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针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桑鹏;张佳

关键词:脑梗死, 认知障碍, 眼针, MMSE
摘要:目的 观察三组不同疗法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改善程度,评价眼针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眼针治疗组选用双侧眼穴的肝区、肾区、脾区、心区.头穴对照组选取前神聪透悬厘穴;百会透曲鬓穴;承光穴;正营透承灵穴.眼针治疗组与头穴对照组均每日针刺1次,14 d为1疗程.药物对照组口服多奈哌齐片5 mg,1次/d,14 d为1疗程.1个疗程后通过MMSE量表评分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程度.结果 眼针治疗组MMSE量表升高分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说明眼针治疗效果优于其他对照组.结论 眼针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乙酰胆碱含量,改善颅脑供血,促进脑细胞的恢复有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期行氧气驱动雾化治疗的作用分析

    目的 研究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期采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15 min内血氧饱和度和大呼气流速,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疗效.结果 中重度哮喘患儿在治疗后大呼气流速和血氧饱和度获得显著改善,比较发现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中重度哮喘在急性发作期使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可以增加通气量,从而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园园;闫孝永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人流术后盆底电生理治疗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早孕人工流产后行盆底电生理治疗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门诊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育龄女性40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1例为术后采用盆底电生理治疗,对照组200例术后未采用盆底电生理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有无月经量减少、宫腔粘连、首次月经复潮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及术后再次妊娠率.结果 治疗组术后月经量减少率为4.98%,宫腔粘连率为0.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0% 及6.00%,术后首次月经复潮时间为(26.5±2.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8.1±2.1)d,子宫内膜厚度为(9.26±0.96)mm,再次妊娠率为15.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0.93)mm及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电生理治疗能促进人流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及促进月经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易实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军晖;杨琳;简皓;丁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所取得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5月前来就诊的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来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对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在治疗之后QOL评分,IP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大尿流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通过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明显,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刘玉忠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小儿肠套叠患者,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30例、2012年5月25日-2017年6月28日,随机分两组,每组患者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小儿肠套叠患者临床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观察组小儿肠套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 明显低于对照组60.00%,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研究.

    作者:陈波;张亦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感染年轻恒牙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感染年轻恒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感染年轻恒牙患者为研究对象,一共选取了70例,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所选取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所选取的治疗方式为根尖诱导成形术,且共有35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所选取的治疗方式为牙髓血运重建术,且共有35例患者.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以后,通过X线片来评定两种治疗方式的优劣.结果 实验组中治愈患者为22例,有效患者为10例,无效患者为3例,其总有效率为91.4%,远远高于对照组,治疗无效率则低于对照组.结论 牙髓血运重建术的治疗方式对于感染年轻恒牙的患者而言具有非常良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在进行感染年轻恒牙患者的治疗时,采用牙髓血运重建术是非常好的治疗方式.

    作者:赵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医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与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构建医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与学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包括督导评价、教研室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自评;构建形成性考核、阶段测验(或期中考试)、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学生评价体系,学生互相评价作为有益补充.教与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使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作者:陈萍;郑立红;刘丹;吕艳欣;董静;张明龙;李鹏辉;云长海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检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超声心动图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金标准的差异,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患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意义.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诊断吻合率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6.25%,而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吻合率达97.92%,不良反应发生率4.17%,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诊断灵敏度97.83%,特异度100.00%.结论 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蔡芹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不同疗程的hCG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黄体酮联合疗法治疗先兆流产的佳疗程.方法 择取2014年4月-2016年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68例,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4周组与7周组,每组34例.两组均行hCG联合黄体酮疗法,4周组给药4周,7周组给药7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两项观察指标差异显著,7周组总有效率94.12%(32/34)显著高于4周组总有效率76.74%(26/34);不良反应率2.94%(1/34)明显低于4周组17.65%(6/34),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G联合黄体酮用药7周是治疗先兆流产的佳疗程.

    作者:任艳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综合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析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治疗的效果及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均采取综合治疗,包括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另选取同期3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和围生儿结局.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4.75±0.23)mmol/L、餐后2 h血糖(7.10±1.02)mmol/L显著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治疗的效果明显,明显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围生儿结局,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郑芸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加胺碘酮片,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厄贝沙坦片,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虽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崔美子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院前急救用药安全的探讨

    全面分析北京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用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找出潜在的用药风险,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完善院前急救药品管理制度建设,提高药品管理水平,加强医护人员业务学习及培训,提高用药水平,从而大大提高院前急救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更好的为市民健康服务.

