰胆碱含量,改善颅脑供血,促进脑细胞的恢复有关.

    作者:桑鹏;张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血常规检查在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筛查中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查在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筛查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体检的500例人员,随机各抽检200例不同性别体检者,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指标检测,对比观察白细胞减少症及贫血患者数量差异,以及血常规指标差异.结果 400例体检患者中,整体筛选血常规指标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性别体检者,个体贫血筛选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显著(P<0.05),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差异显著(P<0.05),白细胞数差异显著;在白细胞减少症个体筛选中,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数量与性别无相关性,但是不同性别患者在白细胞数及红细胞数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 从整体很难筛选出,通过个体筛选,有效得知性别与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比例无相关性,然而血常规指标与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比例有相关性,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为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魏蓉;周凤洁;魏东;邹灿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程序化护理在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在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接受黏膜剥离术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程序化护理.观察与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消化内镜下行黏膜剥离术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

    作者:闫秀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所取得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5月前来就诊的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来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对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在治疗之后QOL评分,IP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大尿流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通过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明显,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刘玉忠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医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与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构建医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与学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包括督导评价、教研室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自评;构建形成性考核、阶段测验(或期中考试)、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学生评价体系,学生互相评价作为有益补充.教与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使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作者:陈萍;郑立红;刘丹;吕艳欣;董静;张明龙;李鹏辉;云长海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外科整形修复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外科整形修复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66例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33例.常规组仅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ROM评分优良率、外观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外科整形修复治疗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手部功能,提高手部美观性,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啸;贺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针灸正骨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和康复作用

    目的 探讨针灸正骨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和康复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正骨法配合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1.67% 和康复有效率95.00%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 和80.00%(P<0.05).结论 采用针灸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浦全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北京市社区失能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调查

    目的 调查了解失能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并对影响护理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更好地指导失能老人的社区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方庄社区及青塔社区符合纳入标准的失能老人389名,通过自行设计的社区护理需求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了解其社区护理需求.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上门治疗、健康保健知识指导、慢性病管理、心理疏导的护理需求比例依次为64.0%、97.9%、88.9%、57.1%.60~70岁、71~80岁以及>80岁失能老人对上门治疗、慢性病管理和心理疏导护理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种、两种、三种及以上疾病数量失能老人对上门治疗、慢性病管理和心理疏导护理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能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较大,社区医疗机构应开展专业化的培训,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提高社区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然;郭珊;杨世琴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3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治疗方式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1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对照组(15例,采用传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有利于患者更快康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张旭;姚国忠;张洪志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影响后循环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后循环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70例后循环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MRS量表的预后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预后良好,29例)和B组(预后不良,41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同型半胱氨酸是影响后循环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后循环梗死同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同型半胱氨酸存在密切关联,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邱晓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肾结石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肾结石应用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抽取的肾结石患者74例,其入院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9月,分组依据患者手术方法不同为基准.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的37例患者为参照组,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的37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其手术效果进行判定.结果比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住院天数,前者较比后者更短,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有显著差异(P<0.05).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5.4%)低于参照组(21.6%),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肾结石应用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同时可以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张伟;邹华卫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ERCP术前心理护理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行ERCP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来我院就诊的48例接受ERCP术的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以及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为(43.50±6.75)分和(40.15±6.75)分;常规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为(55.75±4.80)分和(58.33±5.05)分.通过比较观察组心理状况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对实施ERCP术治疗的患者,术前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有利于治疗的顺利开展.

    作者:胡倩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