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2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

杨巧云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综合护理, 常规指导
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2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2例,对照组16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对症干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效率较好,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干预的基础上汇集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护理的有效率,促进患者的预后和恢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定位抢救在复合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护士定位抢救对于复合伤患者救护的影响。方法将救治的60例急诊复合伤患者采用护士定位抢救(实验组)和非定位抢救(对照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0人,观察两组抢救处理情况。结果非定位抢救组的30例患者,30 min 内初步救护完毕送入病房或手术室者占50%;护士定位抢救组的30例患者30 min 内初步救护完毕送入病房或手术室者占75%。结论护士定位抢救对于急诊科复合伤患者的快速救护至关重要。

    作者:姜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7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手术后的呼吸道管理分析

    目的:探讨70周岁以上肺癌患者的术后呼吸道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周岁以上肺癌手术患者中选取50例,回顾和分析所有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及术后呼吸道管理方法,并观察本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住院时间、预后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50例患者均成功渡过手术危险期,术后通过运用体位护理、吸氧、超声雾化、吸痰及呼吸锻炼等呼吸道管理措施,患者的病情均明显好转,且术后未见严重缺氧、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70周岁以上的老年肺癌患者,需采取给氧、呼吸道护理、体位护理、吸痰处理以及呼吸锻炼等多种呼吸道管理方法,以改善其呼吸道通气功能,减少术后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巩固手术效果。

    作者:王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三维动态超声诊断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可行性

    目的:对三维动态超声诊断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女性便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维动态超声的诊断,对比静息状态和模拟排粪状态下测量指标α角、β角、γ角、H 线的差异,并分别计算各自的检出率。结果模拟排粪状态下各测量质量指标的变化幅度大于静息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各超声测量指标α角、β角、γ角、H 线对于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有较高检出率,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石以;李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评价双环醇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药物肝损害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双环醇对肾病综合征合并药物肝损害的治疗效果与药物安全性。方法根据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74例肾病综合征合并药物肝损害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口服双环醇片)和对照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每组各有患者37人,治疗期限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肝功和血清指标以及药物副作用的产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治疗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物副作用。结论双环醇是近年来使用效果较好、治疗效率较高、药物副作用较小的一种肾病综合征合并药物肝损害的治疗药物,且其药效起效快、药力持续时间长,且无过多的用药限制。

    作者:马可;李银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预测宫颈癌放化疗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 MR 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预测宫颈癌放化疗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3例经病理证实为 IIA 期以上宫颈癌,并接受放化疗治疗的患者,测量不同时间点肿瘤大径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治疗后2~3周及治疗结束时 ADC 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结束时肿瘤大径小于治疗前(P <0.05)。结论 DWI 可用于早期监测肿瘤对放化疗敏感性,在宫颈癌早期治疗效果评价及预测终治疗效果中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文亮;周山;吴淑芬;张秀丽;杨勇政;齐洋;王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均分5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两组,即对照组25例(未予以新辅助化疗)和研究组25例(术前2周实施新辅助化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生存情况。结果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与中位生存期长(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并发症少。

    作者:边楠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易发生的严重致死性的感染。早期评估 SBP 发生的危险,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减少 SBP 死亡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评价了现有实验室指标诊断 SBP 能力。方法入选2015年1~12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的180例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其中男116例,女64例。将入选患者分为 SBP 组(100例)和非 SBP 组(80例)比较现有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e, ROC)曲线,分析其诊断 SBP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WBC (Z =-2.023,P =0.043)、NEU%(Z =-2.216,P =0.027)、ALB (Z=-3.416,P=0.001)、TBIL(Z=-2.056,P=0.040)、DBIL(Z=-2.890, P=0.004)、PT(Z=-3.690,P <0.0001)、PT-INR(Z=-3.090, P=0.001)、PT-A(Z=-3.531,P <0.0001)和 PCT(Z=-3.352, P=0.001)在 SBP 组和非 SBP 组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而 PLT、TP、AST、ALT、APTT、FIB、TT 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ALB ≤30 g/L,PCT >0.2 ng/ml,PT-A ≤62%和 TBIL >54μmol/L 时,诊断 SBP 的敏感性分别为88%、68%、88%和44%,特异性分别为65%、80%、60%和90%。且 ALB, PT-A 和 PCT 联合诊断 SBP 的灵敏度为99.5%,特异度为31.2%。结论联合使用 ALB,PT-A 和 PCT 评价有腹水的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发生 SBP 的危险,可能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 SBP 的能力,从而减少 SBP 导致的死亡。

    作者:李峰;荀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00例研究组(接受心理护理)和100例对照组(不接受心理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通过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作者:高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观察及分析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观察。方法观察我院2014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并给予呼吸困难者、咳嗽呛奶者、心力衰竭者、感染病毒者相关的护理治疗,根据实际的护理观察,分析80例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患儿的抢救有效率。结果80例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患儿有75例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失,5例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改善,0例死亡,抢救有效率为93.7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症的治疗效果与环境因素、健康指标等密切相关,若及时接受有效的护理治疗,抢救成功率可提高。

