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鹏;张佳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教学实践当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神经外科本科实习生60人作为带教对象,并将60名实习生分为带教组与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带教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 带教组实习生的实践考核成绩平均为(97.8±4.6)分,对照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平均为(72.9±4.0)分.带教组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带教组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教学实践当中的效果明显,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神经外科的相关知识,提高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刘文广;左建东;倪洪早;王凯;谢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影响后循环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70例后循环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MRS量表的预后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预后良好,29例)和B组(预后不良,41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同型半胱氨酸是影响后循环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后循环梗死同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同型半胱氨酸存在密切关联,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邱晓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分析持续性健康教育在乳腺疾病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从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诊的乳腺疾病手术患者中选出66例患者纳入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中,以不同健康教育方式为分组依据,分为常规教育组和持续性健康教育组,每组33例,观察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在乳腺疾病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结果 常规教育组患者的乳腺疾病知识、技能、满意度以及依从性评分均低于持续性健康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乳腺疾病手术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依从性,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余丹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我院的6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螺旋CT检查,回顾分析患者检查结果.结果 经螺旋CT检查,肺癌患者管壁增厚、阻塞性病变、腔内外病变、转移性病变检查率分别为32.81%、48.44%、9.38%、9.38%,与病理诊断检查率无明显差异(P>0.05);经螺旋CT检查,肺癌患者检查准确率为96.88%,病理诊断确诊为肺癌准确率为95.31%,两种诊断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螺旋CT对于诊断肺癌准确率较高,安全性高,且快捷简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利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与丙泊酚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7例行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单纯应用丙泊酚诱导麻醉)和观察组(35例应用依托咪酯诱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1)和气管插管后(T3)的血压和心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2),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均下降,但对照组比实验组的下降幅度更明显,实验组血压和心率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与依托咪酯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依托咪酯与丙泊酚相比提高了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降低了患者由于血压剧烈波动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祥凤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前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全国逐步大范围开展起来,而培训的质量参差不齐.本文结合多年的规培经验和体会,对如何进一步切实、有效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质量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促进高素质住院医师的临床培养工作.
作者:王湘芸;史晓辉;水锨崎;李丽;卓冬兰;赵志青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析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治疗的效果及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均采取综合治疗,包括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另选取同期3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和围生儿结局.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4.75±0.23)mmol/L、餐后2 h血糖(7.10±1.02)mmol/L显著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治疗的效果明显,明显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围生儿结局,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郑芸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正畸联合修复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方案,观察组采用正畸联合修复方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5.0%,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朴虎雄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对比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行胃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7年9月到我院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腹腔镜治疗方法,记录两组患者做手术需要的时间,手术中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消化道和胃部等功能恢复需要的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出血量高于实验组患者平均出血量;对照组需要的手术时长,多于实验组需要的手术时长,该组数据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长以及胃部恢复的时间明显多于实验组患者,该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使用腹腔镜进行胃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结论 使用腹腔镜治疗方法进行胃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使用开腹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医学可以进行相关研究和使用.
作者:吕广浩;杜之鲁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模拟案例演练在产科危重症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产科工作人员7名组一个团队为研究对象,实施产科危重症患者案例模拟演练操作,对比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危重症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技能水平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 培训后产科护理人员的危重症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专业技能水平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P<0.05).结论 针对我院产科护理人员进行危重症案例模拟演练,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同时提高医护人员对危重症疾病的辨别及处理能力.
