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常规检查在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筛查中临床意义

魏蓉;周凤洁;魏东;邹灿

关键词:血常规检查, 贫血, 白细胞减少症,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查在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筛查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体检的500例人员,随机各抽检200例不同性别体检者,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指标检测,对比观察白细胞减少症及贫血患者数量差异,以及血常规指标差异.结果 400例体检患者中,整体筛选血常规指标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性别体检者,个体贫血筛选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显著(P<0.05),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差异显著(P<0.05),白细胞数差异显著;在白细胞减少症个体筛选中,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数量与性别无相关性,但是不同性别患者在白细胞数及红细胞数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 从整体很难筛选出,通过个体筛选,有效得知性别与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比例无相关性,然而血常规指标与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比例有相关性,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为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提供依据.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疗程的hCG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黄体酮联合疗法治疗先兆流产的佳疗程.方法 择取2014年4月-2016年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68例,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4周组与7周组,每组34例.两组均行hCG联合黄体酮疗法,4周组给药4周,7周组给药7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两项观察指标差异显著,7周组总有效率94.12%(32/34)显著高于4周组总有效率76.74%(26/34);不良反应率2.94%(1/34)明显低于4周组17.65%(6/34),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G联合黄体酮用药7周是治疗先兆流产的佳疗程.

    作者:任艳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ACTN4基因184T>A突变与儿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关系

    目的 研究辅肌动蛋白4(α-actinin-4,ACTN4)基因杂合突变184T>A与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的关系及其发生率.方法 收集2014年3月-2016年7月于黑龙江省医院肾内科及儿科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原发性FSGS的儿童患者50例,选取同时期于本院进行疫苗接种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蛋白酶-盐析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设计ACTN4基因第2外显子区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后进行测序,若发现突变,氯酚法提取父母头发DNA检测ACTN4基因.结果 50例原发性FSGS患者中检测到1例患者存在ACTN4基因第2外显子区杂合突变184T>A,导致编码蛋白质ACTN4的第62位氨基酸由丝氨酸突变为苏氨酸,患者父母、健康.对照组均未检测到相同突变,其余FSGS患者未检测到新的致病突变.此外,共发现5个单核苷酸多态:rs761625093、rs771782889、rs111387742、rs759055242,rs550398621,其中rs759055242和rs550398621导致编码氨基酸改变.结论 ACTN4基因第2外显子区184T>A(Ser62Thr)突变在儿童原发性FSGS患者中的发生率较低,因此不是引起本中心儿童原发性FSGS的常见突变.

    作者:柳春艳;吕慧妍;孙敏;贾玲;李锦玉;安晓霞;郝丽荣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PentaRay导管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比较利用星型高精密度磁电双定位标测导管PentaRay和肺静脉电位标测导管(Lasso)行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的差别.方法 选取3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entaRay标测导管;对照组采用Lasso标测导管;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标测时间、X线曝光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消融时间无差异;实验组3个月时行动态心电图仍维持窦性心律比率与对照组相似.结论 PentaRay可以代替Lasso进行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其快速、有效的特点在本研究中得到验证.

    作者:郭影;杨生平;杨震;沙勇;王学忠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踝关节急性损伤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踝关节急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山东省运动康复研究中心治疗的67例踝关节急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用常规治疗,研究组34例用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治疗,比较AOF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组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AOFAS评分相较于治疗前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肿胀程度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肿胀程度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踝关节急性损伤优势明显,可快速恢复踝关节功能,缓解肿胀程度,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价值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凌雁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压疮预防的作用

    目的 对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压疮预防的作用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压疮预防,对比两组患者压疮预防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人数为4例,少于对照组压疮发生人数17例,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6.66%,低于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28.33%,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压疮能够避免,并且采用压疮预防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重症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赵丹丹;马秀红;才立萍;李海涛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实验诊断学病例题库建设与教学实践

    实验诊断学是医学生由基础学习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课程.为了使医学生早临床、早实践,尽早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建设适用于低年级医学生的实验诊断学教学病例题库,探讨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设计的病例题库能够满足低年级医学生的教学要求,早期接触临床病例有助于医学生对实验诊断学教学内容的理解,把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疾病诊断有机结合,提高综合分析病例的能力.

