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后期心理体验的质性探讨

张耕瑞

关键词:护理学生, 实习后期, 心理体验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实习后期护理专业学生心理想法,对后期的实习方法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方法通过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选取我院实习的12名临床实习后期护理专业学生,并对其进行深度访谈,对探讨结果进行一定的分析处理,筛选出具有价值性的参考意见。结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主要面对的问题包含学习压力大、对就业前景存在疑惑、临床实习积极性下降。结论通过改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可提高学生的实习积极性,达到实习的初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策探讨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6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132例。对照组施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配合,对两组护理效果予以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要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中,加强手术室护理配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李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后期心理体验的质性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后期护理专业学生心理想法,对后期的实习方法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方法通过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选取我院实习的12名临床实习后期护理专业学生,并对其进行深度访谈,对探讨结果进行一定的分析处理,筛选出具有价值性的参考意见。结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主要面对的问题包含学习压力大、对就业前景存在疑惑、临床实习积极性下降。结论通过改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可提高学生的实习积极性,达到实习的初衷。

    作者:张耕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评价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2月~2014年8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纳入患者89例,分别以磁性附着体、球帽附着体对义齿进行黏固。结果随访3个月,评价修复效果,观察组种植体松动、口腔黏膜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种植后维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可用于种植体固定、义齿修复,可增进修复效果,远期口腔健康状态更好,但维护次数较多。

    作者:陈秋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对照组行常规术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角膜散光、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疗效理想。

    作者:杨震雷;陈蕾;李婧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预测宫颈癌放化疗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 MR 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预测宫颈癌放化疗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3例经病理证实为 IIA 期以上宫颈癌,并接受放化疗治疗的患者,测量不同时间点肿瘤大径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治疗后2~3周及治疗结束时 ADC 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结束时肿瘤大径小于治疗前(P <0.05)。结论 DWI 可用于早期监测肿瘤对放化疗敏感性,在宫颈癌早期治疗效果评价及预测终治疗效果中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文亮;周山;吴淑芬;张秀丽;杨勇政;齐洋;王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比较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效果

    目的:分析比较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100例胆结石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包括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其中观察组以微创保胆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术后恢复情况上优于对照组,包括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效果显著,更具临床优势。

    作者:魏光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脑脊液转阴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心脏移植的免疫调节作用

    目的:探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心脏移植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实验动物中心健康雄性 SD 大鼠与 Wistar 大鼠,将其分成 A、B、C 三组,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模型,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 MSC(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受体颈外静脉注入,观察移植后大鼠的存活时间, HE(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移植心脏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结果 B、C两组与A组对比,大鼠平均存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 两组对比平均存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C 两组与 A 组移植心脏病理学分级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 两组移植心脏病理学分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 MSC 能抑制 T 细胞增殖,但在体内实验中没有观察到移植物存活时间显著延长及没有减轻淋巴细胞浸润。

    作者:赵敏;王慧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环抱式肋骨接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使用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经验,提高多发肋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55例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患者,采用环抱式肋骨接骨板手术治疗。结果患者术后胸痛均显著减轻,胸壁稳定。结论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嘉嘉;林庆胜;吴秀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40例抗肿瘤药物所致严重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40例抗肿瘤药物所致严重不良反应。方法对40例抗肿瘤药物导致严重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60岁为抗肿瘤药物所致严重不良反应高发年龄段,单克隆抗体、铂类等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给药方式以静滴为主,具体不良反应以血液系统反应为主。结论抗肿瘤药物所致严重不良反应与患者用药、年龄、给药方式等密切相关。

    作者:金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情景模拟模式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眼科教学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眼科临床实习的医学生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的30名学生编入 A 组并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带教,2015年的30名学生编入 B 组并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带教,观察比较两组学生教学的应用效果。结果 B组学生考试成绩优良率高于 A 组,考试时不紧张人数 B 组多于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实施,能有效减轻学生紧张心理,提高考试成绩,说明该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所教知识更好地掌握。

    作者:马君择;刘子瑶;熊蕾;冯海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比较。方法对比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DCSD)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与包皮过长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较传统包皮环切术操作简单、无需缝合,术中出血少,外观满意,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刘贻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用于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4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循证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康淑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应用 B 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 B 超检查,分析检查的结果。结果58例患者诊断准确的有54例,其中有29例为腺癌,18例为鳞癌,7例为平滑肌肉瘤,有4例误诊患者,其中有2例为肝癌,1例为胆囊腺瘤,1例为胆囊腺肌增生症,B 超诊断的准确率为93.1%,胆囊恶性肿瘤声像图主要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隆起型、厚壁型、实块型及混合型。结论应用 B 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以用于临床的诊断中,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炜璐;王海宁;张晶;谢小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心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2200例孕妇,均经过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将胎儿尸解或产后超声心动图结果与产前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结果分析研究。结果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血管畸形66例,畸形发生率为3.0%,其中55例经引产尸解或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22例伴有其他结构异常。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异常胎儿2134例中,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脏畸形6例。结论孕妇产前通过超声心动图诊断,可以有效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其准确率高,能帮助临床进行产前疑难病症的辅助诊治。

    作者:杨宇;赵世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士定位抢救在复合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护士定位抢救对于复合伤患者救护的影响。方法将救治的60例急诊复合伤患者采用护士定位抢救(实验组)和非定位抢救(对照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0人,观察两组抢救处理情况。结果非定位抢救组的30例患者,30 min 内初步救护完毕送入病房或手术室者占50%;护士定位抢救组的30例患者30 min 内初步救护完毕送入病房或手术室者占75%。结论护士定位抢救对于急诊科复合伤患者的快速救护至关重要。

    作者:姜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微视频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留学生传染病学见习课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微视频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留学生传染病临床见习中可行性。方法将我校80名留学生随机分为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临床见习教学方法组和采用微视频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组,以期末考试结果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期末成绩为(82.3±10.3)分,对照组为(70.4±11.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微视频联合情景教学法能有效解决留学生在传染病教学中的语言交流障碍,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缺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缺陷中,分析前馈控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室护理方法的不同展开分组。对观察组51例患者选择前馈控制护理的方法;对照组49例患者选择常规手术室护理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各方面的表现。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较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获得显著提高,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患者(P <0.05)。结论临床在实施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有效应用前馈控制,终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将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有效证明前馈控制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永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于课程整合的TBL教学法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主干课程,我们对中医外科学各论部分的课程进行整合,用 TBL 教学法进行教法改革,提高了中医外科学的课堂效果,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对于提高中医外科学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王铃;冷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71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比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青光眼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理想。

    作者:张友梅;何秀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