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标准化131I 治疗不同年龄段Grave’s甲亢的对比分析

张力月

关键词:标准化 131I, 不同年龄段, Grave's 甲亢
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131I 治疗不同年龄段 Grave's 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年龄段不同,将99例 Grave’s 甲亢患者分成青年组(≤35岁)、中年组(36~59岁)、老年组(≥60岁)各33例,对比三组治疗结果。结果三组患者治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高(P <0.05)。结论标准化131I 治疗不同年龄段 Grave’s 甲亢的效果均肯定,中老年甲亢患者需注意控制并发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心脏移植的免疫调节作用

    目的:探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心脏移植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实验动物中心健康雄性 SD 大鼠与 Wistar 大鼠,将其分成 A、B、C 三组,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模型,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 MSC(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受体颈外静脉注入,观察移植后大鼠的存活时间, HE(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移植心脏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结果 B、C两组与A组对比,大鼠平均存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 两组对比平均存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C 两组与 A 组移植心脏病理学分级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 两组移植心脏病理学分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 MSC 能抑制 T 细胞增殖,但在体内实验中没有观察到移植物存活时间显著延长及没有减轻淋巴细胞浸润。

    作者:赵敏;王慧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手术室无痛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中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手术室实施无痛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术中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手术患者共120例,所有患者采用非全身麻醉处理,按护理方法分为采用常规手术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无痛护理的研究组。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术中舒适程度和术后疼痛程度。结果手术开始起0 h、1 h、2 h、3 h 研究组患者的舒适程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舒适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无痛手术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术中舒适程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正常活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薛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析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的护理

    目的:针对临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的护理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15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测定食管压力结果的有关资料,并采用有效护理措施使患者减轻检查过程中的痛苦。结果经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所有患者都顺利通过食管压力测定,对于提高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作用。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缓解不良情绪,进而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刘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012年10月~2014年5月)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患者采取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董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微小型钛板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小型钛板在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患者77例,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使用微小型钛板,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骨折复位、愈合均良好,张口、面部外形等基本恢复正常,X 线检查结果显示其骨折线对位良好。随访6个月后患者张口度恢复正常,咬合关系保持正常。结论微小型钛板治疗口腔颌面外科多发骨折患者效果良好,医生应该针对患者实际骨折情况对症治疗。

    作者:曹会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一次性根管充填对牙髓坏死的治疗价值评价

    目的:评价一次性跟管充填对牙髓坏死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53例牙髓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比例分为对照组(n=26,采用多次根管填充术)和治疗组(n=27,采用一次性跟管充填术治疗),评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牙髓坏死应用一次性根管填充术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赵曙;刘玮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临床检测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价值

    目的:观察心功能不全患者检测血清 C-反应蛋白水平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观察组),并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 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清 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观察组(P <0.05);观察组心功能分级较高者的血清 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较低者(P <0.05)。结论检测血清 C-反应蛋白水平可有效诊断、分级心功能不全。

    作者:蔡胜男;丁九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亚型与肿瘤侵袭生长关系的探讨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分子亚型与肿瘤侵袭生长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8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各亚型与主要肿瘤生长侵袭因素的关系。结果 Luminal A 型多见高 MVD、BVI、LM、NI ;Luminal B 型多见 LM、DM ;HER2型多见高 MVD、DVI ;TN 型多见高 MVD、CS、LM、NI、MN、DM ;UC 型可见MD、LM。结论浸润性导管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细胞起源、分子表达以及预后等方面具有非常复杂的生物学发生机制。

    作者:李娟秀;杨桂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7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射血分数及 QT 离散度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心率、射血分数及 QT 离散度临床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给予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上加用胺碘酮治疗,能够控制病情,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吴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优质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行个性化护理,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期间心绞痛发生次数和住院时长。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心绞痛发生次数和住院时长方面结果较好,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心绞痛发生次数和住院时长,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袁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醋酸钙与高通量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醋酸钙联合高通量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醋酸钙联合高通量透析治疗)与对照组(碳酸钙联合高通量透析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高钙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醋酸钙联合高通量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刘航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标准化131I 治疗不同年龄段Grave’s甲亢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标准化131I 治疗不同年龄段 Grave's 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年龄段不同,将99例 Grave’s 甲亢患者分成青年组(≤35岁)、中年组(36~59岁)、老年组(≥60岁)各33例,对比三组治疗结果。结果三组患者治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高(P <0.05)。结论标准化131I 治疗不同年龄段 Grave’s 甲亢的效果均肯定,中老年甲亢患者需注意控制并发症。

    作者:张力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优质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围手术期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肾盂肾炎50例临床回顾报道

    目的:对患有肾盂肾炎的患者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Cefperazone and Sulbactam)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讨。方法将95例肾盂肾炎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45例,研究组患者为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肝肾功能及尿培养的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肾盂肾炎患者进行治疗,极大程度地提升了药物的抗菌活性,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高晓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以《学术英语》课程为例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受到了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那些在不断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育工作者们,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使人们看到改革的希望。本文以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针对医学生开设的《学术英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索为例,介绍具体的教学设计,希望可以为今后的医学院校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作者:刘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呼吸护理干预在哮喘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探究呼吸护理干预在哮喘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及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于我院就诊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呼吸护理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呼吸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梁瑞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CRP和PCT检测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 C 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7例发热患者根据血培养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对所有患者入院当天外周血 CRP 和 PCT 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测,对血培养阳性患者根据病原菌革兰染色分为革兰染色阳性组和革兰染色阴性组,并进行 CRP 和 PCT 定量检测。结果阳性组 PCT 阳性率(99.16%)高于阴性组(30.61%)(P <0.05);阳性组 CRP 和 PCT水平均高于阴性组(P <0.05);革兰阳性组 PCT 水平(3.48±1.15) ng/ml 低于革兰阴性组(7.08±0.67)ng/ml(P <0.05)。结论 CRP 和PCT 均可作为初步判断血流感染的指标,但 PCT 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且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血清 PCT 水平低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患者。

    作者:张佳夫;李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关节松动术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关节松动术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来治疗颈源性眩晕所存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例颈源性眩晕患者,分为常规组及干预组,常规组患者使用关节松动术治疗,干预组使用关节松动术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常规组,两者差异显著;干预组患者的ESCV 评分改善幅度优于常规组,两者差异显著。结论有效的使用关节松动术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眩晕可以促使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实现有效提升。

    作者:罗光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局麻下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局麻下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06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72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局麻下补片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顺利,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24小时所有患者均可下床自由活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但这2年的复发率更低,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采用局麻下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更好。

    作者:吴宜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后期心理体验的质性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后期护理专业学生心理想法,对后期的实习方法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方法通过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选取我院实习的12名临床实习后期护理专业学生,并对其进行深度访谈,对探讨结果进行一定的分析处理,筛选出具有价值性的参考意见。结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主要面对的问题包含学习压力大、对就业前景存在疑惑、临床实习积极性下降。结论通过改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可提高学生的实习积极性,达到实习的初衷。

    作者:张耕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