作者:付开慧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早孕人工流产后行盆底电生理治疗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门诊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育龄女性40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1例为术后采用盆底电生理治疗,对照组200例术后未采用盆底电生理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有无月经量减少、宫腔粘连、首次月经复潮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及术后再次妊娠率.结果 治疗组术后月经量减少率为4.98%,宫腔粘连率为0.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0% 及6.00%,术后首次月经复潮时间为(26.5±2.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8.1±2.1)d,子宫内膜厚度为(9.26±0.96)mm,再次妊娠率为15.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0.93)mm及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电生理治疗能促进人流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及促进月经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易实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军晖;杨琳;简皓;丁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三组不同疗法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改善程度,评价眼针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眼针治疗组选用双侧眼穴的肝区、肾区、脾区、心区.头穴对照组选取前神聪透悬厘穴;百会透曲鬓穴;承光穴;正营透承灵穴.眼针治疗组与头穴对照组均每日针刺1次,14 d为1疗程.药物对照组口服多奈哌齐片5 mg,1次/d,14 d为1疗程.1个疗程后通过MMSE量表评分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程度.结果 眼针治疗组MMSE量表升高分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说明眼针治疗效果优于其他对照组.结论 眼针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乙酰胆碱含量,改善颅脑供血,促进脑细胞的恢复有关.
作者:桑鹏;张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初步探讨搅打奶油在多层螺旋CT(MSCT)胃造影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4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以淡水和搅打奶油作为对比剂行上腹部多层螺旋CT扫描,对获得的图像从胃黏膜显示、胃充盈程度、伪影多少及密度对比等方面进行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 搅打奶油组在胃黏膜显示、伪影多少及密度对比方面明显优于淡水组,在胃腔充盈方面,两组不具显著差异.结论 胃部CT检查中,搅打奶油的造影效果优于淡水,是一种潜在的优良造影剂.
作者:张瑶;黄劲柏;彭婕;刘迎军;秦梦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入院治疗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摘除子宫肌瘤,治疗组则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即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和较少的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友生;黄方胜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胃癌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柔性护理管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62例胃癌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肿瘤疾病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柔性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胃癌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为93.5%,对照组为77.4%(P<0.05).结论 胃癌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柔性护理管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宋爽;李静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外科整形修复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66例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33例.常规组仅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ROM评分优良率、外观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外科整形修复治疗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手部功能,提高手部美观性,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啸;贺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对社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施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2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4例社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患者分组,对照组(57例)选择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57例)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终就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展开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95%)对比,观察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49%)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29,P<0.05).结论 针对社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在研究治疗方案期间,合理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药物施治,可以充分确保高血压系列症状的改善,从而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预后效果以及生活能力的双重提高做出保证.
作者:戚雪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中医保健干预对脾虚体质儿童生长发育的效果.方法 收集200例2016年1月-2017年1月脾虚体质儿童,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给予西医保健方案;中医保健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保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脾虚体质改善率;治疗后体格发育相关指标情况;发病率.结果 中医保健组患者脾虚体质改善率比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改善有78例,未改善22例,中医保健组改善有97例,未改善3例,差异显著.中医保健组治疗后体格发育相关指标情况比对照组好(P<0.05);中医保健组发病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中医保健干预对脾虚体质儿童生长发育的效果确切,可有效逆转脾虚体质,促进儿童健康生长发育,减少疾病发病率,值得推广.
作者:尹晓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利用星型高精密度磁电双定位标测导管PentaRay和肺静脉电位标测导管(Lasso)行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的差别.方法 选取3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entaRay标测导管;对照组采用Lasso标测导管;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标测时间、X线曝光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消融时间无差异;实验组3个月时行动态心电图仍维持窦性心律比率与对照组相似.结论 PentaRay可以代替Lasso进行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其快速、有效的特点在本研究中得到验证.
作者:郭影;杨生平;杨震;沙勇;王学忠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调查了解失能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并对影响护理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更好地指导失能老人的社区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方庄社区及青塔社区符合纳入标准的失能老人389名,通过自行设计的社区护理需求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了解其社区护理需求.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上门治疗、健康保健知识指导、慢性病管理、心理疏导的护理需求比例依次为64.0%、97.9%、88.9%、57.1%.60~70岁、71~80岁以及>80岁失能老人对上门治疗、慢性病管理和心理疏导护理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种、两种、三种及以上疾病数量失能老人对上门治疗、慢性病管理和心理疏导护理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能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较大,社区医疗机构应开展专业化的培训,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提高社区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然;郭珊;杨世琴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