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肾结石临床应用分析

张伟;邹华卫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 体外冲击碎石术, 肾结石,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肾结石应用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抽取的肾结石患者74例,其入院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9月,分组依据患者手术方法不同为基准.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的37例患者为参照组,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的37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其手术效果进行判定.结果比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住院天数,前者较比后者更短,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有显著差异(P<0.05).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5.4%)低于参照组(21.6%),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肾结石应用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同时可以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持续性健康教育在乳腺疾病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分析持续性健康教育在乳腺疾病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从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诊的乳腺疾病手术患者中选出66例患者纳入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中,以不同健康教育方式为分组依据,分为常规教育组和持续性健康教育组,每组33例,观察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在乳腺疾病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结果 常规教育组患者的乳腺疾病知识、技能、满意度以及依从性评分均低于持续性健康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乳腺疾病手术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依从性,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余丹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老年痴呆住院患者照顾者压力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针对老年痴呆住院患者不同身份照顾者进行调查,对压力负担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3月老年痴呆住院患者照顾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形式研究不同角色陪护压力和陪护护理能力的差异、压力水平影响因素.结果 家属中、重度负担明显的高于职业陪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照顾者年龄、照顾年限的增长,其照顾的负担压力越大,其重度负担与轻度负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家庭年收入越高,照顾者负担压力越低,重度负担与轻度负担照顾者年收入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在稳定患者情绪、防走失意识、一起娱乐、沟通交流、学习疾病知识意识方面明显的优于职业陪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痴呆住院患者照顾者负担压力与照顾年限、年龄、角色、收入等有关,不同角色面临的压力不同,护理人员应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提供个性化规范护理治疗方案,减轻照顾者负担,提高照护质量.

    作者:李玲玲;张伟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门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门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耳鼻喉科门诊2015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2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的80.65% 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的提高(9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8.39%vs 7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的提高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菊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探究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我院的6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螺旋CT检查,回顾分析患者检查结果.结果 经螺旋CT检查,肺癌患者管壁增厚、阻塞性病变、腔内外病变、转移性病变检查率分别为32.81%、48.44%、9.38%、9.38%,与病理诊断检查率无明显差异(P>0.05);经螺旋CT检查,肺癌患者检查准确率为96.88%,病理诊断确诊为肺癌准确率为95.31%,两种诊断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螺旋CT对于诊断肺癌准确率较高,安全性高,且快捷简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利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社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对社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施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2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4例社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患者分组,对照组(57例)选择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57例)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终就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展开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95%)对比,观察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49%)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29,P<0.05).结论 针对社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在研究治疗方案期间,合理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药物施治,可以充分确保高血压系列症状的改善,从而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预后效果以及生活能力的双重提高做出保证.

    作者:戚雪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眼针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三组不同疗法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改善程度,评价眼针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眼针治疗组选用双侧眼穴的肝区、肾区、脾区、心区.头穴对照组选取前神聪透悬厘穴;百会透曲鬓穴;承光穴;正营透承灵穴.眼针治疗组与头穴对照组均每日针刺1次,14 d为1疗程.药物对照组口服多奈哌齐片5 mg,1次/d,14 d为1疗程.1个疗程后通过MMSE量表评分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程度.结果 眼针治疗组MMSE量表升高分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说明眼针治疗效果优于其他对照组.结论 眼针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乙酰胆碱含量,改善颅脑供血,促进脑细胞的恢复有关.

    作者:桑鹏;张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输血前传染病感染指标检查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研究探讨输血前传染病感染指标检查的临床意义,推动我院输血工作进步.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280例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进行乙肝全套指标、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查,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查操作.结果 对280例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进行传染病感染指标检查后,发现HBV感染23例(8.21%),HCV感染4例(1.43%),HIV感染1例(0.36%),TP感染5例(1.79%).结论 从我院输血前传染病感染指标的检查实际分析,部分患者在手术前或输血前就已经感染某些传染病,在患者输血前对其进行传染病指标检查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牙周基础治疗在根除胃内幽门螺杆菌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在进行胃部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时,牙周基础治疗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有上消化道症状且Hp阳性的患者228例,根据患者有无慢性牙周炎分为a、b组两组,a组随机分为a1、a2两组,a1、b两组使用常规的治疗方式,a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牙周基础治疗,治疗3周及6个月后对各组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3周后,a1组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明显低于a2、b组,统计学均有意义(P<0.05).结论 患有慢性牙周炎的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较高,通过对牙周的治疗能够提高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

    作者:张萱;丁青春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医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与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构建医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与学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包括督导评价、教研室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自评;构建形成性考核、阶段测验(或期中考试)、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学生评价体系,学生互相评价作为有益补充.教与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使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作者:陈萍;郑立红;刘丹;吕艳欣;董静;张明龙;李鹏辉;云长海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小儿肠套叠患者,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30例、2012年5月25日-2017年6月28日,随机分两组,每组患者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小儿肠套叠患者临床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观察组小儿肠套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 明显低于对照组60.00%,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研究.

