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
目的:多样性护理方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多样性护理方案。记录两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检测结果变化情况、患者对本次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降低至(5.15±0.37)mmol/L、对照组降低至(7.03±0.68) mmol/L(P <0.05);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高达(90.90±2.15)分,对照组对本次护理满意度仅为(79.82±3.41)分,两组数据对比P <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提供多样性护理方案可显著提高其护理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作者:蓝蓉蓉;林玲;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护理老年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共收治的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中医护理,分析总结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结果经研究分析可知,实验组发生便秘3例(6.00%),对照组发生便秘8例(1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便秘的发生率。
作者:徐英;乌鲁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挑选32例我院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 A 组和 B 组,每组各16例患者。A 组采用胰岛素治疗法,B 组在 A 组的基础上联合吡格列酮(瑞彤)30 mg/d 用药。A 组和 B 组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并进行观察。结果经过4周治疗,A 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日用量、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14.3±2.6)、(45.7±4.8)、(7.6±1.5),B 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日用量、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7.2±1.6)、(34.6±3.4)、(5.1±1.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体重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明显,且 B 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 A 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同时可以改善胰岛 B 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素用量,二者起协同作用,优于单纯胰岛素治疗。
作者:曹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当前形势下,微创手术技术和高精尖手术技术不断发展,医学研究不断进步,护理新概念和新理论层出不穷。学校教育已经无法对护士需求和临床护理需求进行满足,在职护士应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接受继续教育,以便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在护理人员继续教育过程汇总,组织护士业务学习已经成为重要的举措,下面就探析手术室护士继续教育途径与存在问题的对策。
作者:武丽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合谷刺联合西药对中度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中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口服曲马多缓释片;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再予针灸。两组均治疗5 d 后比较疼痛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3个时段的缓解率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合谷刺联合药物干预中度癌痛患者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朱亮杰;朱青霞;郜旭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百合固金汤联合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随机数字法选择我院收入的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口服吉非替尼的同时服用加减百合固金汤,对照组口服吉非替尼。观察两组患者的病灶大小变化及中位肿瘤进展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观察组 PR 9例,SD 12例,PD 4例,疾病控制率84%,对照组 PR 3例, SD 10例,PD 12例,疾病控制率52%。PR 比较:χ2=3.9474(P <0.05), PR+SD 比较:χ2=5.8824(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观察组(6.5±1.2)个月,1年生存率53.3%,2年生存率9.3%,对照组(5.2±2.6)个月,1年生存率47.0%,2年生存率4.2%, t=2.2699(P <0.05)。结论百合固金汤联合吉非替尼可以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保健;张冉冉;朱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与腰大池置管脑脊液置换应用于脑室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室出血患者30例,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5例患者采用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置换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单一的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3%。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置换方法对脑室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丽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3,应用生理盐水)和试验组(n=43,应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T0点两组患者的 DBP、SBP、MAP、HR 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T1、T2、T3、T4时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对照组大于试验组(P <0.05),且自主呼吸恢复时对照组 PaO2低于试验组(P <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中的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改善血压、心率,安全可靠。
作者:曹鸣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2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2例,对照组16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对症干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效率较好,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干预的基础上汇集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护理的有效率,促进患者的预后和恢复。
作者:杨巧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甲地孕酮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恶性肿瘤患者,86例患者先接受1周期的单独化疗,在第2周期化疗开始前2 d 持续应用甲地孕酮14 d,观察2个周期患者的主要营养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第2周期患者的 KPS 评分明显高于第1周期,体重明显增加,血清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较第1周期有明显改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改善,但是血红蛋白无明显差异。结论甲地孕酮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多项营养指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削弱化疗对人体的损害,增强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和顺应性,该方法安全可靠。
作者:葛康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经腹食管横断吻合术治疗的36例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中择期手术29例,急诊手术7例,近期无大出血及肝性脑病的发生,远期随访28例,1~5年内再出血率3.57%,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该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满意,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
