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胜男;丁九立
目的:探讨70周岁以上肺癌患者的术后呼吸道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周岁以上肺癌手术患者中选取50例,回顾和分析所有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及术后呼吸道管理方法,并观察本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住院时间、预后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50例患者均成功渡过手术危险期,术后通过运用体位护理、吸氧、超声雾化、吸痰及呼吸锻炼等呼吸道管理措施,患者的病情均明显好转,且术后未见严重缺氧、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70周岁以上的老年肺癌患者,需采取给氧、呼吸道护理、体位护理、吸痰处理以及呼吸锻炼等多种呼吸道管理方法,以改善其呼吸道通气功能,减少术后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巩固手术效果。
作者:王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化斑益肾汤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气阴两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化斑益肾汤,对照组使用强的松,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主症积分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中医主症积分总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发生血糖升高、感染及消化道不适等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化斑益肾汤治疗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作者:侯红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应用于手术室子宫全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子宫全切患者68例,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33例)和整体护理组(3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整体护理组各项因子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手术室子宫全切患者的效果确切。
作者:缪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呼吸护理干预在哮喘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及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于我院就诊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呼吸护理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呼吸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梁瑞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双环醇对肾病综合征合并药物肝损害的治疗效果与药物安全性。方法根据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74例肾病综合征合并药物肝损害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口服双环醇片)和对照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每组各有患者37人,治疗期限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肝功和血清指标以及药物副作用的产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治疗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物副作用。结论双环醇是近年来使用效果较好、治疗效率较高、药物副作用较小的一种肾病综合征合并药物肝损害的治疗药物,且其药效起效快、药力持续时间长,且无过多的用药限制。
作者:马可;李银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喉罩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深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这100例患者均接受喉罩全麻,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在术前10 min 接受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则接受静脉泵注生理盐水,对比两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深度以及苏醒质量。结果实验组麻醉深度以及苏醒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术前接受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其镇定效果较好,且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作者:刘艳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20例,均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经治疗后,20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1.23±2.14)天;且治疗后患者椎体高度丢失、术后骨折椎体压缩率、VAS 评分及 FIM 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 <0.05)。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显著。
作者:孙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关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的效果观察。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10例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采用钢板螺钉进行固定治疗;观察组者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5.63±5.24)min]、骨折愈合时间[(18.25±1.44)w]优于对照组。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术在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的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
作者:杨润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服对于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儿科就诊的135例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8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穴位贴敷,对于小儿肺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快速改善患儿的症状、缓解痛苦。
作者:李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优质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围手术期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选择自2013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西沙必利,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帕罗西汀,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发现,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血、尿常规检查均未见明显改变,患者血糖及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也无明显变化。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西沙比利与帕罗西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李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伽马刀结合介入化疗栓塞用于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临床研究的分析和探讨。方法将90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试验组采用伽马刀结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照组血小板和白细胞下降、放射性肝损伤、肝性脑病多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伽马刀结合介入化疗栓塞用于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相对较小。
作者:秦德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效果理想。
作者:田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舒适护理。观察对比其入室前后焦虑值、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入室前后焦虑值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8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4%,两项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赵丽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肾结核超声临床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结核的70例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检查,对肾结核检查率进行统计,并对超声临床诊断价值进行评定。结果70例肾结核患者,超声检出63例,检出率为90.0%,其中左肾检出率为88.6%(31/35),右肾检出率为89.7%(26/29),双肾检出率高达100%(6/6)。超声图像结果显示:积水形32例,肾节型5例,囊肿型12例,钙化型16例,混合型5例。结论超声诊断肾结核在检出率和声像图临床分型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且具有无创、价格低廉、检出率高等优势。
作者:李庆;谢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应用品管圈对降低普外科 ICU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未实行品管圈活动的40例普外科 ICU 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实行品管圈活动的48例普外科 ICU 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对照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为37.5%,实施品管圈管理后,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为4.2%,达到目标计划<5%,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比较(χ2=15.554,P <0.05),经过品管圈的管理,提高了圈内员工的自信心、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工作热情,使医院的整体护理效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结论应用品管圈对降低普外科 ICU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作用效果明显。
作者:鞠红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5年2~12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82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0例,对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高于对照组(95.4% vs.75.6%),并且实验组患者在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合理用药以及适当运动等遵医行为均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经t 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十分满意,对患者遵医行为以及健康教育达标率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洪巧;李婷;韩娜;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使用清热活血法进行治疗的效果以及机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活动期关节炎患者,将其根据抽签的方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都使用西药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中药清热活血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以及 DAS28改善情况。结果使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的患者6个月 ACR20以及 DAS28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对比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清热活血法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
作者:杨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不同病因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对68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依据病因的不同分成心源性肺水肿组和重症肺炎组,接受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心源性肺水肿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晓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析开腹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即甲组(n=35,行开腹修补术)、乙组(n=35,行胃大部切除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在手术成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甲组明显优于乙组(P <0.05)。结论在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中,开腹修补术的时间较短、术后恢复较快、住院时间较短,临床疗效明显好于胃大部切除术。
作者:孙明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