    作者:贾存秋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C反应蛋白、淀粉酶与脂肪酶联合检测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AMY)与脂肪酶(LPS)联合检测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轻型50例、重型10例)作为甲组,另选同期接收的60例非急性胰腺炎的急腹症患者作为乙组,60例健康体检者为丙组,所有患者均接受CRP、AMY、LPS联合检测,对比三组的检测结果.结果(1)丙组CRP、AMY、LPS均低于甲组(P<0.05);(2)甲组与乙组的CRP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但乙组AMY、LPS均低于甲组(P<0.05);(3)轻型患者的CPR低于重型患者(P<0.05),两者的AMY、LPS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联合检测展开 C 反应蛋白、淀粉酶以及脂肪酶有利于提升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又能明确判断患者的病情程度,该诊断方式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周桂生;龚萍;苏静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ACTN4基因184T>A突变与儿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关系

    目的 研究辅肌动蛋白4(α-actinin-4,ACTN4)基因杂合突变184T>A与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的关系及其发生率.方法 收集2014年3月-2016年7月于黑龙江省医院肾内科及儿科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原发性FSGS的儿童患者50例,选取同时期于本院进行疫苗接种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蛋白酶-盐析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设计ACTN4基因第2外显子区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后进行测序,若发现突变,氯酚法提取父母头发DNA检测ACTN4基因.结果 50例原发性FSGS患者中检测到1例患者存在ACTN4基因第2外显子区杂合突变184T>A,导致编码蛋白质ACTN4的第62位氨基酸由丝氨酸突变为苏氨酸,患者父母、健康.对照组均未检测到相同突变,其余FSGS患者未检测到新的致病突变.此外,共发现5个单核苷酸多态:rs761625093、rs771782889、rs111387742、rs759055242,rs550398621,其中rs759055242和rs550398621导致编码氨基酸改变.结论 ACTN4基因第2外显子区184T>A(Ser62Thr)突变在儿童原发性FSGS患者中的发生率较低,因此不是引起本中心儿童原发性FSGS的常见突变.

    作者:柳春艳;吕慧妍;孙敏;贾玲;李锦玉;安晓霞;郝丽荣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症的效果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7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5),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肾病综合征常见并发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1.43%vs 34.29%,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7.73±4.24 vs 42.45±4.11,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颖;王力宁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ERCP术前心理护理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行ERCP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来我院就诊的48例接受ERCP术的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以及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为(43.50±6.75)分和(40.15±6.75)分;常规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为(55.75±4.80)分和(58.33±5.05)分.通过比较观察组心理状况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对实施ERCP术治疗的患者,术前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有利于治疗的顺利开展.

    作者:胡倩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经脐入路与传统三孔技术行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研究经脐入路内镜(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 surgery TUES)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腹腔镜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探讨TUES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良性胆囊疾病患者20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TUES和LC两组,分别行TUES及LC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血清炎症因子数据,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第2天发放疼痛调查,出院前及术后3月发放切口满意度调查表;统计分析两组数据.结果 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1天及术后3天炎症因子两组统计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切口满意度和疼痛调查结果TUES组明显优于LC组.结论 TUES与LC比较,其手术安全,创伤相当,但在腹壁美容效果上有明显优势,值得在爱美人士中推广运用.

    作者:肖怀文;朱江帆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替吉奥与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EGFR野生型肺癌研究

    目的 探索替吉奥与吉西他滨各自联合顺铂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野生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替吉奥组与吉西他滨组,各70例,替吉奥组施以替吉奥联合顺铂为化疗方案,吉西他滨组施以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为化疗方案.结果 吉西他滨组有效率明显低于替吉奥组(P<0.05),替吉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吉西他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EGFR野生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均好过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钱滨滨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小柴胡汤联合多塞平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联合多塞平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单用多塞平治疗,观察组基于此,联合小柴胡汤治疗.观察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低于后者(P<0.05),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于后者(P<0.05).结论 针对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小柴胡汤联合多塞平治疗,可显著减轻抑郁症状,临床效果佳.

    作者:王刚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针灸正骨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和康复作用

    目的 探讨针灸正骨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和康复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正骨法配合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1.67% 和康复有效率95.00%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 和80.00%(P<0.05).结论 采用针灸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浦全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与丙泊酚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7例行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单纯应用丙泊酚诱导麻醉)和观察组(35例应用依托咪酯诱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1)和气管插管后(T3)的血压和心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2),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均下降,但对照组比实验组的下降幅度更明显,实验组血压和心率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与依托咪酯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依托咪酯与丙泊酚相比提高了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降低了患者由于血压剧烈波动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祥凤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