    作者:张臻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伽马刀结合介入化疗栓塞用于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对伽马刀结合介入化疗栓塞用于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临床研究的分析和探讨。方法将90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试验组采用伽马刀结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照组血小板和白细胞下降、放射性肝损伤、肝性脑病多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伽马刀结合介入化疗栓塞用于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相对较小。

    作者:秦德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昌吉州284例新生儿始发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收集昌吉州新生儿黄疸资料,了解初发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收治的新生儿初发高胆红素血症的资料。结果初发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足月儿组感染、ABO 溶血的发病率高于早产儿组;而早产儿组肺部感染、宫内感染、脓毒血症发生率高于足月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足月儿与早产儿、溶血性与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差异。

    作者:何朝晖;高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情景模拟模式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眼科教学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眼科临床实习的医学生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的30名学生编入 A 组并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带教,2015年的30名学生编入 B 组并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带教,观察比较两组学生教学的应用效果。结果 B组学生考试成绩优良率高于 A 组,考试时不紧张人数 B 组多于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实施,能有效减轻学生紧张心理,提高考试成绩,说明该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所教知识更好地掌握。

    作者:马君择;刘子瑶;熊蕾;冯海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微小型钛板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小型钛板在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患者77例,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使用微小型钛板,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骨折复位、愈合均良好,张口、面部外形等基本恢复正常,X 线检查结果显示其骨折线对位良好。随访6个月后患者张口度恢复正常,咬合关系保持正常。结论微小型钛板治疗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患者效果良好,医生应该针对患者实际骨折情况对症治疗。

    作者:曹会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调强放疗联合顺铂对宫颈癌疾病的治疗效果评述

    目的:研究调强放疗联合顺铂对宫颈癌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病例来源:我院2010年4月~2012年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宫颈癌疾病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抽签法。83例患者分为调强放疗组和调强放疗+化疗组两个组别。调强放疗组给予单纯调强放疗;调强放疗+化疗组给予调强放疗联合顺铂治疗。观察指标:(1)近期缓解率、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2)副作用率。结果(1)调强放疗+化疗组相比于调强放疗组近期缓解率、1年生存率相似,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年生存率更高,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调强放疗+化疗组相比于调强放疗组副作用率更低,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顺铂对宫颈癌疾病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远期生存率,减轻毒副作用。

    作者:毛世琴;蒋镌;朱伟;孙瑞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应用 B 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 B 超检查,分析检查的结果。结果58例患者诊断准确的有54例,其中有29例为腺癌,18例为鳞癌,7例为平滑肌肉瘤,有4例误诊患者,其中有2例为肝癌,1例为胆囊腺瘤,1例为胆囊腺肌增生症,B 超诊断的准确率为93.1%,胆囊恶性肿瘤声像图主要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隆起型、厚壁型、实块型及混合型。结论应用 B 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以用于临床的诊断中,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炜璐;王海宁;张晶;谢小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87例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促进术后恢复,防止并发症。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经腹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7例,于围手术期做好患者的综合护理工作,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87例患者患者手术顺利,心理状态满意,切口愈合良好,均痊愈出院;术后追踪半年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做好综合护理很重要,能有利切口愈合,促进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玉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策探讨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6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132例。对照组施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配合,对两组护理效果予以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要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中,加强手术室护理配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李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心脏移植的免疫调节作用

    目的:探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心脏移植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实验动物中心健康雄性 SD 大鼠与 Wistar 大鼠,将其分成 A、B、C 三组,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模型,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 MSC(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受体颈外静脉注入,观察移植后大鼠的存活时间, HE(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移植心脏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结果 B、C两组与A组对比,大鼠平均存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 两组对比平均存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C 两组与 A 组移植心脏病理学分级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 两组移植心脏病理学分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 MSC 能抑制 T 细胞增殖,但在体内实验中没有观察到移植物存活时间显著延长及没有减轻淋巴细胞浸润。

    作者:赵敏;王慧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间充质干细胞表达Toll样受体在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间充质干细胞表达 Tol 样受体在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58例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行 PCI 联合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治疗。2个月后,观察 LVEF 和心梗面积变化情况,探究 LTR2,LTR4和 CD34+表达水平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梗面积改善,LVEF,LTR2,LTR4和CD34+表达水平上,明显较好,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LTR2,LTR4和 CD34+表达水平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梗面积减少和 LVEF 改善相关。

    作者:冯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自拟化瘀解毒汤与依地酸钙钠注射液联合治疗职业性铅中毒的疗效探析

    目的:探讨自拟化瘀解毒汤与依地酸钙钠注射液联合治疗职业性铅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职业性铅中毒患者1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依地酸钙钠注射液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依地酸钙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4%,高于对照组的81.52%,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恢复正常的平均疗程、出铅值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化瘀解毒汤与依地酸钙钠注射液联合治疗职业性铅中毒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乃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