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用于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的效果观察

康淑荣

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循证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4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循证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头部电针透刺用于64例脑卒中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头部电针透刺用于64例脑卒中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抑郁症患者64例,对选取的患者行头部电针透刺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1%,脑电图异常率为15.62%,同时,患者治疗后的 HAMD 评分和 SDS 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部电针透刺用于64例脑卒中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效果理想。

    作者:田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病例导入、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介入放射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介入放射学教学是放射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介入放射学这门学科具有技术性及操作性强的特点,牵扯到很多心脑、周围血管的解剖学知识和相关临床知识。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们会感到枯燥,难于理解及掌握。为了提高临床介入放射学的教学水平,利用放射科现有的影像平台,将病例导入、多媒体教学、PBL 教学及学生在教学中亲自动手操作等方法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学习介入放射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了血管解剖的知识。同时,加深了他们对血管性疾病的理解和认知,提高了介入放射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冯骏;杨嫣华;赵超;梁亚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在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在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观察。方法80例术中卵巢肿瘤病理标本均行冷冻切片与细胞学涂片检查。结果细胞涂片检查准确率为95.0%;冷冻切片检查准确率为93.8%;细胞涂片联合冷冻切片检查准确率为97.5%。结论在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应用冷冻切片与细胞学涂片检查,可提高卵巢肿瘤诊断准确率。

    作者:秦岭;蔡江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原因分析和护理策略探讨

    目的:探讨 ICU 患者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ICU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40例临床资料,总结感染原因,并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处理。结果脑出血与颅内肿瘤等原发病、入住 ICU 时间较长(≥15 d)、多重耐药性、气管插管后再行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及应用至少3种抗生素属于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原因。结论为了尽量减少ICU患者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并及时治疗原发病,同时重视手卫生,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出院。

    作者:李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通过分析总结我校2012级三年制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带教的方法,探讨三年制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带教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并针对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解决办法,以提升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

    作者:陈兰;曹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人2型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在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市沙区社区老年人2型糖尿病4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综合干预并对其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综合干预方法、危害以及病情控制指标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效提高;干预后患者各血糖、血脂指标与行为指标情况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应用在老年人2型糖尿病中,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

    作者:潘慧;顾开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口腔正畸患者行固定矫治时的护理配合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患者行固定矫治时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46例行固定矫治口腔正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通过与治疗前照片比较,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46例患者中十分满意的有17例,满意的有27例,不满意的有2例,总满意度为95.7%。结论口腔正畸患者行固定矫治时予以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正畸的顺利进行,提高正畸效果。

    作者:王海宁;王炜璐;张晶;谢小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行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X 线阴影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剂量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比小剂量优。

    作者:秦立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临床检测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价值

    目的:观察心功能不全患者检测血清 C-反应蛋白水平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观察组),并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 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清 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观察组(P <0.05);观察组心功能分级较高者的血清 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较低者(P <0.05)。结论检测血清 C-反应蛋白水平可有效诊断、分级心功能不全。

    作者:蔡胜男;丁九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的防护治疗

    目的:探讨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的防护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患者,将其接受防护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治疗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骨髓损伤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8.75%,且患者骨髓损伤情况得到明显好转,按 Frankel 分级治疗前后各级之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患者采取防护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且改善患者骨髓损伤情况效果较好。

    作者:王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机械通气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6例机械通气治疗 RDS 的临床效果,总结治疗和护理经验。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和护理后,存活21例;死亡4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重症 RDS 的有效手段。正确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质量。

    作者:王胜;刘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均分5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两组,即对照组25例(未予以新辅助化疗)和研究组25例(术前2周实施新辅助化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生存情况。结果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与中位生存期长(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并发症少。

    作者:边楠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比较。方法对比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DCSD)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与包皮过长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较传统包皮环切术操作简单、无需缝合,术中出血少,外观满意,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刘贻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环抱式肋骨接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使用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经验,提高多发肋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55例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患者,采用环抱式肋骨接骨板手术治疗。结果患者术后胸痛均显著减轻,胸壁稳定。结论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嘉嘉;林庆胜;吴秀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士定位抢救在复合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护士定位抢救对于复合伤患者救护的影响。方法将救治的60例急诊复合伤患者采用护士定位抢救(实验组)和非定位抢救(对照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0人,观察两组抢救处理情况。结果非定位抢救组的30例患者,30 min 内初步救护完毕送入病房或手术室者占50%;护士定位抢救组的30例患者30 min 内初步救护完毕送入病房或手术室者占75%。结论护士定位抢救对于急诊科复合伤患者的快速救护至关重要。

    作者:姜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清肝补肾方对老年脂肪肝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清肝补肾方对老年脂肪肝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以100例老年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使用清肝补肾方中药汤剂,对照组服用血脂康胶囊,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血脂代谢功能上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脂代谢功能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脂肪肝患者服用清肝补肾方汤剂,能够有效改善血脂代谢功能。

    作者:吴清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红光治疗仪治疗创伤性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红光治疗仪治疗创伤性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创造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生理盐水、地塞米松溶液湿敷创面;观察组则使用红光治疗仪对创面进行红光照射皮损部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2.05%(32/3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红光治疗仪治疗创伤性湿疹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湿疹症状、渗出及皮损,且安全性较高,是一种治疗创伤性湿疹的较好方式。

    作者:于子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32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2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2例,对照组16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对症干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效率较好,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干预的基础上汇集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护理的有效率,促进患者的预后和恢复。

    作者:杨巧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手术显微镜支撑喉镜下和纤维喉镜下切除声带息肉术后疗效研究

    目的:手术显微镜支撑喉镜下和纤维喉镜下切除声带息肉术后疗效研究。方法随机选取声带息肉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其中观察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对照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35±3.2)岁。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理程度的情况等方面来看,具有可比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显微镜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术,对照组采用纤维喉镜下切除声带息肉术。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对比观察,观察组显效15例,显效率为60%,有效为9例,有效率为36%,无效为1例,无效率4%;对照组显效10例,显效率为40%,有效为8例,有效率为32%,无效为7例,无效率为28%。结论显微支撑喉镜下治疗声带息肉治疗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常建玉;王宝贵;黄维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