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毛蚶提取物对抗肿瘤药物的增效减毒作用研究

张文娟

关键词:毛蚶提取物, 抗肿瘤药物, 增效减毒
摘要:目的:研究毛蚶提取物对抗肿瘤药物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通过比较观察抗肿瘤药物联合毛蚶提取物和单用,对人肺癌A 549株小鼠的抑瘤率、血液学、血液生化学等指标的影响,评价毛蚶提取物对抗肿瘤药物的增效减毒作用。结果联合用药小鼠抑瘤率增高,且白细胞计数下降不明显。结论毛蚶提取物对抗肿瘤药物有增效减毒作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尿液潜血检验中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的方法

    目的:通过实验对比在进行尿液潜血检验中应用尿液分析仪与使用显微镜检进行红细胞计数检验的检测结果。方法选择我院检验科进行尿液潜血检验的尿液标本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尿液分析仪与使用显微镜检进行红细胞计数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结果使用显微镜检,尿液分析的假阳性的检出率为12%。使用尿液分析仪,尿液分析的假阳性的检出率为26%。结论进行尿液潜血检验时应该两种方式结合对比使用,提高检测的真实有效性。

    作者:李正凯;吴文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临床尿液检验的若干影响因素与对策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尿液检验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处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1000份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临床检验的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检验中的各种因素等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000份接受检验的尿液标本中,检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的共计32份,不合格率为3.2%,不合格原因中以标本检验不当和采集前的准备不当所占的比例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尿液检验的过程中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检验结果发生误差。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和规范处理,对于降低尿液分析不合格率,提高实验室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原淑慧;亓志鹏;王喜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脑动脉肿瘤的效果作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54例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7例,其中对照组行开颅夹闭术治疗,治疗组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70.37%,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41%,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优于开颅夹闭术,可有效促进治愈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邓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及对血气指标和肺部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NCPAP治疗对临床疗效、血气指标和肺部感染率的影响,以丰富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8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NCPAP治疗,观察组则使用NCPAP联合PS予以治疗。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以及肺部感染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NCPAP治疗效果明显,血气指标得到改善且肺部感染情况较少。

    作者:陈秋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分析心内科心脏早搏的药物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心内科心脏早搏患者接受稳心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的106例心脏早搏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接受稳心颗粒治疗时,每天3次,每次9 g,四周一疗程,共3个疗程,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中的治疗有效率是91.51%,其中,室性早搏总有效率为91.07%,房性早搏总有效率为92.86%,房性早搏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0%。共出现了6例不良反应病例,4例头晕和2例胸闷病例,未出现心律失常。结论稳心颗粒对于心脏早搏的临床治疗效果突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以其治疗安全性比较高。

    作者:戴兴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外伤性脑疝术后脑梗死早期CT表现及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脑疝术后脑梗死早期患者接受CT诊断的价值和效果。方法根据2008年1月~2013年6月我院的37例外伤性脑疝术后合并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常规止血和抗感染治疗,术后24 h对患者接受CT诊断的效果和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术后24 h复查检出脑梗死6例,24~48 h检出13例,3~6 d检出18例,大面积梗死21例,小灶性梗死16例;5例患者强化CT结果显示为大脑动脉或分支动脉狭窄、闭塞,后期复查出现梗死灶;预后良好率62.16%。结论脑疝术后脑梗死早期患者的CT会出现豆状核轮廓模糊、脑动脉致密血管征、岛带及基底核消失征等特征,可以以此作为诊断标准,早期确诊能够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孙铁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于两组都先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再应用普罗帕酮开展治疗,治疗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相应的症状与体征都得到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并发快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病情,可有效而安全的用于对患者的抢救。

    作者:吕发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灌流式洗胃联合重复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灌流式洗胃联合重复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中间综合征(IM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急诊ICU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38例,治疗组采用灌流式洗胃联合重复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未采用此办法。结果治疗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9例,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类患者采用灌流式洗胃联合重复HP治疗的办法清除体内毒物,疗效显著。