    作者:李建兰;魏艳红;董春霞;梁志鹏;黄艳;杨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两种缝合方法的对比及体会

    目的 对比分析剖宫产术中分别采用扣锁缝合、连续缝合两种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孕妇分别按照不同的切口缝合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50例,采用切口连续缝合方法)和对照组(50例,采用切口扣锁缝合方法),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恶露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孕妇进行1年时间随访,实验组孕妇月经不调率(8%)、假腔切口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18%、8%.结论 剖宫产术中采用子宫切口连续缝合优于扣锁缝合,可缩短缝合时间,远期形成憩室可能性较小,且对月经量影响较小,更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武利民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对初产妇采取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9月我院124例初产妇分为实验组(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助产护理),对比观察两组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0.65%,剖宫产率19.3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第四产程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产妇采取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效果明显,可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王佩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眼针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三组不同疗法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改善程度,评价眼针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眼针治疗组选用双侧眼穴的肝区、肾区、脾区、心区.头穴对照组选取前神聪透悬厘穴;百会透曲鬓穴;承光穴;正营透承灵穴.眼针治疗组与头穴对照组均每日针刺1次,14 d为1疗程.药物对照组口服多奈哌齐片5 mg,1次/d,14 d为1疗程.1个疗程后通过MMSE量表评分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程度.结果 眼针治疗组MMSE量表升高分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说明眼针治疗效果优于其他对照组.结论 眼针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乙酰胆碱含量,改善颅脑供血,促进脑细胞的恢复有关.

    作者:桑鹏;张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与丙泊酚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7例行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单纯应用丙泊酚诱导麻醉)和观察组(35例应用依托咪酯诱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1)和气管插管后(T3)的血压和心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2),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均下降,但对照组比实验组的下降幅度更明显,实验组血压和心率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与依托咪酯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依托咪酯与丙泊酚相比提高了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降低了患者由于血压剧烈波动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祥凤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37例

    目的 探究肺炎患儿应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于2015年1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炎患儿74例,根据患儿的入院顺序划分为常规组和雾化组,每组各37例,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综合治疗,雾化组在常规治疗同时接受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雾化组患儿的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肺炎患儿应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疗效,促进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汪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胃溃疡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A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B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93.75% 明显优于B组的75.00%(P<0.05);A、B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6个月,A组复发率4.17% 明显低于B组的18.75%(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相比较,前者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贾玉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体验式学习在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体验式教学在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2015级神经内科临床实习学生40例,抽签的方式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满意度和临床能力.结果 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验式教学法能够提高神经内科实习生的临床能力和教学满意度.

    作者:殷亮;周婷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综合护理干预,提升我院护理水平.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82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腹部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腹部手术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产生率、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粘连性肠梗阻产生率、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的比较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慧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探究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我院的6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螺旋CT检查,回顾分析患者检查结果.结果 经螺旋CT检查,肺癌患者管壁增厚、阻塞性病变、腔内外病变、转移性病变检查率分别为32.81%、48.44%、9.38%、9.38%,与病理诊断检查率无明显差异(P>0.05);经螺旋CT检查,肺癌患者检查准确率为96.88%,病理诊断确诊为肺癌准确率为95.31%,两种诊断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螺旋CT对于诊断肺癌准确率较高,安全性高,且快捷简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利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小儿肠套叠患者,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30例、2012年5月25日-2017年6月28日,随机分两组,每组患者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小儿肠套叠患者临床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观察组小儿肠套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 明显低于对照组60.00%,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研究.

    作者:陈波;张亦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综合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析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治疗的效果及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均采取综合治疗,包括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另选取同期3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和围生儿结局.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4.75±0.23)mmol/L、餐后2 h血糖(7.10±1.02)mmol/L显著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治疗的效果明显,明显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围生儿结局,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郑芸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血常规检查在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筛查中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查在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筛查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体检的500例人员,随机各抽检200例不同性别体检者,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指标检测,对比观察白细胞减少症及贫血患者数量差异,以及血常规指标差异.结果 400例体检患者中,整体筛选血常规指标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性别体检者,个体贫血筛选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显著(P<0.05),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差异显著(P<0.05),白细胞数差异显著;在白细胞减少症个体筛选中,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数量与性别无相关性,但是不同性别患者在白细胞数及红细胞数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 从整体很难筛选出,通过个体筛选,有效得知性别与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比例无相关性,然而血常规指标与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比例有相关性,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为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魏蓉;周凤洁;魏东;邹灿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正畸联合修复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方案,观察组采用正畸联合修复方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5.0%,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朴虎雄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门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门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耳鼻喉科门诊2015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2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的80.65% 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的提高(9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8.39%vs 7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的提高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菊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