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贾玉山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 胃溃疡
摘要:目的 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胃溃疡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A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B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93.75% 明显优于B组的75.00%(P<0.05);A、B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6个月,A组复发率4.17% 明显低于B组的18.75%(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相比较,前者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症的效果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7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5),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肾病综合征常见并发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1.43%vs 34.29%,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7.73±4.24 vs 42.45±4.11,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颖;王力宁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护理干预后,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评分(79.11±1.33)分,优于对照组(56.31±1.24)分,平均住院时间(12.34±2.46)d,少于对照组(20.14±2.16)d,护理满意度49例(98.00%)高于对照组38例(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减少住院时间及促进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鑫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慢性乙型肝炎社区康复治疗分析

    目的 探究采取社区健康指导治疗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在社区所有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28例作为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卫生知识教育与系统性的社区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的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HBV-DNA阳性的转阴率为92.19%,HBeAg阳性转阴率为73.4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社区康复指导对于加快患者疾病的好转,病情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荣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眼针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三组不同疗法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改善程度,评价眼针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眼针治疗组选用双侧眼穴的肝区、肾区、脾区、心区.头穴对照组选取前神聪透悬厘穴;百会透曲鬓穴;承光穴;正营透承灵穴.眼针治疗组与头穴对照组均每日针刺1次,14 d为1疗程.药物对照组口服多奈哌齐片5 mg,1次/d,14 d为1疗程.1个疗程后通过MMSE量表评分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程度.结果 眼针治疗组MMSE量表升高分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说明眼针治疗效果优于其他对照组.结论 眼针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乙酰胆碱含量,改善颅脑供血,促进脑细胞的恢复有关.

    作者:桑鹏;张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中医保健干预对脾虚体质儿童生长发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中医保健干预对脾虚体质儿童生长发育的效果.方法 收集200例2016年1月-2017年1月脾虚体质儿童,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给予西医保健方案;中医保健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保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脾虚体质改善率;治疗后体格发育相关指标情况;发病率.结果 中医保健组患者脾虚体质改善率比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改善有78例,未改善22例,中医保健组改善有97例,未改善3例,差异显著.中医保健组治疗后体格发育相关指标情况比对照组好(P<0.05);中医保健组发病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中医保健干预对脾虚体质儿童生长发育的效果确切,可有效逆转脾虚体质,促进儿童健康生长发育,减少疾病发病率,值得推广.

    作者:尹晓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贝那普利、曲美他嗪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

    目的 分析贝那普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以及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取医院就医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贝那普利、贝那普利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比两组LVEF、6分钟步行距离、NT-proBNP、TNF-α、IL-6、hs-CRP.结果 观察组LVEF、6分钟步行距离、NT-proBNP、TNF-α、IL-6、hs-CRP数据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优(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王振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正畸联合修复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方案,观察组采用正畸联合修复方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5.0%,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朴虎雄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附着龈重建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附着龈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例行种植二期手术患者,均伴有附着龈不足,种植位点10个;于种植二期手术同期,行改良根向复位瓣术,实施附着龈重建.记录术前与术后4周、6个月后的有效角化黏膜宽度;另记录冠修复6个月后的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与改良菌斑指数(mPI)等.结果术后4周时,患者有效角化黏膜宽度较手术前,平均增加2.40 mm(P<0.05).平均BI(0.72±0.63),平均PD(1.79±0.35)mm,平均mPI(0.69±0.81).结论于种植二期手术同期,实施改良根向复位瓣术,可重建种植体周围附着龈,短期效果好.

    作者:王成刚;董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分析

    目的 探讨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 入组对象为2014年1月-2017年1月100例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50例/组,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施行早期手术、延期手术,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死亡率等方面作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采取早期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高于延期手术.

    作者:武正旺;段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检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超声心动图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金标准的差异,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患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意义.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诊断吻合率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6.25%,而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吻合率达97.92%,不良反应发生率4.17%,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诊断灵敏度97.83%,特异度100.00%.结论 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蔡芹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胃溃疡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A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B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93.75% 明显优于B组的75.00%(P<0.05);A、B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6个月,A组复发率4.17% 明显低于B组的18.75%(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相比较,前者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贾玉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期行氧气驱动雾化治疗的作用分析

    目的 研究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期采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15 min内血氧饱和度和大呼气流速,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疗效.结果 中重度哮喘患儿在治疗后大呼气流速和血氧饱和度获得显著改善,比较发现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中重度哮喘在急性发作期使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可以增加通气量,从而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园园;闫孝永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搅打奶油在MSCT胃部造影检查中的价值初探

    目的 初步探讨搅打奶油在多层螺旋CT(MSCT)胃造影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4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以淡水和搅打奶油作为对比剂行上腹部多层螺旋CT扫描,对获得的图像从胃黏膜显示、胃充盈程度、伪影多少及密度对比等方面进行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 搅打奶油组在胃黏膜显示、伪影多少及密度对比方面明显优于淡水组,在胃腔充盈方面,两组不具显著差异.结论 胃部CT检查中,搅打奶油的造影效果优于淡水,是一种潜在的优良造影剂.

    作者:张瑶;黄劲柏;彭婕;刘迎军;秦梦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牙周基础治疗在根除胃内幽门螺杆菌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在进行胃部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时,牙周基础治疗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有上消化道症状且Hp阳性的患者228例,根据患者有无慢性牙周炎分为a、b组两组,a组随机分为a1、a2两组,a1、b两组使用常规的治疗方式,a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牙周基础治疗,治疗3周及6个月后对各组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3周后,a1组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明显低于a2、b组,统计学均有意义(P<0.05).结论 患有慢性牙周炎的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较高,通过对牙周的治疗能够提高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

    作者:张萱;丁青春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3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治疗方式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1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对照组(15例,采用传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有利于患者更快康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张旭;姚国忠;张洪志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与丙泊酚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7例行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单纯应用丙泊酚诱导麻醉)和观察组(35例应用依托咪酯诱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1)和气管插管后(T3)的血压和心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2),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均下降,但对照组比实验组的下降幅度更明显,实验组血压和心率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与依托咪酯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依托咪酯与丙泊酚相比提高了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降低了患者由于血压剧烈波动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祥凤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4例脊柱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各32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微创手术组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并且微创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00%),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脊柱创伤的临床治疗中,微创手术的疗效显著,手术高效安全,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于国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踝关节急性损伤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踝关节急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山东省运动康复研究中心治疗的67例踝关节急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用常规治疗,研究组34例用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治疗,比较AOF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组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AOFAS评分相较于治疗前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肿胀程度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肿胀程度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踝关节急性损伤优势明显,可快速恢复踝关节功能,缓解肿胀程度,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价值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凌雁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替吉奥与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EGFR野生型肺癌研究

    目的 探索替吉奥与吉西他滨各自联合顺铂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野生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替吉奥组与吉西他滨组,各70例,替吉奥组施以替吉奥联合顺铂为化疗方案,吉西他滨组施以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为化疗方案.结果 吉西他滨组有效率明显低于替吉奥组(P<0.05),替吉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吉西他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EGFR野生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均好过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钱滨滨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影响后循环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后循环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70例后循环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MRS量表的预后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预后良好,29例)和B组(预后不良,41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同型半胱氨酸是影响后循环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后循环梗死同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同型半胱氨酸存在密切关联,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邱晓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