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春艳;吕慧妍;孙敏;贾玲;李锦玉;安晓霞;郝丽荣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小儿肠套叠患者,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30例、2012年5月25日-2017年6月28日,随机分两组,每组患者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小儿肠套叠患者临床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观察组小儿肠套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 明显低于对照组60.00%,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研究.
作者:陈波;张亦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在护理实习生的带教过程中使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护理实习生共68名,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34名)和观察组(34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带教,观察组联合精细化管理,将两组临床教学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教学效果更优(P<0.05).结论 在护理实习生的带教过程中,精细化管理能够进一步优化临床带教水平与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玉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黄体酮联合疗法治疗先兆流产的佳疗程.方法 择取2014年4月-2016年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68例,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4周组与7周组,每组34例.两组均行hCG联合黄体酮疗法,4周组给药4周,7周组给药7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两项观察指标差异显著,7周组总有效率94.12%(32/34)显著高于4周组总有效率76.74%(26/34);不良反应率2.94%(1/34)明显低于4周组17.65%(6/34),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G联合黄体酮用药7周是治疗先兆流产的佳疗程.
作者:任艳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初步探讨搅打奶油在多层螺旋CT(MSCT)胃造影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4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以淡水和搅打奶油作为对比剂行上腹部多层螺旋CT扫描,对获得的图像从胃黏膜显示、胃充盈程度、伪影多少及密度对比等方面进行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 搅打奶油组在胃黏膜显示、伪影多少及密度对比方面明显优于淡水组,在胃腔充盈方面,两组不具显著差异.结论 胃部CT检查中,搅打奶油的造影效果优于淡水,是一种潜在的优良造影剂.
作者:张瑶;黄劲柏;彭婕;刘迎军;秦梦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综合护理干预,提升我院护理水平.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82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腹部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腹部手术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产生率、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粘连性肠梗阻产生率、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的比较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慧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针对老年痴呆住院患者不同身份照顾者进行调查,对压力负担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3月老年痴呆住院患者照顾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形式研究不同角色陪护压力和陪护护理能力的差异、压力水平影响因素.结果 家属中、重度负担明显的高于职业陪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照顾者年龄、照顾年限的增长,其照顾的负担压力越大,其重度负担与轻度负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家庭年收入越高,照顾者负担压力越低,重度负担与轻度负担照顾者年收入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在稳定患者情绪、防走失意识、一起娱乐、沟通交流、学习疾病知识意识方面明显的优于职业陪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痴呆住院患者照顾者负担压力与照顾年限、年龄、角色、收入等有关,不同角色面临的压力不同,护理人员应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提供个性化规范护理治疗方案,减轻照顾者负担,提高照护质量.
作者:李玲玲;张伟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影响后循环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70例后循环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MRS量表的预后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预后良好,29例)和B组(预后不良,41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同型半胱氨酸是影响后循环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后循环梗死同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同型半胱氨酸存在密切关联,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邱晓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教学实践当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神经外科本科实习生60人作为带教对象,并将60名实习生分为带教组与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带教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 带教组实习生的实践考核成绩平均为(97.8±4.6)分,对照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平均为(72.9±4.0)分.带教组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带教组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教学实践当中的效果明显,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神经外科的相关知识,提高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刘文广;左建东;倪洪早;王凯;谢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 入组对象为2014年1月-2017年1月100例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50例/组,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施行早期手术、延期手术,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死亡率等方面作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采取早期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高于延期手术.
作者:武正旺;段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对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压疮预防的作用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压疮预防,对比两组患者压疮预防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人数为4例,少于对照组压疮发生人数17例,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6.66%,低于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28.33%,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压疮能够避免,并且采用压疮预防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重症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赵丹丹;马秀红;才立萍;李海涛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胃癌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柔性护理管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62例胃癌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肿瘤疾病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柔性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胃癌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为93.5%,对照组为77.4%(P<0.05).结论 胃癌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柔性护理管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宋爽;李静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联合多塞平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单用多塞平治疗,观察组基于此,联合小柴胡汤治疗.观察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低于后者(P<0.05),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于后者(P<0.05).结论 针对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小柴胡汤联合多塞平治疗,可显著减轻抑郁症状,临床效果佳.
作者:王刚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对比分析剖宫产术中分别采用扣锁缝合、连续缝合两种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孕妇分别按照不同的切口缝合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50例,采用切口连续缝合方法)和对照组(50例,采用切口扣锁缝合方法),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恶露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孕妇进行1年时间随访,实验组孕妇月经不调率(8%)、假腔切口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18%、8%.结论 剖宫产术中采用子宫切口连续缝合优于扣锁缝合,可缩短缝合时间,远期形成憩室可能性较小,且对月经量影响较小,更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武利民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7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5),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肾病综合征常见并发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1.43%vs 34.29%,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7.73±4.24 vs 42.45±4.11,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颖;王力宁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利用星型高精密度磁电双定位标测导管PentaRay和肺静脉电位标测导管(Lasso)行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的差别.方法 选取3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entaRay标测导管;对照组采用Lasso标测导管;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标测时间、X线曝光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消融时间无差异;实验组3个月时行动态心电图仍维持窦性心律比率与对照组相似.结论 PentaRay可以代替Lasso进行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其快速、有效的特点在本研究中得到验证.
作者:郭影;杨生平;杨震;沙勇;王学忠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护理.
作者:黄媛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检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超声心动图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金标准的差异,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患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意义.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诊断吻合率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6.25%,而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吻合率达97.92%,不良反应发生率4.17%,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诊断灵敏度97.83%,特异度100.00%.结论 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蔡芹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期采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15 min内血氧饱和度和大呼气流速,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疗效.结果 中重度哮喘患儿在治疗后大呼气流速和血氧饱和度获得显著改善,比较发现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中重度哮喘在急性发作期使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可以增加通气量,从而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园园;闫孝永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全面分析北京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用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找出潜在的用药风险,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完善院前急救药品管理制度建设,提高药品管理水平,加强医护人员业务学习及培训,提高用药水平,从而大大提高院前急救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更好的为市民健康服务.
作者:贾存秋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对比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行胃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7年9月到我院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腹腔镜治疗方法,记录两组患者做手术需要的时间,手术中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消化道和胃部等功能恢复需要的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出血量高于实验组患者平均出血量;对照组需要的手术时长,多于实验组需要的手术时长,该组数据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长以及胃部恢复的时间明显多于实验组患者,该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使用腹腔镜进行胃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结论 使用腹腔镜治疗方法进行胃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使用开腹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医学可以进行相关研究和使用.
作者:吕广浩;杜之鲁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