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临床疗效观察

于国平

关键词:微创手术, 脊柱创伤,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4例脊柱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各32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微创手术组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并且微创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00%),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脊柱创伤的临床治疗中,微创手术的疗效显著,手术高效安全,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两种缝合方法的对比及体会

    目的 对比分析剖宫产术中分别采用扣锁缝合、连续缝合两种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孕妇分别按照不同的切口缝合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50例,采用切口连续缝合方法)和对照组(50例,采用切口扣锁缝合方法),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恶露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孕妇进行1年时间随访,实验组孕妇月经不调率(8%)、假腔切口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18%、8%.结论 剖宫产术中采用子宫切口连续缝合优于扣锁缝合,可缩短缝合时间,远期形成憩室可能性较小,且对月经量影响较小,更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武利民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输血前传染病感染指标检查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研究探讨输血前传染病感染指标检查的临床意义,推动我院输血工作进步.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280例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进行乙肝全套指标、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查,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查操作.结果 对280例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进行传染病感染指标检查后,发现HBV感染23例(8.21%),HCV感染4例(1.43%),HIV感染1例(0.36%),TP感染5例(1.79%).结论 从我院输血前传染病感染指标的检查实际分析,部分患者在手术前或输血前就已经感染某些传染病,在患者输血前对其进行传染病指标检查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剖宫产术围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对产妇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术产妇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4月行剖宫产术的产妇8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围术期生理、心理变化.结果 两组产妇T0时血压、心率及情绪状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T1、T2时MAP、HR及SAS评分、SD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两组MAP、HR无显著差异(P>0.05),SAS评分、SD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围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减少应激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唐思翠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替吉奥与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EGFR野生型肺癌研究

    目的 探索替吉奥与吉西他滨各自联合顺铂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野生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替吉奥组与吉西他滨组,各70例,替吉奥组施以替吉奥联合顺铂为化疗方案,吉西他滨组施以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为化疗方案.结果 吉西他滨组有效率明显低于替吉奥组(P<0.05),替吉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吉西他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EGFR野生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均好过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钱滨滨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分析

    目的 探讨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 入组对象为2014年1月-2017年1月100例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50例/组,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施行早期手术、延期手术,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死亡率等方面作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采取早期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高于延期手术.

    作者:武正旺;段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正畸联合修复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方案,观察组采用正畸联合修复方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5.0%,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朴虎雄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综合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析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治疗的效果及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均采取综合治疗,包括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另选取同期3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和围生儿结局.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4.75±0.23)mmol/L、餐后2 h血糖(7.10±1.02)mmol/L显著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治疗的效果明显,明显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围生儿结局,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郑芸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加胺碘酮片,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厄贝沙坦片,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虽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崔美子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行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行胃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7年9月到我院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腹腔镜治疗方法,记录两组患者做手术需要的时间,手术中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消化道和胃部等功能恢复需要的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出血量高于实验组患者平均出血量;对照组需要的手术时长,多于实验组需要的手术时长,该组数据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长以及胃部恢复的时间明显多于实验组患者,该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使用腹腔镜进行胃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结论 使用腹腔镜治疗方法进行胃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使用开腹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医学可以进行相关研究和使用.

    作者:吕广浩;杜之鲁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附着龈重建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附着龈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例行种植二期手术患者,均伴有附着龈不足,种植位点10个;于种植二期手术同期,行改良根向复位瓣术,实施附着龈重建.记录术前与术后4周、6个月后的有效角化黏膜宽度;另记录冠修复6个月后的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与改良菌斑指数(mPI)等.结果术后4周时,患者有效角化黏膜宽度较手术前,平均增加2.40 mm(P<0.05).平均BI(0.72±0.63),平均PD(1.79±0.35)mm,平均mPI(0.69±0.81).结论于种植二期手术同期,实施改良根向复位瓣术,可重建种植体周围附着龈,短期效果好.

    作者:王成刚;董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北京市社区失能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调查

    目的 调查了解失能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并对影响护理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更好地指导失能老人的社区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方庄社区及青塔社区符合纳入标准的失能老人389名,通过自行设计的社区护理需求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了解其社区护理需求.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上门治疗、健康保健知识指导、慢性病管理、心理疏导的护理需求比例依次为64.0%、97.9%、88.9%、57.1%.60~70岁、71~80岁以及>80岁失能老人对上门治疗、慢性病管理和心理疏导护理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种、两种、三种及以上疾病数量失能老人对上门治疗、慢性病管理和心理疏导护理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能老人的社区护理需求较大,社区医疗机构应开展专业化的培训,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提高社区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然;郭珊;杨世琴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慢性乙型肝炎社区康复治疗分析

    目的 探究采取社区健康指导治疗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在社区所有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28例作为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卫生知识教育与系统性的社区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的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HBV-DNA阳性的转阴率为92.19%,HBeAg阳性转阴率为73.4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社区康复指导对于加快患者疾病的好转,病情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荣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程序化护理在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在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接受黏膜剥离术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程序化护理.观察与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消化内镜下行黏膜剥离术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

    作者:闫秀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中医保健干预对脾虚体质儿童生长发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中医保健干预对脾虚体质儿童生长发育的效果.方法 收集200例2016年1月-2017年1月脾虚体质儿童,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给予西医保健方案;中医保健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保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脾虚体质改善率;治疗后体格发育相关指标情况;发病率.结果 中医保健组患者脾虚体质改善率比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改善有78例,未改善22例,中医保健组改善有97例,未改善3例,差异显著.中医保健组治疗后体格发育相关指标情况比对照组好(P<0.05);中医保健组发病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中医保健干预对脾虚体质儿童生长发育的效果确切,可有效逆转脾虚体质,促进儿童健康生长发育,减少疾病发病率,值得推广.

    作者:尹晓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神经外科教学实践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分析与研究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教学实践当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神经外科本科实习生60人作为带教对象,并将60名实习生分为带教组与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带教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 带教组实习生的实践考核成绩平均为(97.8±4.6)分,对照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平均为(72.9±4.0)分.带教组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带教组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教学实践当中的效果明显,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神经外科的相关知识,提高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刘文广;左建东;倪洪早;王凯;谢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贝那普利、曲美他嗪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

    目的 分析贝那普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以及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取医院就医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贝那普利、贝那普利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比两组LVEF、6分钟步行距离、NT-proBNP、TNF-α、IL-6、hs-CRP.结果 观察组LVEF、6分钟步行距离、NT-proBNP、TNF-α、IL-6、hs-CRP数据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优(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王振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与丙泊酚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7例行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单纯应用丙泊酚诱导麻醉)和观察组(35例应用依托咪酯诱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1)和气管插管后(T3)的血压和心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2),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均下降,但对照组比实验组的下降幅度更明显,实验组血压和心率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与依托咪酯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依托咪酯与丙泊酚相比提高了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降低了患者由于血压剧烈波动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祥凤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症的效果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7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5),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肾病综合征常见并发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1.43%vs 34.29%,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7.73±4.24 vs 42.45±4.11,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颖;王力宁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比较2种检验方法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目的 研究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进行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不同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9月本院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100例,分别接受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 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接受快速血清学检验后的准确率为62%,接受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的准确率为88%;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于4~7岁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55%、38.64%,较其他年龄阶段的阳性检出率明显更高.结论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准确率较快速血清学检验更高,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莉荣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柔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31例胃癌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胃癌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柔性护理管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62例胃癌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肿瘤疾病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柔性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胃癌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为93.5%,对照组为77.4%(P<0.05).结论 胃癌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柔性护理管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宋爽;李静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