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忠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数据库查找,局部应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随机对照实验。结果18个实验结果均表示高血压使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氨氯地平的治疗方法,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Meta检查分析可以发现,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效果显著于单纯氨氯地平治疗方法,该实验结果需要进一步深究与验证。
作者:王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NCPAP治疗对临床疗效、血气指标和肺部感染率的影响,以丰富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8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NCPAP治疗,观察组则使用NCPAP联合PS予以治疗。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以及肺部感染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NCPAP治疗效果明显,血气指标得到改善且肺部感染情况较少。
作者:陈秋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借助组织化学方法将抗原抗体反应的部位和程度显示出来,以期达到对组织或细胞中的抗原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的效果。免疫组化的操作流程较复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均可能导致结果不理想,尤以组织的固定、脱水、包埋等过程对抗原的保存为关键。
作者:于立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对激素治疗的阿霉素肾病幼鼠骨保护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8只幼鼠分为4组,实验2周,测定幼鼠尿蛋白定量及血清骨保护素水平。结果实验过程中对照组尿蛋白逐渐增高,治疗组及西药组尿蛋白逐渐下降;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及西药组骨保护素进行性降低,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骨保护素缓慢升高。结论当归芍药散联合甲泼尼龙片对阿霉素肾病幼鼠尿蛋白有降低作用,可能有升高阿霉素肾病幼鼠骨保护素的作用。
作者:边毅;张天照;仲维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威廉斯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技术的提升提供基础。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威廉斯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病变20例患者进行活体诊断,并与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比较超声心动图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超声心动图的准确性100.0%。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可应用在威廉斯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病变的诊断,是疾病诊断的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作者:赵世佳;杨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采用腹腔镜及开放式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对于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采取传统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开放式及腔镜下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并比较两组5年复发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5%(5/1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2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复发率1%(1/100),低于对照组的10%(1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可缩短恢复时间,减少患者痛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吴瑶强;于福翔;曲瑞新;李中国;陈大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活动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2%,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对改善患者症状具有促进性作用。
作者:崔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抑郁症治疗受到焦虑症的影响情况。方法根据我院2011年1月~2014年2月的152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9例为抑郁症伴发焦虑症患者,对照组63例为抑郁症不伴发焦虑症患者,两组采取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各项评分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早期率以及4周、8周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抑郁症伴发焦虑症患者临床中接受治疗的效果不理想,抗抑郁情况不佳,不良反应高,应对焦虑症引起重视。
作者:王玉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方法选择812份标本血液、尿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检测。结果检测812份培养标本,分离病原菌175株,阳性率为21.55%,其中革兰阴性菌占44.00%,革兰阳性菌占43.43%,真菌占12.57%。头孢他啶对肺炎克雷伯菌均较敏感;阿莫西林对对肠球菌较敏感。结论根据药物敏感和细菌耐药性的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可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王淼;齐弋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该病由耳道感染引起,发病率高,易复发,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耳痛、耳鸣、鼓膜穿孔甚至听力障碍;科学的护理措施有助于该病转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将结合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原则,对该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以便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儿气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的136例ICU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气道护理措施,观察两组ICU机械通气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ICU机械通气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ICU停留时间、病情好转时间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ICU机械通气患儿气道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儿家属的认知能力,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
作者:李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奥美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PH)合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 CH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6月~2015年8月住院的113例EH合并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告知控制血压的常规方法,联合应用奥美沙坦、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三种药物治疗。结果113例EH合并CHD患者中显效77例,好转25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90.27%。结论联合应用奥美沙坦、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治疗EH合并CHD,可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500例妇科手术患者,对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结果妇科手术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佳状态,确保手术的正常开展,康复、改善预后,在护理方面,从“以人为本”出发,满足患者在心理、生理方面的需要,使患者身体全面康复。结论新时期的全面护理已越来越深入人心,围手术期的患者被人们广泛关心。手术往往牵涉到妇女的生殖系统,术后的妇女受到两重心理压力:术后病痛的压力和因生殖器手术而感到羞耻的心理压力。因此,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应从科学知识,心理方面加以疏导患者,热情周到的护理,从诸多方面入手,主动积极配合患者,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切实解除患者的病痛与心理上的压力,以佳水平护理好妇科手术患者,给每一位妇科手术患者带来满意的服务。
作者:巩凌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内科心脏早搏患者接受稳心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的106例心脏早搏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接受稳心颗粒治疗时,每天3次,每次9 g,四周一疗程,共3个疗程,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中的治疗有效率是91.51%,其中,室性早搏总有效率为91.07%,房性早搏总有效率为92.86%,房性早搏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0%。共出现了6例不良反应病例,4例头晕和2例胸闷病例,未出现心律失常。结论稳心颗粒对于心脏早搏的临床治疗效果突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以其治疗安全性比较高。
作者:戴兴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青光眼的滤过性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治疗患者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治疗患者,经积极处理后前房全部恢复,前房恢复时间3~14 d。结论建立新的房水眼外引流途径,制作功能性滤过泡,即在巩膜、Tenon囊及结膜之间形成一个贮水池,可吸收房水并将房水引至眼外,降低眼压。
作者:李宏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采用维生素E和甲硝唑综合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57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3例接受维生素E和甲硝唑联合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替硝唑阴道泡腾片的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采用维生素E和甲硝唑综合治疗,能够改善身体症状,恢复身体的正常指标,减轻病痛,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霍丽艳;薛少华;王艳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评价胱抑素C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量61例脑梗死患者和58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的血压及血糖、血脂、血清胱抑素C、C-反应蛋白(CRP)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部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其他因素的关系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0.83±0.45)mg/L,高于对照组(0.68±0.19)mg/L(P<0.05)。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CRP、颈动脉IMT、低密度脂蛋白(LDL-C)呈正相关(r=0.653,P<0.001;r=0.556,P<0.001;r=0.266,P=0.038),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负相关(r=-0.253, P=0.049);与其他各指标无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CRP、颈动脉IMT是影响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并且与炎症反应、脂质代谢紊乱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作者:任海艳;贾纪荣;刘政;闫海鹏;薛小慧;徐媛琴;孙俊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补肾育子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补肾育子汤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 BBT指标,流产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补肾育子汤能够通过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平衡来促进卵泡发育成熟,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有助于孕卵着床,降低流产率。
作者:孙秋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脑动脉肿瘤的效果作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54例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7例,其中对照组行开颅夹闭术治疗,治疗组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70.37%,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41%,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优于开颅夹闭术,可有效促进治愈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邓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颅脑外伤术中使用血液回收机(CS)的节约用血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液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颅脑外伤患者110例,使用CS行术中血液回收。结果共回收浓缩红细胞悬液87560 ml,平均每例(796±20) ml。自体输血量占总的输血量的57%~88%,异体输血率为5%~100%。结论术中使用CS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库血的需求量。
作者:赵方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