    作者:邱立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例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诊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中MRI检查均显示均匀强化,肿瘤直径(1.27±0.31)cm,10例边界清晰,11例血流信号丰富,5例T1WI长信号和8例T2WI短信号;3例行次切手术,10例行全切手术,术后给予放化疗辅助治疗,随访结束时3例病情稳定,6例死亡,4例病情恶化。结论 MRI可以对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准确诊断,外科全肿瘤切除术和放化疗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但预后仍较差。

    作者:周辉;王俊宽;周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磷酸肌酸钠与神经节苷脂早期治疗重度窒息新生儿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磷酸肌酸钠与神经节苷脂早期治疗重度窒息新生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重度窒息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磷酸肌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临床体征恢复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度窒息新生儿磷酸肌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早期治疗,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治愈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田凤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及开放式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采用腹腔镜及开放式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对于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采取传统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开放式及腔镜下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并比较两组5年复发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5%(5/1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2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复发率1%(1/100),低于对照组的10%(1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可缩短恢复时间,减少患者痛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吴瑶强;于福翔;曲瑞新;李中国;陈大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矮小症儿童血清内IGF-1、IGFBP-3检测的意义探讨

    目的:探析矮小症儿童血清内IGF-1、IGFBP-3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矮小症儿童,另选择同期健康儿童50名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检验血清内IGF-1、IGFBP-3等指标。结果 ISS组、PGHD组、CGHD组儿童的血清IGF-1、IGFBP-3等参数与对照组儿童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矮小症儿童全面检测IGF-1、IGFBP-3等指标可促进机体GH分泌情况获得全面反映,可有效提高临床确诊率。

    作者:赖辉添;黄秋生;黄柏青;傅清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为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实施传统开胸术与胸腔镜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治疗的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0例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胸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胸腔镜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需时、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引流量以及恢复时间等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较小(P>0.05);但观察组手术需时、引流时间以及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实施胸腔镜术治疗,能够效改善手术情况,加快术后恢复,治疗效果较佳。

    作者:张典;张晓;余向东;邱宁;郎保平;肖鹏;靳超;张超;薛金良;蔡秋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应用效果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8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彭国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血压、糖尿病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糖尿病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9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简单智力状态检查法,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测试。结果900例脑血管患者,315例有认知功能障碍,比例为35.00%;相对较于糖尿病病史、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有糖尿病病史、有高血压病史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疾病患者极易发生认知障碍,发生率高,其中高血压和糖尿病均为高危诱发因素。

    作者:赵晓玲;王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培养见习生的内分泌科研兴趣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临床医学的见习教学应不断更新观念,探索新模式。本文通过提出新教学模式,基于教学大纲基础,在临床见习中培养学生对内分泌科研的兴趣。

    作者:马绍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自愿进行早期妊娠终止者9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25 mg口服,每天2次;观察组组治疗前2 d仅服用米非司酮25 mg,每日2次,并于第3 d起服用米索前列醇0.6 mg,每日一次。在治疗3 d后入院检查阴道出血以及宫内情况等。结果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组妊娠终止情况优于米非司酮组(P<0.05);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组不良反应情况少于米非司酮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可有效终止早期妊娠,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明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延伸护理在狼疮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在狼疮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收治的30例狼疮肾病患者应用免疫制剂及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同时加以用药、心理、健康指导及出院后进行跟踪随访等延伸护理干预手段加强对疾病发作的控制及生活质量的提升。结果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出院后随访3~4年,2例出院半年后复发,预后良好。结论延伸护理干预措施可从多方面改善患者病情并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俊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药物治疗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病例回顾

    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4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作为观察组,使用甲巯咪唑片口服和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针对性的进行剂量调整,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同期选取40例接受降糖药口服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67.5%,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较为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抗甲亢和降糖药物联合使用,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稳定控制和甲亢症状改善效果比较好。

    作者:宋艳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出血性脑梗死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中性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舒血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0%,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χ2=4.007,P<0.05)。结论深入分析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易发因素,给予舒血宁治疗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可靠性较高。

    作者:任艳丽;郭根明;李千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