    作者:陈波;张亦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两种缝合方法的对比及体会

    目的 对比分析剖宫产术中分别采用扣锁缝合、连续缝合两种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孕妇分别按照不同的切口缝合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50例,采用切口连续缝合方法)和对照组(50例,采用切口扣锁缝合方法),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恶露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孕妇进行1年时间随访,实验组孕妇月经不调率(8%)、假腔切口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18%、8%.结论 剖宫产术中采用子宫切口连续缝合优于扣锁缝合,可缩短缝合时间,远期形成憩室可能性较小,且对月经量影响较小,更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武利民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剖宫产术围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对产妇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术产妇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4月行剖宫产术的产妇8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围术期生理、心理变化.结果 两组产妇T0时血压、心率及情绪状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T1、T2时MAP、HR及SAS评分、SD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两组MAP、HR无显著差异(P>0.05),SAS评分、SD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围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减少应激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唐思翠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神经外科教学实践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分析与研究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教学实践当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神经外科本科实习生60人作为带教对象,并将60名实习生分为带教组与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带教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 带教组实习生的实践考核成绩平均为(97.8±4.6)分,对照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平均为(72.9±4.0)分.带教组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带教组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教学实践当中的效果明显,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神经外科的相关知识,提高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刘文广;左建东;倪洪早;王凯;谢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感染年轻恒牙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感染年轻恒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感染年轻恒牙患者为研究对象,一共选取了70例,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所选取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所选取的治疗方式为根尖诱导成形术,且共有35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所选取的治疗方式为牙髓血运重建术,且共有35例患者.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以后,通过X线片来评定两种治疗方式的优劣.结果 实验组中治愈患者为22例,有效患者为10例,无效患者为3例,其总有效率为91.4%,远远高于对照组,治疗无效率则低于对照组.结论 牙髓血运重建术的治疗方式对于感染年轻恒牙的患者而言具有非常良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在进行感染年轻恒牙患者的治疗时,采用牙髓血运重建术是非常好的治疗方式.

    作者:赵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所取得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5月前来就诊的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来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对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在治疗之后QOL评分,IP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大尿流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通过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明显,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刘玉忠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阴道分娩成功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阴道分娩成功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进行剖宫产术后再次阴道分娩的产妇共263例,其中成功组182例,失败组81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年龄、孕次、产次、孕前BMI、孕周、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新生儿出生体重以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对两组产妇剖宫产术进行单因素分析可知年龄<35岁、孕前BMI指数<25 kg/m2以及新生儿体重<3500 g均是造成两组产妇剖宫产术后再次阴道分娩成功影响因素,并且是独立影响因素,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35岁、孕前BMI指数≥25 kg/m2以及新生儿体重≥3500 g的产妇行剖宫产术后再次阴道分娩时要慎重选择,以保护孕妇的健康.

    作者:万九菊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搅打奶油在MSCT胃部造影检查中的价值初探

    目的 初步探讨搅打奶油在多层螺旋CT(MSCT)胃造影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4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以淡水和搅打奶油作为对比剂行上腹部多层螺旋CT扫描,对获得的图像从胃黏膜显示、胃充盈程度、伪影多少及密度对比等方面进行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 搅打奶油组在胃黏膜显示、伪影多少及密度对比方面明显优于淡水组,在胃腔充盈方面,两组不具显著差异.结论 胃部CT检查中,搅打奶油的造影效果优于淡水,是一种潜在的优良造影剂.

    作者:张瑶;黄劲柏;彭婕;刘迎军;秦梦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护理干预后,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评分(79.11±1.33)分,优于对照组(56.31±1.24)分,平均住院时间(12.34±2.46)d,少于对照组(20.14±2.16)d,护理满意度49例(98.00%)高于对照组38例(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减少住院时间及促进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鑫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程序化护理在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在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接受黏膜剥离术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程序化护理.观察与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消化内镜下行黏膜剥离术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

    作者:闫秀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替吉奥与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EGFR野生型肺癌研究

    目的 探索替吉奥与吉西他滨各自联合顺铂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野生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替吉奥组与吉西他滨组,各70例,替吉奥组施以替吉奥联合顺铂为化疗方案,吉西他滨组施以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为化疗方案.结果 吉西他滨组有效率明显低于替吉奥组(P<0.05),替吉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吉西他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EGFR野生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均好过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钱滨滨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