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芸;史晓辉;水锨崎;李丽;卓冬兰;赵志青
目的 观察分析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3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治疗方式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1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对照组(15例,采用传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有利于患者更快康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张旭;姚国忠;张洪志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肾结石应用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抽取的肾结石患者74例,其入院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9月,分组依据患者手术方法不同为基准.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的37例患者为参照组,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的37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其手术效果进行判定.结果比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住院天数,前者较比后者更短,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有显著差异(P<0.05).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5.4%)低于参照组(21.6%),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肾结石应用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同时可以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张伟;邹华卫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胃溃疡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A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B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93.75% 明显优于B组的75.00%(P<0.05);A、B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6个月,A组复发率4.17% 明显低于B组的18.75%(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相比较,前者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贾玉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护理.
作者:黄媛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胃癌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柔性护理管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62例胃癌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肿瘤疾病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柔性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胃癌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为93.5%,对照组为77.4%(P<0.05).结论 胃癌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柔性护理管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宋爽;李静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研究经脐入路内镜(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 surgery TUES)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腹腔镜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探讨TUES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良性胆囊疾病患者20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TUES和LC两组,分别行TUES及LC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血清炎症因子数据,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第2天发放疼痛调查,出院前及术后3月发放切口满意度调查表;统计分析两组数据.结果 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1天及术后3天炎症因子两组统计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切口满意度和疼痛调查结果TUES组明显优于LC组.结论 TUES与LC比较,其手术安全,创伤相当,但在腹壁美容效果上有明显优势,值得在爱美人士中推广运用.
作者:肖怀文;朱江帆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教学实践当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神经外科本科实习生60人作为带教对象,并将60名实习生分为带教组与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带教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 带教组实习生的实践考核成绩平均为(97.8±4.6)分,对照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平均为(72.9±4.0)分.带教组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带教组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教学实践当中的效果明显,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神经外科的相关知识,提高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刘文广;左建东;倪洪早;王凯;谢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检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超声心动图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金标准的差异,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患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意义.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诊断吻合率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6.25%,而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吻合率达97.92%,不良反应发生率4.17%,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诊断灵敏度97.83%,特异度100.00%.结论 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蔡芹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进行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不同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9月本院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100例,分别接受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 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接受快速血清学检验后的准确率为62%,接受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的准确率为88%;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于4~7岁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55%、38.64%,较其他年龄阶段的阳性检出率明显更高.结论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准确率较快速血清学检验更高,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莉荣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模拟案例演练在产科危重症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产科工作人员7名组一个团队为研究对象,实施产科危重症患者案例模拟演练操作,对比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危重症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技能水平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 培训后产科护理人员的危重症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专业技能水平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P<0.05).结论 针对我院产科护理人员进行危重症案例模拟演练,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同时提高医护人员对危重症疾病的辨别及处理能力.
作者:付开慧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我院的6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螺旋CT检查,回顾分析患者检查结果.结果 经螺旋CT检查,肺癌患者管壁增厚、阻塞性病变、腔内外病变、转移性病变检查率分别为32.81%、48.44%、9.38%、9.38%,与病理诊断检查率无明显差异(P>0.05);经螺旋CT检查,肺癌患者检查准确率为96.88%,病理诊断确诊为肺癌准确率为95.31%,两种诊断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螺旋CT对于诊断肺癌准确率较高,安全性高,且快捷简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利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黄体酮联合疗法治疗先兆流产的佳疗程.方法 择取2014年4月-2016年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68例,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4周组与7周组,每组34例.两组均行hCG联合黄体酮疗法,4周组给药4周,7周组给药7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两项观察指标差异显著,7周组总有效率94.12%(32/34)显著高于4周组总有效率76.74%(26/34);不良反应率2.94%(1/34)明显低于4周组17.65%(6/34),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G联合黄体酮用药7周是治疗先兆流产的佳疗程.