作者:蔡锋;朱运海;赵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比 Ethibond 线与钛缆用于 PMLC 的近期疗效。方法2014年6~12月,65例 CSM 患者随机分 Ethibond 线组和钛缆组行PMLC,比较术前、术后3、12个月的颈部疼痛 VAS 评分、脊髓功能JOA 评分、术前、术后颈椎活动度、过屈/过伸位曲度,CT 观察棘突-椎板愈合情况。结果 Ethibond 线组术后3个月、12个月颈部过屈/过伸位曲度、活动度及 VAS 疼痛评分优于钛缆组(P=0.02,0.01,0.03,0.00);棘突-椎板愈合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Ethibond 线和钛缆用于 PMLC,在脊髓功能恢复、保留颈椎运动功能、棘突-椎板愈合率无明显差异。
作者:刘合庆;步国强;于剑;张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三维动态超声诊断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女性便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维动态超声的诊断,对比静息状态和模拟排粪状态下测量指标α角、β角、γ角、H 线的差异,并分别计算各自的检出率。结果模拟排粪状态下各测量质量指标的变化幅度大于静息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各超声测量指标α角、β角、γ角、H 线对于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有较高检出率,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石以;李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治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1例,术前确诊依据腰椎间盘CT和腰椎MRI,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7例行后路椎板间开窗术,2例行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12例行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椎间融合固定术。结果31例患者腰腿痛症状在手术后均立即改善,所有患者出院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患者功能评价在术后3月进行,其中优24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达96.8%。结论 CT 和 MRI 是诊断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靠手段,是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的可靠依据,诊断明确后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郝成俊;崔丙军;陈磊;崔文峰;杨磊;赵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拟化瘀解毒汤与依地酸钙钠注射液联合治疗职业性铅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职业性铅中毒患者1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依地酸钙钠注射液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依地酸钙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4%,高于对照组的81.52%,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恢复正常的平均疗程、出铅值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化瘀解毒汤与依地酸钙钠注射液联合治疗职业性铅中毒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乃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易发生的严重致死性的感染。早期评估 SBP 发生的危险,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减少 SBP 死亡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评价了现有实验室指标诊断 SBP 能力。方法入选2015年1~12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的180例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其中男116例,女64例。将入选患者分为 SBP 组(100例)和非 SBP 组(80例)比较现有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e, ROC)曲线,分析其诊断 SBP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WBC (Z =-2.023,P =0.043)、NEU%(Z =-2.216,P =0.027)、ALB (Z=-3.416,P=0.001)、TBIL(Z=-2.056,P=0.040)、DBIL(Z=-2.890, P=0.004)、PT(Z=-3.690,P <0.0001)、PT-INR(Z=-3.090, P=0.001)、PT-A(Z=-3.531,P <0.0001)和 PCT(Z=-3.352, P=0.001)在 SBP 组和非 SBP 组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而 PLT、TP、AST、ALT、APTT、FIB、TT 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ALB ≤30 g/L,PCT >0.2 ng/ml,PT-A ≤62%和 TBIL >54μmol/L 时,诊断 SBP 的敏感性分别为88%、68%、88%和44%,特异性分别为65%、80%、60%和90%。且 ALB, PT-A 和 PCT 联合诊断 SBP 的灵敏度为99.5%,特异度为31.2%。结论联合使用 ALB,PT-A 和 PCT 评价有腹水的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发生 SBP 的危险,可能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 SBP 的能力,从而减少 SBP 导致的死亡。
作者:李峰;荀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为了深入观察他汀类药物与糖皮质激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90例,并且经过活检确诊,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患者45例,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中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24 h 尿蛋白量、血肌酐、血 CRP、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数值,用统计学分析其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比治疗前有所好转,治疗组24 h 尿蛋白量、血 CRP、血肌酐、TC、TG 均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患时,糖皮质激素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尿蛋白含量、提高血清白蛋白,使肾功能得到好转。
作者:武仁;李银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基于 PDCA 的规范化护士分层培训管理体系的构建,以不断提高护士培训效果。方法通过将 PDCA 原理应用于护士分层培训管理体系当中来,从而使护士管理更加规范化,并对其培训前后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构建分层管理体系,护士对于专项培训的满意度有所上升,其满意率为98.1%。结论基于 PDCA 模式构建规范化的护士分层培训管理体系,可以将培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效落实,从而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程友桂;夏锦锦;王红霞;徐芹;曹树红;周立兰;耿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应用 B 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 B 超检查,分析检查的结果。结果58例患者诊断准确的有54例,其中有29例为腺癌,18例为鳞癌,7例为平滑肌肉瘤,有4例误诊患者,其中有2例为肝癌,1例为胆囊腺瘤,1例为胆囊腺肌增生症,B 超诊断的准确率为93.1%,胆囊恶性肿瘤声像图主要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隆起型、厚壁型、实块型及混合型。结论应用 B 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以用于临床的诊断中,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炜璐;王海宁;张晶;谢小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所收治的84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实验组患者入院后给予优质护理,参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作者:白雪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