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救治率的影响

彭庆荣

关键词:优化流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rt-PA静脉溶栓
摘要: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救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急诊科接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11月同类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卒中救治及常规急诊护理配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脑卒中救治流程管理及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下的护理配合.分析TCRF记录,对比两组患者DNT控制及rt-PA静脉溶栓救治率及两组患者护理流程各步骤占用的平均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DNT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后症状改善情况(NIHSS)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及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流程各步骤占用的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流程管理中,优化急诊流程护理能显著缩短患者DNT时间,提高接受rt-PA静脉溶栓救治成功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评估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予以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接收治疗的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2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组:治疗组60例予以胺碘酮治疗,对照组60例予以西地兰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比对照组的83.33%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比对照组的21.67% 低(P<0.05).结论 对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选胺碘酮治疗的疗效确切.

    作者:宋蓉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提升传染病专科医院年轻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提升传染病专科医院年轻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方法.方法 对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139名毕业3年内的年轻护士,制定《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考评表》,并实施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考评训练,对训练前后该组护士对临床实践能力的认知度以及训练前后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考评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1年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考评训练,139名年轻护士训练后与训练前相比,对临床实践能力的认知度有所提升(P<0.05),且考评得分优于训练前(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考评训练,是提升传染病专科医院年轻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

    作者:洪树芹;浦海芹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在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使用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美沙拉嗪单独用药,观察组则增加使用双歧三联活菌.对比两组患者内镜评分、治疗效果、不良症状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症状、DAI、内镜评分分别是(4.24±1.24)分、(2.56±0.51)分、(3.89±1.24)分;治疗有效率是73.53%;不良症状发生率是14.71%.观察组临床症状、DAI、内镜评分分别是(2.16±1.05)分、(1.46±0.41)分、(2.36±1.06)分;治疗有效率是94.12%;不良症状发生率是2.94%.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使用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能够有效提升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症状的发生.

    作者:蒋允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结直肠癌伴梗阻患者Ⅰ期经腹直肠癌切除术治疗的效果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伴梗阻采用 Ⅰ 期经腹直肠癌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以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结直肠癌伴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经腹直肠癌切除术进行治疗,Ⅰ 期切除吻合.观察手术疗效,统计并发症.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 Ⅰ 期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肠梗阻症状均消失,手术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12.96%.结论 Ⅰ 期经腹直肠癌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癌伴梗阻效果确切,在把握适应证、排除禁忌证前提下安全可行.

    作者:陈祥松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闭合复位Gamma钉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闭合复位Gamma钉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6年10月本院接收且治疗的76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以治疗方法不同为依据分组:行闭合复位Gamma钉治疗的38例作实验组,行近端钢板治疗的38例作对照组,对两组治疗效果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优良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1.58%(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91.5±15.8)min、卧床时间(2.1±0.4)周、术中出血量(75.6±19.3)ml、骨折愈合时间(3.2±0.4)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予以闭合复位Gamma钉疗法,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玉树;蒋永新;王锦付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4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透析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心理及生理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心理及生理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徐浩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我院门诊药房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 探讨并分析我院门诊药房不合理处方.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门诊药房所开2000张处方,根据记录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在2000张处方中出现76张不合理处方.处方不合理具体包括:医师处方开具错误或书写不规范;未严格按照处方核对程序完成调剂;门诊药师缺乏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用量不合理;门诊药师责任心不强;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有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结论 门诊药房出现处方不合理情况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处方是否合理也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叶义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索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34例,抽签化分组,即67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呼吸训练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FEV1(3.73±0.12)L、FVC(30.95±7.26)L、FEV1/FVC(82.27±3.76)%、社会功能(95.36±2.36)分、物质生活(96.74±2.11)分、躯体功能(97.85±1.25)分、心理功能(98.36±1.22)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彭玉玲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肛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7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64例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保留括约肌手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疗效及基本治疗指标,统计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患者治疗显效61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0%.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7.2±1.4)天,并发症发生率为1.56%,复发率为3.13%.结论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肛瘘效果确切,能有效保留患者的肛门自制功能,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沈国定;夏勇;管甲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全麻苏醒期患者的价值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苏醒期对患者展开手术室护理对其心理状况的改善及对预防躁动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本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30例展开常规护理为常规组,30例展开全面的手术室护理为干预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出现情况.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干预组发生躁动情况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 对于全麻苏醒期患者,予以全面的手术室护理可改善其心理状况,并使躁动发生率降低.