作者:任艳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对比分析剖宫产术中分别采用扣锁缝合、连续缝合两种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孕妇分别按照不同的切口缝合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50例,采用切口连续缝合方法)和对照组(50例,采用切口扣锁缝合方法),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恶露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孕妇进行1年时间随访,实验组孕妇月经不调率(8%)、假腔切口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18%、8%.结论 剖宫产术中采用子宫切口连续缝合优于扣锁缝合,可缩短缝合时间,远期形成憩室可能性较小,且对月经量影响较小,更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武利民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肺炎患儿应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于2015年1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炎患儿74例,根据患儿的入院顺序划分为常规组和雾化组,每组各37例,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综合治疗,雾化组在常规治疗同时接受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雾化组患儿的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肺炎患儿应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疗效,促进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汪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综合护理干预,提升我院护理水平.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82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腹部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腹部手术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产生率、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粘连性肠梗阻产生率、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的比较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慧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调查了解失能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并对影响护理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更好地指导失能老人的社区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方庄社区及青塔社区符合纳入标准的失能老人389名,通过自行设计的社区护理需求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了解其社区护理需求.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上门治疗、健康保健知识指导、慢性病管理、心理疏导的护理需求比例依次为64.0%、97.9%、88.9%、57.1%.60~70岁、71~80岁以及>80岁失能老人对上门治疗、慢性病管理和心理疏导护理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种、两种、三种及以上疾病数量失能老人对上门治疗、慢性病管理和心理疏导护理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能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较大,社区医疗机构应开展专业化的培训,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提高社区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然;郭珊;杨世琴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初步探讨搅打奶油在多层螺旋CT(MSCT)胃造影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4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以淡水和搅打奶油作为对比剂行上腹部多层螺旋CT扫描,对获得的图像从胃黏膜显示、胃充盈程度、伪影多少及密度对比等方面进行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 搅打奶油组在胃黏膜显示、伪影多少及密度对比方面明显优于淡水组,在胃腔充盈方面,两组不具显著差异.结论 胃部CT检查中,搅打奶油的造影效果优于淡水,是一种潜在的优良造影剂.
作者:张瑶;黄劲柏;彭婕;刘迎军;秦梦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辅肌动蛋白4(α-actinin-4,ACTN4)基因杂合突变184T>A与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的关系及其发生率.方法 收集2014年3月-2016年7月于黑龙江省医院肾内科及儿科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原发性FSGS的儿童患者50例,选取同时期于本院进行疫苗接种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蛋白酶-盐析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设计ACTN4基因第2外显子区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后进行测序,若发现突变,氯酚法提取父母头发DNA检测ACTN4基因.结果 50例原发性FSGS患者中检测到1例患者存在ACTN4基因第2外显子区杂合突变184T>A,导致编码蛋白质ACTN4的第62位氨基酸由丝氨酸突变为苏氨酸,患者父母、健康.对照组均未检测到相同突变,其余FSGS患者未检测到新的致病突变.此外,共发现5个单核苷酸多态:rs761625093、rs771782889、rs111387742、rs759055242,rs550398621,其中rs759055242和rs550398621导致编码氨基酸改变.结论 ACTN4基因第2外显子区184T>A(Ser62Thr)突变在儿童原发性FSGS患者中的发生率较低,因此不是引起本中心儿童原发性FSGS的常见突变.
作者:柳春艳;吕慧妍;孙敏;贾玲;李锦玉;安晓霞;郝丽荣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在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接受黏膜剥离术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程序化护理.观察与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消化内镜下行黏膜剥离术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
作者:闫秀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对社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施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2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4例社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患者分组,对照组(57例)选择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57例)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终就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展开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95%)对比,观察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49%)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29,P<0.05).结论 针对社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在研究治疗方案期间,合理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药物施治,可以充分确保高血压系列症状的改善,从而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预后效果以及生活能力的双重提高做出保证.
作者:戚雪波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