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李银辉
目的:了解银川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的发生情况,探讨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银川市5个社区的538例老年人,采用老年人抑郁量表(GDS)及自编一般情况问卷调查。结果538例老年人抑郁症发生率为35.5%,其中轻度抑郁89.0%,中重度抑郁11.0%;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兴趣爱好、固定收入,老年人抑郁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低文化程度、无配偶、无兴趣爱好、无经济收入是老年人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文化程度低、无配偶、无兴趣爱好和无经济收入的老年人是抑郁发生的高危人群。
作者:孔繁智;尚玉秀;吴文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调强放疗联合顺铂对宫颈癌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病例来源:我院2010年4月~2012年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宫颈癌疾病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抽签法。83例患者分为调强放疗组和调强放疗+化疗组两个组别。调强放疗组给予单纯调强放疗;调强放疗+化疗组给予调强放疗联合顺铂治疗。观察指标:(1)近期缓解率、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2)副作用率。结果(1)调强放疗+化疗组相比于调强放疗组近期缓解率、1年生存率相似,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年生存率更高,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调强放疗+化疗组相比于调强放疗组副作用率更低,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顺铂对宫颈癌疾病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远期生存率,减轻毒副作用。
作者:毛世琴;蒋镌;朱伟;孙瑞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选择自2013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西沙必利,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帕罗西汀,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发现,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血、尿常规检查均未见明显改变,患者血糖及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也无明显变化。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西沙比利与帕罗西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李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急性阑尾炎围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急性阑尾炎54例,经单盲随机法分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施以优质护理。结果实验组住院日短,并发症率低,护理满意度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阑尾炎围术期优质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田艳秀;孙丽娜;陈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化斑益肾汤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气阴两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化斑益肾汤,对照组使用强的松,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主症积分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中医主症积分总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发生血糖升高、感染及消化道不适等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化斑益肾汤治疗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作者:侯红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益骨汤联合 TEAS 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疼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鲑鱼降钙素治疗)与观察组(鲑鱼降钙素+益骨汤+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骨密度、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骨密度均、VAS 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骨汤联合 TEAS 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疼痛的效果显著。
作者:时克昌;孔军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为了研究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我院临床专业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实验班与对照班各3个班级,每班50人,对照班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班使用虚拟仿真实验模块。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处理。结果实验班学生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班,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病理生理教学中,使用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不仅能弥补教材中的不足,还能高质量地完成预期的教学内容,从而为提高教学水平与开发学生思维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关兵;石伟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合谷刺联合西药对中度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中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口服曲马多缓释片;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再予针灸。两组均治疗5 d 后比较疼痛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3个时段的缓解率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合谷刺联合药物干预中度癌痛患者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朱亮杰;朱青霞;郜旭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手术显微镜支撑喉镜下和纤维喉镜下切除声带息肉术后疗效研究。方法随机选取声带息肉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其中观察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对照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35±3.2)岁。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理程度的情况等方面来看,具有可比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显微镜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术,对照组采用纤维喉镜下切除声带息肉术。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对比观察,观察组显效15例,显效率为60%,有效为9例,有效率为36%,无效为1例,无效率4%;对照组显效10例,显效率为40%,有效为8例,有效率为32%,无效为7例,无效率为28%。结论显微支撑喉镜下治疗声带息肉治疗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常建玉;王宝贵;黄维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治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1例,术前确诊依据腰椎间盘CT和腰椎MRI,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7例行后路椎板间开窗术,2例行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12例行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椎间融合固定术。结果31例患者腰腿痛症状在手术后均立即改善,所有患者出院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患者功能评价在术后3月进行,其中优24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达96.8%。结论 CT 和 MRI 是诊断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靠手段,是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的可靠依据,诊断明确后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郝成俊;崔丙军;陈磊;崔文峰;杨磊;赵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脑脊液转阴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经腹食管横断吻合术治疗的36例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中择期手术29例,急诊手术7例,近期无大出血及肝性脑病的发生,远期随访28例,1~5年内再出血率3.57%,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该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满意,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
作者:蔡锋;朱运海;赵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地屈孕酮与布洛芬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6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布洛芬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 E2(静脉血雌二醇)水平变化情况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E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 E2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显著。
作者:曲灵菊;王艳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后期护理专业学生心理想法,对后期的实习方法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方法通过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选取我院实习的12名临床实习后期护理专业学生,并对其进行深度访谈,对探讨结果进行一定的分析处理,筛选出具有价值性的参考意见。结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主要面对的问题包含学习压力大、对就业前景存在疑惑、临床实习积极性下降。结论通过改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可提高学生的实习积极性,达到实习的初衷。
作者:张耕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并总结如何有效地提高静配中心的药物调配工作效率和质量。方法对我院静配中心既往的药物调配工作进行回顾,分析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先后的改进方法及其效果,总结切实可行的提升药物调配效率的策略。结果通过加强药品核查、灵活运用多种药物调配操作技术,我院的药物调配工作差错事件和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成品质量不断提高。结论规范和改进静配中心的药物调配工作,能够保障医院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促进医院各项医疗工作高效开展。
作者:龚如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双环醇对肾病综合征合并药物肝损害的治疗效果与药物安全性。方法根据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74例肾病综合征合并药物肝损害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口服双环醇片)和对照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每组各有患者37人,治疗期限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肝功和血清指标以及药物副作用的产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治疗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物副作用。结论双环醇是近年来使用效果较好、治疗效率较高、药物副作用较小的一种肾病综合征合并药物肝损害的治疗药物,且其药效起效快、药力持续时间长,且无过多的用药限制。
作者:马可;李银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本文从培训对象、资质认定、培训过程管理、考核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福建省立医院总住院医师培训管理的措施和方法,总结了培训的经验和特色,分析了当前总住院医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徐凯;陈愉生;陈雍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分子亚型与肿瘤侵袭生长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8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各亚型与主要肿瘤生长侵袭因素的关系。结果 Luminal A 型多见高 MVD、BVI、LM、NI ;Luminal B 型多见 LM、DM ;HER2型多见高 MVD、DVI ;TN 型多见高 MVD、CS、LM、NI、MN、DM ;UC 型可见MD、LM。结论浸润性导管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细胞起源、分子表达以及预后等方面具有非常复杂的生物学发生机制。
作者:李娟秀;杨桂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4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循证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康淑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 ICU 患者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ICU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40例临床资料,总结感染原因,并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处理。结果脑出血与颅内肿瘤等原发病、入住 ICU 时间较长(≥15 d)、多重耐药性、气管插管后再行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及应用至少3种抗生素属于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原因。结论为了尽量减少ICU患者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并及时治疗原发病,同时重视手卫生,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出院。
作者:李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