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他汀类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武仁;李银辉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为了深入观察他汀类药物与糖皮质激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90例,并且经过活检确诊,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患者45例,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中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24 h 尿蛋白量、血肌酐、血 CRP、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数值,用统计学分析其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比治疗前有所好转,治疗组24 h 尿蛋白量、血 CRP、血肌酐、TC、TG 均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患时,糖皮质激素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尿蛋白含量、提高血清白蛋白,使肾功能得到好转。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PDCA的规范化护士分层培训管理体系的构建探究

    目的:探究基于 PDCA 的规范化护士分层培训管理体系的构建,以不断提高护士培训效果。方法通过将 PDCA 原理应用于护士分层培训管理体系当中来,从而使护士管理更加规范化,并对其培训前后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构建分层管理体系,护士对于专项培训的满意度有所上升,其满意率为98.1%。结论基于 PDCA 模式构建规范化的护士分层培训管理体系,可以将培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效落实,从而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程友桂;夏锦锦;王红霞;徐芹;曹树红;周立兰;耿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胸阻抗无创心排监测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胸阻抗无创心排监测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连接心电监护,观察组采用胸阻抗无创心排监测。结果麻醉10 min 后、麻醉20 min 后、麻醉30 min 后及扩髓腔后,观察组 CO 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输液总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胸阻抗无创心排监测可有效监测血流动力学,有效地指导术中输液用药,保持血液动力学稳定,确保手术安全。

    作者:万义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研究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与腰大池置管脑脊液置换应用于脑室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与腰大池置管脑脊液置换应用于脑室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室出血患者30例,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5例患者采用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置换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单一的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3%。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置换方法对脑室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丽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西沙必利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探索研究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选择自2013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西沙必利,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帕罗西汀,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发现,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血、尿常规检查均未见明显改变,患者血糖及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也无明显变化。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西沙比利与帕罗西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李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于课程整合的TBL教学法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主干课程,我们对中医外科学各论部分的课程进行整合,用 TBL 教学法进行教法改革,提高了中医外科学的课堂效果,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对于提高中医外科学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王铃;冷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研究中药银黄牙周冲洗液在早期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药银黄牙周冲洗液在早期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早期牙周病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主要采取常规治疗,而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中药银黄牙周冲洗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6%,高于对照组的78%,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银黄牙周冲洗液在早期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刘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121株金葡菌的特点分析及抗MRSA方案观察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特点及抗 MRSA 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收集某医院检出金葡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观察治疗现状。结果121株金葡菌中儿科、肾内科占比例较高,青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80%;46例 MRSA 检出患者中有42例使用抗菌药物,有效37例(88.10%)。结论该院检出金葡菌发生的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同时该院治疗方案基本符合指南且有效率较高。

    作者:蒋永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环抱式肋骨接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使用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经验,提高多发肋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55例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患者,采用环抱式肋骨接骨板手术治疗。结果患者术后胸痛均显著减轻,胸壁稳定。结论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嘉嘉;林庆胜;吴秀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CRP和PCT检测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 C 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7例发热患者根据血培养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对所有患者入院当天外周血 CRP 和 PCT 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测,对血培养阳性患者根据病原菌革兰染色分为革兰染色阳性组和革兰染色阴性组,并进行 CRP 和 PCT 定量检测。结果阳性组 PCT 阳性率(99.16%)高于阴性组(30.61%)(P <0.05);阳性组 CRP 和 PCT水平均高于阴性组(P <0.05);革兰阳性组 PCT 水平(3.48±1.15) ng/ml 低于革兰阴性组(7.08±0.67)ng/ml(P <0.05)。结论 CRP 和PCT 均可作为初步判断血流感染的指标,但 PCT 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且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血清 PCT 水平低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患者。

    作者:张佳夫;李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清肝补肾方对老年脂肪肝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清肝补肾方对老年脂肪肝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以100例老年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使用清肝补肾方中药汤剂,对照组服用血脂康胶囊,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血脂代谢功能上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脂代谢功能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脂肪肝患者服用清肝补肾方汤剂,能够有效改善血脂代谢功能。

    作者:吴清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优质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行个性化护理,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期间心绞痛发生次数和住院时长。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心绞痛发生次数和住院时长方面结果较好,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心绞痛发生次数和住院时长,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袁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PFNA与DHS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对比

    目的:比较 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 DHS(动态髋螺钉稳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9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9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其中48例采用 PFNA 内固定,44例采用 DHS 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PFNA 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愈合时间均优于 DHS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DHS 组,优良率高于 DHS 组。结论 PFNA 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固定材料,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康久杰;李洪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机械通气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6例机械通气治疗 RDS 的临床效果,总结治疗和护理经验。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和护理后,存活21例;死亡4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重症 RDS 的有效手段。正确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质量。

    作者:王胜;刘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养心汤对行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

    目的:观察养心汤对行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实施行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养心汤。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1个月、3个月的气虚血瘀积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患者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的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养心汤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气虚血瘀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杜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七氟醚与丙泊酚在成人开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对七氟醚与丙泊酚在成人开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随机将52例行开颅手术治疗的成人患者分成七氟醚组与丙泊酚组。结果两组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 组不良反应率低于 S 组(P <0.05)。结论对行开颅手术的患者应用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效果较好。

    作者:杨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要点及用药护理方式研究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要点及用药护理方式。方法从我院2012年5月~2015年12月选取98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 A 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B 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比较 SAS、SDS、满意率、不良反应率。结果 B 组患者护理后 SAS、SDS 低于 A 组,满意率高于 A 组,用药不良反应率比 A 组低(P <0.05)。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确切。

    作者:王菊文;刘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九安士纸杯在小儿包皮包茎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儿包皮包茎术后,如何避免阴茎头与衣裤的摩擦,减少患儿的不适。方法将6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n=30),观察组术后使用九安士纸杯,避免阴茎头与衣裤接触,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的方法包扎未作其他处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舒适度93.3%、满意度96.7%、换药依从性为96.7%,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包皮包茎术后,配合使用九安士一次性纸杯,可以减少患儿术后阴茎头与衣裤的摩擦,减轻不适。

    作者:周萍丽;许平;齐爱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多索茶碱和氨茶碱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和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抽选支气管哮喘患者106例并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给予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53例)给予氨茶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拥有更好的疗效,同时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杨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病例导入、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介入放射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介入放射学教学是放射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介入放射学这门学科具有技术性及操作性强的特点,牵扯到很多心脑、周围血管的解剖学知识和相关临床知识。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们会感到枯燥,难于理解及掌握。为了提高临床介入放射学的教学水平,利用放射科现有的影像平台,将病例导入、多媒体教学、PBL 教学及学生在教学中亲自动手操作等方法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学习介入放射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了血管解剖的知识。同时,加深了他们对血管性疾病的理解和认知,提高了介入放射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冯骏;杨嫣华;赵超;梁亚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桃红四物汤治疗月经病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治疗月经病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月经病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效果、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桃红四物汤治疗月经病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谷光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