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虎雄
目的 研究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进行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不同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9月本院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100例,分别接受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 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接受快速血清学检验后的准确率为62%,接受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的准确率为88%;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于4~7岁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55%、38.64%,较其他年龄阶段的阳性检出率明显更高.结论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准确率较快速血清学检验更高,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莉荣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与丙泊酚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7例行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单纯应用丙泊酚诱导麻醉)和观察组(35例应用依托咪酯诱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1)和气管插管后(T3)的血压和心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2),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均下降,但对照组比实验组的下降幅度更明显,实验组血压和心率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与依托咪酯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依托咪酯与丙泊酚相比提高了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降低了患者由于血压剧烈波动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祥凤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正畸联合修复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方案,观察组采用正畸联合修复方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5.0%,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朴虎雄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肺炎患儿应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于2015年1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炎患儿74例,根据患儿的入院顺序划分为常规组和雾化组,每组各37例,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综合治疗,雾化组在常规治疗同时接受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雾化组患儿的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肺炎患儿应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疗效,促进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汪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黄体酮联合疗法治疗先兆流产的佳疗程.方法 择取2014年4月-2016年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68例,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4周组与7周组,每组34例.两组均行hCG联合黄体酮疗法,4周组给药4周,7周组给药7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两项观察指标差异显著,7周组总有效率94.12%(32/34)显著高于4周组总有效率76.74%(26/34);不良反应率2.94%(1/34)明显低于4周组17.65%(6/34),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G联合黄体酮用药7周是治疗先兆流产的佳疗程.
作者:任艳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期采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15 min内血氧饱和度和大呼气流速,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疗效.结果 中重度哮喘患儿在治疗后大呼气流速和血氧饱和度获得显著改善,比较发现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中重度哮喘在急性发作期使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可以增加通气量,从而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园园;闫孝永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胃溃疡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A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B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93.75% 明显优于B组的75.00%(P<0.05);A、B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6个月,A组复发率4.17% 明显低于B组的18.75%(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相比较,前者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贾玉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4例脊柱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各32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微创手术组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并且微创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00%),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脊柱创伤的临床治疗中,微创手术的疗效显著,手术高效安全,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于国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对比分析剖宫产术中分别采用扣锁缝合、连续缝合两种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孕妇分别按照不同的切口缝合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50例,采用切口连续缝合方法)和对照组(50例,采用切口扣锁缝合方法),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恶露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孕妇进行1年时间随访,实验组孕妇月经不调率(8%)、假腔切口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18%、8%.结论 剖宫产术中采用子宫切口连续缝合优于扣锁缝合,可缩短缝合时间,远期形成憩室可能性较小,且对月经量影响较小,更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武利民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在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接受黏膜剥离术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程序化护理.观察与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消化内镜下行黏膜剥离术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
作者:闫秀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自拟化瘀消炎汤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化瘀消炎汤治疗,10 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超声检查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盆腔积液和炎性包块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75%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08%(P<0.05).结论 采用自拟化瘀消炎汤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范立慧;汤晓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口腔种植修复中应用附着龈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例行种植二期手术患者,均伴有附着龈不足,种植位点10个;于种植二期手术同期,行改良根向复位瓣术,实施附着龈重建.记录术前与术后4周、6个月后的有效角化黏膜宽度;另记录冠修复6个月后的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与改良菌斑指数(mPI)等.结果术后4周时,患者有效角化黏膜宽度较手术前,平均增加2.40 mm(P<0.05).平均BI(0.72±0.63),平均PD(1.79±0.35)mm,平均mPI(0.69±0.81).结论于种植二期手术同期,实施改良根向复位瓣术,可重建种植体周围附着龈,短期效果好.
作者:王成刚;董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应用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与规培的住院医师建立微信平台,将专业知识、技能操作、手术视频、考务信息等内容通过推送方式发布信息,并以互动交流、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数据,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微信平台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保障了带教老师与规培医师的及时沟通,并能有效的推送规培学习内容,从而保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结论 微信辅助教学在泌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可以发挥独特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蔡大伟;孔广起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护理.
作者:黄媛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入院治疗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摘除子宫肌瘤,治疗组则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即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和较少的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友生;黄方胜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检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超声心动图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金标准的差异,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患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意义.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诊断吻合率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6.25%,而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吻合率达97.92%,不良反应发生率4.17%,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诊断灵敏度97.83%,特异度100.00%.结论 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蔡芹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护理干预后,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评分(79.11±1.33)分,优于对照组(56.31±1.24)分,平均住院时间(12.34±2.46)d,少于对照组(20.14±2.16)d,护理满意度49例(98.00%)高于对照组38例(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减少住院时间及促进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鑫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肾结石应用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抽取的肾结石患者74例,其入院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9月,分组依据患者手术方法不同为基准.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的37例患者为参照组,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的37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其手术效果进行判定.结果比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住院天数,前者较比后者更短,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有显著差异(P<0.05).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5.4%)低于参照组(21.6%),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肾结石应用输尿管软镜联合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同时可以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张伟;邹华卫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辅肌动蛋白4(α-actinin-4,ACTN4)基因杂合突变184T>A与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的关系及其发生率.方法 收集2014年3月-2016年7月于黑龙江省医院肾内科及儿科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原发性FSGS的儿童患者50例,选取同时期于本院进行疫苗接种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蛋白酶-盐析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设计ACTN4基因第2外显子区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后进行测序,若发现突变,氯酚法提取父母头发DNA检测ACTN4基因.结果 50例原发性FSGS患者中检测到1例患者存在ACTN4基因第2外显子区杂合突变184T>A,导致编码蛋白质ACTN4的第62位氨基酸由丝氨酸突变为苏氨酸,患者父母、健康.对照组均未检测到相同突变,其余FSGS患者未检测到新的致病突变.此外,共发现5个单核苷酸多态:rs761625093、rs771782889、rs111387742、rs759055242,rs550398621,其中rs759055242和rs550398621导致编码氨基酸改变.结论 ACTN4基因第2外显子区184T>A(Ser62Thr)突变在儿童原发性FSGS患者中的发生率较低,因此不是引起本中心儿童原发性FSGS的常见突变.
作者:柳春艳;吕慧妍;孙敏;贾玲;李锦玉;安晓霞;郝丽荣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对社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施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2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4例社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患者分组,对照组(57例)选择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57例)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终就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展开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95%)对比,观察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49%)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29,P<0.05).结论 针对社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在研究治疗方案期间,合理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药物施治,可以充分确保高血压系列症状的改善,从而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预后效果以及生活能力的双重提高做出保证.
作者:戚雪波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