    作者:顾华兰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颅骨修补术后颅内血肿分析

    目的 探讨颅骨修补术后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与防治方法.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9月我院72例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后CT复查,统计颅内血肿发生率,分析术后并发颅内出血的原因及诊治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并发颅内血肿12例,其中8例术前骨窗下凹,颅内血肿发生率为16.67%,后经保守治疗或手术清除血肿,患者均康复.结论颅内血肿在颅骨修补术后较为常见,把握手术指征和恰当时机、加强术前处理、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对预防颅骨修补术后颅内血肿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闻海兵;李国;李升;瞿鸿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不同内窥镜技术在喉癌检查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频闪喉镜联合硬性鼻内窥镜与16排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喉癌术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8例喉癌患者术前常规行频闪喉镜及螺旋CT仿真内镜检查,所有手术患者均在手术前气管切开,并从切口放入30°硬性鼻内窥镜观察声门下情况,联合频闪喉镜对声门及声门上的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喉癌的术前评估中,CTVE的图像与频闪喉镜的结果相结合印证声门及声门上的肿瘤形态特征,均可良好的显示声门下的肿瘤生长情况,与临床手术后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喉癌及下咽癌术前CT仿真内镜技术可明确肿瘤的范围、大小、周围组织及声门下受侵情况,在喉癌及下咽癌术前评估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赵杰;黄岸瑞;林惠兰;黄世铮;张学军;侯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医院2015年2月—2017年11月诊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中抽取53例作研究组,同期选取5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组受检者超声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下肢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是86.79%,远高于对照组的3.77%(P<0.05);研究组患者的内膜-中层厚度是(1.35±0.25)mm,大于对照组的(0.43±0.05)mm(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较高,有借鉴意义.

    作者:孙丽敏;曲海丽;王智慧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预防以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肺部感染的预防以及护理对策.结果 本次所收治的60例患者中共有15例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经科学、合理治疗以及护理,13例患者痊愈,因感染死亡2例.结论 对重型颅脑患者采用适当的预防以及护理对策,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雷俊;付琴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精细护理对复杂性肾结石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研究在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微创手术治疗过程中,使用专科精细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患有复杂性肾结石并具有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指征的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增加使用专科精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不良症状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的差别.结果 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88.54±17.56)min、(9.55±2.31)d,手术出血量为(158.47±14.56)ml,不良症状发生率是37.50%;患者总满意率是56.2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64.11±13.42)min、(6.84±1.54)d,手术出血量为(134.75±12.45)ml;不良症状发生率是6.25%;患者总满意率为93.7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使用专科精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复杂性肾结石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效果,减少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梅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西替利嗪滴剂联合医用愈肤生物膜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并研究治疗特应性皮炎应用西替利嗪滴剂联合医用愈肤生物膜(蓝润)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特将阜宁县人民医院皮肤科2016年10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8例患者应用西替利嗪滴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进行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应用西替利嗪滴剂+医用愈肤生物膜(蓝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及停药1个月内复发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28%,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特应性皮炎应用西替利嗪滴剂联合医用愈肤生物膜(蓝润)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李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检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7年8月治疗的150例临产孕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门诊体检的150例非孕期女性为对照组,均使用Stago凝血分析仪检测其凝血四项,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凝血酶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产前、分娩期间监测孕妇的凝血四项指标,对临床预测、预防、治疗产妇异常出血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周梅琴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个性化舒适护理在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在股骨头置换术中使用个性化舒适护理对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7年7月来我院行股骨头置换术患者4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是传统的手术配合方案和病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增加使用个性化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效果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的时间分别是(12.8±3.1)d、(18.5±2.8)d和(49.8±3.6)d.不良症状发生率为33.33%;患者满意率为57.14%,有23.81% 非常满意.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的时间分别是(10.4±3.8)d、(12.9±3.7)d和(40.8±2.8)d;不良症状发生率为9.52%;患者满意率为95.23%,有61.90% 非常满意.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使用个性化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恢复效果,缩短恢复时间,减少不良症状出现的概率,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胡静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对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98例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分组研究,47例术后展开常规护理为一般组,51例术后展开早期综合护理干预为干预组,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组进食、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住院时长均较一般组短,P<0.05;干预组5.88% 出现并发症,较一般组的19.15% 低,P<0.05.结论 对于胃癌术后患者,展开早期综合护理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

    作者:虞腊青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救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该类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将患者根据时间段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急救绿色通道及优质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中接受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效果比常规的护理要好,患者的护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抢救的成功率比较高.

    作者:王丽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