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文;刘艳丽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抗真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分析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回顾性分析综合医院2015年1~6月接收的372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抗真菌药物及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分析深部真菌感染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3728例患者中,44例患者使用抗真菌药物,占1.1%,发生深部真菌感染28例,占63.6%。深部真菌感染主要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多发于肺部及口腔,致病菌种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高危因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化疗药物。结论深部真菌感染主要发生于肺部及口腔部位,临床中应十分重视真菌感染预防,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降低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
作者:陈冠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被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综合护理和常规化护理。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率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张萍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8,采用常规治疗)和治疗组(n=48,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 SaO2、PaCO2、PaO2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并总结如何有效地提高静配中心的药物调配工作效率和质量。方法对我院静配中心既往的药物调配工作进行回顾,分析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先后的改进方法及其效果,总结切实可行的提升药物调配效率的策略。结果通过加强药品核查、灵活运用多种药物调配操作技术,我院的药物调配工作差错事件和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成品质量不断提高。结论规范和改进静配中心的药物调配工作,能够保障医院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促进医院各项医疗工作高效开展。
作者:龚如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研究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7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射血分数及 QT 离散度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心率、射血分数及 QT 离散度临床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给予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上加用胺碘酮治疗,能够控制病情,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吴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初步探讨3.0T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胃癌诊断中合适的弥散敏感系数(b 值)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6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病变患者的 MRI 原始资料,包括常规 MRI 和不同 b值的 DWI(b 值为400 s/mm2、600 s/mm2、800 s/mm2、1000 s/mm2)。运用 Philips ADW 4.2工作站,分析记录不同 b 值胃癌与正常胃壁的 ADC 值,计算不同 b 值时测得的胃癌 ADC 值与正常胃壁 ADC值的差异,后运用统计学分析确定合适的 b 值。结果当 b=0,400 s/mm2、600 s/mm2、800 s/mm2、1000 s/mm2时,胃癌 ADC 值平均值分别为:(1.637±0.796)、(1.299±0.625)、(1.356±0.538)、(1.209±0.510)(×10-3 s/mm2),均小于正常胃壁 ADC 值平均值:(3.042±1.562)、(2.644±0.807)、(2.321±0.689)、(2.065±0.496)(×10-3 s/mm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 b=0,400 s/mm2、600 s/mm2时胃癌与正常胃壁的 ADC 值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3.0T 磁共振弥散加权诊断胃癌时,b 值为600 s/mm2时胃癌与正常胃壁 ADC 值差异显著,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受血流灌注及 T2投射效应影响更小,测得的 ADC 值更接近组织的真实扩散值,可作为较合适的成像 b 值。
作者:赵国胜;马恩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舒适护理。观察对比其入室前后焦虑值、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入室前后焦虑值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8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4%,两项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赵丽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普通针刺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在小儿脑瘫(cerebral palsy,CP)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6~12月收治的6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31)。对照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普通针刺。治疗周期45 d,治疗前后进行功能评估,评估项目包括运动功能评测(PDMS-2粗大运动量表分测验包括反射、姿势、移动及实物操作四项)及肢体活动时肌电电位变化平均肌电值(AEMG)。结果45 d 后,观察组PDMS-2分测验百分位及 AEMG 值[(9.80±3.70)%、(12.50±3.90)%、(12.80±2.40)%、(13.10±3.45)%及(11.05±2.50)μV]均优于对照组[(7.84±3.05)%、(9.35±3.43)%、(10.05±3.21)%、(11.10±4.20)%及(13.95±2.05)μV],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普通针刺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肯定。
作者:段佳丽;陈白云;高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使用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共10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护理干预组)各50例,比较不良反应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不良反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性护理可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于美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局麻下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06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72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局麻下补片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顺利,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24小时所有患者均可下床自由活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但这2年的复发率更低,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采用局麻下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更好。
作者:吴宜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 ICU 患者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ICU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40例临床资料,总结感染原因,并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处理。结果脑出血与颅内肿瘤等原发病、入住 ICU 时间较长(≥15 d)、多重耐药性、气管插管后再行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及应用至少3种抗生素属于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原因。结论为了尽量减少ICU患者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并及时治疗原发病,同时重视手卫生,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出院。
作者:李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 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 DHS(动态髋螺钉稳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9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9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其中48例采用 PFNA 内固定,44例采用 DHS 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PFNA 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愈合时间均优于 DHS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DHS 组,优良率高于 DHS 组。结论 PFNA 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固定材料,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康久杰;李洪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对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以供参考。方法临床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成 A 组和 B 组,均给予常规治疗。A 组患者加环磷酰胺,B 组患者加他克莫司。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总胆固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总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B 组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总胆固醇优于 A 组(P<0.05)。结论他克莫司对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海日古丽·麦提库尔班;艾比布拉·艾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本课题组在了解了传统医学生的培养模式的弊端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实行先临床、再科研、终回归临床的思路,并在医学生的临床培养阶段实行“1:1:1”的培养方案,大大提高了医学生临床学习的积极性,并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科研思路。
作者:李瑞春;鲍刚;李扩;徐高峰;廉民学;祁磊;刘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131I 治疗不同年龄段 Grave's 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年龄段不同,将99例 Grave’s 甲亢患者分成青年组(≤35岁)、中年组(36~59岁)、老年组(≥60岁)各33例,对比三组治疗结果。结果三组患者治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高(P <0.05)。结论标准化131I 治疗不同年龄段 Grave’s 甲亢的效果均肯定,中老年甲亢患者需注意控制并发症。
作者:张力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骨康胶囊辅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年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82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1例。对照组按照患者骨折程度给予夹板固定或手术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骨康胶囊。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5.37%,住院时间为(57.8±10.6)d,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53.2±7.9)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康胶囊辅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腕关节的功能恢复作用好,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临床疗效佳。
作者:沈睿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和评价病灶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并进行病灶切除术的患者80例,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半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患者痛经改善情况。结果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手术的术中出血量小于开腹手术术中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5例(93.7%)痛经患者均有所缓解,术后有生育要求的妊娠率为46.1%。结论病灶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症安全有效,在手中腹腔镜的出血量较少,在改善痛经基础上尽可能保留子宫,提高术后的妊娠率。
作者:刘嘉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在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观察。方法80例术中卵巢肿瘤病理标本均行冷冻切片与细胞学涂片检查。结果细胞涂片检查准确率为95.0%;冷冻切片检查准确率为93.8%;细胞涂片联合冷冻切片检查准确率为97.5%。结论在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应用冷冻切片与细胞学涂片检查,可提高卵巢肿瘤诊断准确率。
作者:秦岭;蔡江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测定天麻宁眩胶囊中芍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 Waters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2:88,v/v),流速:1.0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结果芍药苷在0.09734~1.55750μg(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85%(RSD=0.54%)。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天麻宁眩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娜;刘瑞丽;张明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观察药物联合血液透析单超脱水对原发性肾病伴重度浮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52例原发性肾病伴重度浮肿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糖皮质激素等)和治疗组(药物联合血液透析单超脱水),每组各有患者26例,治疗期限均为1~4周,对比两组患者浮肿消退、肾功能、血清蛋白、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浮肿消退、肾功能、血清蛋白、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治疗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原发性肾病伴重度浮肿是临床常见病症,会给患者的治疗计划带来严重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药物联合血液透析单超脱水法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且并发症较少、浮肿消退快。
作者:王晶;李银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